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有极大危害的病原菌,在水产养殖中造成了巨大损失。是多种淡、海水养殖鱼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该菌是一种人兽共患菌。可从蛇、龟、鳄等冷血动物,以及鸟、臭鼬、猪等温血动物的肠内分离到,偶尔从腹泻患者的粪便和健康人的粪便、血液、尿中也能分离到Et。本文就Et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价绍患者,女,1.5岁,牡丹江市人,自2002-06长期腹泻,经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治疗后好转,后又反复发作。便常规:黄色粘液水样便,WBC(+++),潜血(-)。血液常规:Hb 150g/L RBC 5.1×1012/L WBC 16.3×109/L S 0.76 L 0.24,疑为细菌感染。来我科进行细菌培养,K-B法药物敏感试验。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于37℃培养24h,菌落直径12mm,灰色,湿润,光滑,半透明,菌落周围呈溶血。在ss琼脂上菌落直径11.5mm,中心黑色的菌落。隆起,72h菌落直径2~3mm。生化特  相似文献   

3.
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将羊抗兔IgG和纯化后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以检测样品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 tarda)。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纸特异性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常见细菌或病原菌进行测试未出现交叉反应;敏感度达到105 CFU/mL,反应时间仅为5~10 min,可以用于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腹水的现场检测,具有操作  相似文献   

4.
Tn7转座子是一种定点插入型转座子,固定地插在细菌的glmS基因下游的attTn7位点,而glmS基因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存在于所有的细菌中,所以Tn7转座子可以插入到所有细菌的染色体,因此Tn7转座系统已被开发为细菌基因组改造的重要工具。为了方便对大肠杆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和鳗弧菌的改造和研究,探讨应用Tn7转座子对其基因组进行改造的操作步骤,并利用阿拉伯糖启动子pBAD诱导的Flp/FRT系统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抗性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斑马鱼模型研究迟缓爱德华菌的致病性及感染途径.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迟缓爱德华菌,追踪观察其感染斑马鱼的动力学过程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以肝脏水肿变性,肝细胞萎缩、坏死、脱落,脾脏散在增生性结节、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大量缺失等病变为主;感染后,该菌先后在斑马鱼肠道、鳃和皮肤中定植.结论 斑马鱼可作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致病性的动物模型.肠道、鳃和皮肤可能是迟缓爱德华菌先后感染斑马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0岁,粤西农民。因右上腹疼痛10天,加重4天,伴寒战、高热及尿黄1周入院。体检:T40.8℃,P110次 R24次 BP16.8/10.4KPa。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3.0cm、质软、边钝,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 Sign(+)。实验室检查WBC18.4×10~9/L,N88%,L10%,E2%。GPT96u(正常25u以下),血清胆红素5mg/dl。B超提示胆囊蛔虫,胆管扩张,胆管炎症改变,肝肿大。血培养出细菌,菌体染色形态为G~-,两端钝园,单个排列,周身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非抗酸性。培养特征在血平板上24小时长出约2mm边缘整齐,湿润、光滑、稍隆起的菌落,周围有溶血环。生化特  相似文献   

7.
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缺失候选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简称ET)是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中惟一感染人致泻和其他疾病的细菌,也引起贝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感染。溶血素是ET菌的重要致病因子,而溶血素合成、激活及分泌到胞外,常常需要多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协同作用,需要活化基因的作用,但目前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作者在ET-12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Edwardsiella tarda haemolysin activator (eha)gene]。该基因属国内外首次发现,已列入GenBank:295331,其克隆子有Vero细胞毒和调控溶血活性作用。但是要确定某个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真正作用,使用精确基因缺失技术,构建单个基因缺失突变株,才能真正说明该基因的功能。本文构建了迟缓爱德华菌溶血活化基因缺失候选株,为进一步筛选缺失株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roC基因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方法制备Et的aroC基因缺失株(ΔaroC)和aroC的互补株(CΔaroC);通过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细胞黏附、斑马鱼致病性、组织细菌载量等实验,分析aroC对Et致病性相关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aroC基因的缺失不影响Et生长速度;与野生株和CΔaroC相比,ΔaroC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运动能力、黏附及胞外吲哚生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qRT-PCR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株,ΔaroC鞭毛合成基因fliA和fliC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flgK、flgL和fliS基因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野生株相比,感染ΔaroC的斑马鱼症状明显减轻、存活率高,且ΔaroC在小鼠肠道和肝脏中的定植数目显著减少(P<0.05或<0.01)。结论:aroC基因影响Et的运动性、生物膜形成、黏附性等,进而调控Et对宿主细胞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道迟缓爱德华菌不同组分对肺部损伤的影响及其促炎作用。方法 应用迟缓爱德华菌灭活菌体、裂解物和代谢物滴鼻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细胞分类计数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炎性细胞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BALF和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组织化学法分析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33阳性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迟缓爱德华菌裂解物和代谢物滴鼻组可明显诱导小鼠气道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加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分泌增多的炎症反应(P<0.05);灭活菌体可诱导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IL-33+细胞的浸润增加(P<0.05)。体外实验表明迟缓爱德华菌不同成分可诱导人和小鼠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不同程度地产生促炎细胞因子(P<0.05)。结论 呼吸道...  相似文献   

10.
鲇鱼爱德华杆菌(Edwardictaluri,E.ictaluri)是寄生于人类肠道的条件致病菌[1]。感染方式以肠道传寄为主,国内外报道少见。90年代后,由于检测技术的改进,使该菌检出率有所提高。现将我院1997~1998二年中65例E.ictaluri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该菌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Hemolysins of Edwardsiella tar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lates of Edwardsiella tarda from four sources produced nonfilterable hemolsin in trypticase soy broth. The cell-associated hemolysin was partially heat labile, destroyed by formalin and sensitive to treatment with trypsi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bservation that Ca++ or Mg++ ions enhanced activity, suggest that a proteinaceous, enzymic componen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emo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大鲵感染的病原菌并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方法从患病大鲵的心脏血和腹水中分离培养到可疑菌落,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养殖场进行治疗。结果经法国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证实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氨曲南、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和头孢唑啉等敏感。结论本次引起大鲵感染的是温和气单胞菌。该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SEDT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报告1个4代68人累及8例患者的SEDT大家系,患者均为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临床诊断为X连锁SEDT。提取家系所有成员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样中自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测序进行SEDL基因突变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家系8例患者均为SEDL基因外显子6发生插入突变(c.370-371 ins A,突变数据库检索未见报告,为一全新突变方式),并发现1例无症状患儿携带相同方式突变(症状发生前),6例女性携带者为杂合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和正常对照者中均未见该插入突变。结论SEDL基因c.370—371 ins A是一新突变方式,详细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丰富了SEDT的基因型一表型谱。SEDL基因突变分析对携带者检测、症状前诊断以及患者和携带者的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2个驯化种群的核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大鲵核DNA上编码核糖体5.8S rRNA和2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和完整的ITS2序列(606 bp).运用DNA分析软件对大鲵2个驯养种群(重庆水产研究所长寿湖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及广汉珍稀鱼类养殖公司)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平均T、C、A、G含量分别为15.6%、36.5%、12.5%和35.4%,其中G、C的含量C+G(平均为71.9%)显著高于A、T含量A+T(平均为28.1%).所测序列中有271个碱基发生颠换,112个碱基发生转换,转换与颠换比值(Si/Sv)为0.41,颠换大于转换.10个体均为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均为1.0000±0.1260,平均核苷酸差异系数(K)为5.932 1±0.861 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631 9±0.0139.种群遗传分化度(Fst)为0.0305,中性检验及聚类分析表明2个群体没有分化成单一的群体,2个驯养种群遗传多样性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EB病毒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对41名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EBV抗体的检测,将EBV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41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EBV抗体有17例阳性,阳性率为41.46%;异形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2个肺叶以上受侵犯的有9例,合并胸腔积液者5例,其他脏器受损的10例,发生率为58.82%,均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EBV感染的比例较高,可加重肺及肺外脏器损伤。临床上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及时检测EBV抗体明确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A case of porphyria cutanea tarda induced by oral contraceptive pill therapy is reported, and its unusual presenting sign of onycholysis of the finger nails is noted. Reference is made to the rarity of nail changes in porphyria and the regression of the onycholysis in the patient following therapy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