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的评定标准,优良率85%。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经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效果优良,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医疗费用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和双侧组(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分别为(95.8±11.7)min、(304.8±55.7)mL,均低于双侧组患者的(110.4±17.0)min、(482.6±8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单侧组患者的ODI指数分别为(22.04±6.95)%、(12.87±4.03)%、(13.16±4.76)%,均低于双侧组的(25.59±7.80)%、(16.48±5.52)%、(16.42±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7.9±1.7)个月,与双侧组的(8.2±1.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单侧组患者完全骨性融合率为100.00%,双侧组9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更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谭斌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6,11(2):243-246,253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常规组)和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组(结合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w、2 w、30 d、60 d、90 d 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水肿、疼痛等症状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结合组各阶段的腰腿痛 VAS 评分、MacNab 腰腿痛疗效评价、ODI 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0.05),水肿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远期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水肿、疼痛,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Ups)结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2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采用Ups结合TLIF治疗24例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18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Kim方法评价临床效果,应用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VAS评分、Kim评分单侧固定优于双侧固定,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2组无显著差异。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8个月。结论 Ups结合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疗效明确,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7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为观察组,另46例行双侧入路棘突旁小切口双侧减压椎体间融合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双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LIF组和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LIF组患者术中未接受输血,TLIF组5例患者接受输血。U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ULIF组出现3例术后并发症,TLIF组出现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ODI、JOA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及ODI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椎板螺钉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其中35例采用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35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椎板螺钉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月和末次随访两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退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融合完好,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术后均未产生神经症状,无假关节形成及椎间隙感染。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椎板螺钉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可获得可靠的近期稳定性,且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较小,且术中创伤较小,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后路单边椎弓根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同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28例。手术方法均采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显露,单侧置人椎弓根钉,经椎间孔入路放入单枚cage。根据VAS评分及ODI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2.4ml。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术中无硬膜囊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方法简单,可明显减少显露时间,术中术后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同时保留了大部分中后柱结构,对脊柱结构破坏少,稳定性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本院行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的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ULIF组和MIS-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肌酸激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ULIF组手术时间长于MIS-TLIF组(P<0.001),但手术后住院时间低于MIS-TLIF组(P=0.022)。ULIF组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均低于MIS-TLIF组(P均<0.001)。ULIF组术后第1、3天肌酸激酶(P均<0.001)、C反应蛋白(P<0.001,P=0.002)、白细胞介素-6(P=0.003,P<0.001)均低于MIS-TLIF组。ULIF组术后第1、3天D-二聚体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7,P=0.683);ULIF组与MIS-TLIF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ULIF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47,P=0.578,P=0.538);ULIF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MIS-TLIF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32,P=0.797,P=0.619)。结论 U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伴不稳症与MIS-TLIF术式疗效相似,且具有出血少、炎症反应轻、肌肉损伤小的优势,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0.
李新帅 《包头医学》2018,42(1):20-22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经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对其术后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术后6月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取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6月的疼痛消除情况;末次随访时,采取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80~106min,平均89min,术中出血60~110ml,平均76ml,术中无神经根损伤,术后无感染以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差异显著(P<0.01),术后6月患者疼痛为轻度痛痛,腰椎功能恢复较好;末次随访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3.02%,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骶棘肌间隙腰椎单侧TLIF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21例术前均有下腰痛症状且为单侧肢体麻木、疼痛的腰椎间盘病变行上述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欧氏失能指数(ODI)、改良Prolo评分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分析改良Prolo评分优良率和腰椎术后半年融合率。结果术中出血(265.7±59.2)ml、手术时间(110.3±21.5)min、住院天数(11.3±3.2)d、术后VAS评分(3.5±0.9)分、ODI评分(15.1±1.6)分、改良Prolo评分(14.9±2.7)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总优良率90.5%,术后半年三维CT重建显示融合率达90.9%。结论肌间隙人路单侧TLIF钉棒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对侧正常结构无破坏、早期下床、功能恢复好、融合率高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和实际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24例患者行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平均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短期与中期临床疗效。结果:在平均1年的随访期内,患者术前腰痛和(或)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均有缓解。末次随访时,应用Oswestry指数P0~P5分级的患者分别为5、11、6、2、0、0例。用改良JOA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单侧固定可以用于需要行椎间融合的椎间盘突出症和Ⅰ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治疗,中期随访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78例患者优58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3.6%。植骨融合率93.6%。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感染、脑脊液漏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是目前比较适合于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对比分析,以判断2种融合方法的术后疗效及对比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1例,根据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椎间植骨融合组(A组)和椎间Cage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采用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Macnab标准,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和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下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与Cage融合相当的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并且治疗费用低,无排斥反应,可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刘玉武  李杰  周跃 《重庆医学》2015,44(12):1599-1602
目的 探索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在椎间植骨融合前后存在的差异.方法 基于正常人L3~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建立人正常L3~5三维有限元模型(INT )和 TLIF手术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椎间融合前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1和M2) ,以及椎间融合后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M3和M4).在设定的加载和边界条件下 ,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 ,并记录L4~5节段角位移和内植物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在融合前均较完整状态减少了节段的活动度 ,双侧固定减少幅度更大 ,而融合后这种差异明显缩小.融合前单侧固定的钉棒系统Von Mises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双侧固定 ,而融合之后二者应力峰值趋于一致.结论 融合后单侧固定可以提供和双侧固定一致的节段稳定性 ,T L IF手术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远期临床效果与双侧固定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在2006年3月~2009年2月期间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了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治疗,其中单侧椎弓根固定组24例,双侧椎弓根固定组28例。比较两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腰痛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融合率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前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的JOA及ODI评分、融合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的功能参数均优于术前。单侧椎弓根固定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方面优于双侧椎弓根固定组(P〈0.01)。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同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相同的手术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适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边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17例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管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A组),17例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者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B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拍摄X线测量腰椎间隙高度的变化,融合节段融合率的变化,按日本外科矫形学会(JOA)的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下腰部疼痛、下肢根性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个月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根管减压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疗效明显、费用降低、创伤小、愈合快,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低于B组的9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能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