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内含子C1217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168例非GIO患者(Ⅱ组)和104例GIO患者(Ⅲ组)护骨素基因内含子C1217T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结果:内含子C1217T发现CC、CT、TT3种基因型,GIO组基因型CC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T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GIO组、应用激素组(GIO组+非GIO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OPG基因C1217T的CC基因型组各部位的骨密度有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非GIO组和GIO组OPG基因C1217T的CC基因型组腰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CT和TT基因型组(P<0.05),分别为:非GIO组CC(1.01±0.17)g/cm^2,CT+TT(0.99±0.07)g/cm^2;GIO组CC(0.93±0.12)g/cm^2,CT+TT(0.81±0.08)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OPG基因C1217T基因型在正常人和应用激素患者(Ⅱ、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它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C1217T基因型在GIO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它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OPG基因C1217T多态性与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Ⅱ、Ⅲ组)腰椎的骨密度明显相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护骨素基因T149C多态性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子T149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126例正常健康人(Ⅰ组)和138例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Ⅱ组)护骨素基因启动子T149C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启动子T149C发现TT、TC、CC 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分布频率Ⅰ组为TT 81.75%、TC16.67%、CC 1.58%,Ⅱ组为TT 82.61%、TC 15.94%、CC 1.4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各基因型之间股骨颈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为TT(0.91±0.06)g/cm2,TC+CC(0.87±0.08)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明显意义(P<0.05).Ⅰ组的各项指标和Ⅱ组的其他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OPG基因T149C基因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它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OPG基因T149C多态性与应用激素患者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相关,等位基因T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骨量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正常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间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的等位基因PCR方法检测人群的GR基因型,用DEXA检测腰椎、股骨各处骨密度。结果 在男性病例,各基因型间BMD的T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女性病例,各基因型间BMD的T值比例:TT型比CC型T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GR基因外显子8的678位点突变(C→T),可使女性腰椎骨密度增加,具有骨密度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901823和rs3736228)多态性与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induced osteoporosis,GIO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肝癌细胞生长中的调节作用,以及PTEN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该过程中的变化,进一步揭示PPARγ调节肝癌细胞生长的机理。方法培养SMMC-7721肝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或匹格列酮(pioglitazone)作用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RT-PCR检测细胞PTEN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TEN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15-d-PGJ2和pioglitazone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均能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增加SMMC-7721细胞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PPARγ的配体能够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可能是部分通过上调PTEN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背景 现已证实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在病程中表现为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导致的促炎和抗炎反应不平衡. 目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作为一种配体激活的核受体转录因子,与配体结合后作用于炎性信号转录途径的多个环节,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对脓毒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了解PPAR-γ在脓毒症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内容 PPAR-γ在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炎、抑制超敏反应、抗肿瘤及移植排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PPAR-γ在脓毒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趋向 PPAR-γ已成为炎症研究的方向,由于PPAR-γ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随着对PPAR-γ研究的深入,有望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蛋白1(PGC-1)α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及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非PCOS妇女正常对照的血液标本。记录两组的初潮年龄,身高、体重,分离血清测定生殖激素,分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总DNA,特异引物扩增后限制性酶切(PCR-RFLP),电泳分离,溴化乙锭(EB)染色。结果PCOS患者的PPAR-γ2(Pro12Pro,Pro12Ala和Ala12Ala)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910,0.090,0)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为0.925,0.068,0.007)无显著差异。PCOS患者的PGC-1α(Gly482Gly,Gly482Ser和Ser482Ser)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328,0.402,0.269)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为0.333,0.374,0.293)无显著差异。体重指数(BMI)、血清总睾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孕酮(P)和雌二醇(E2)在PPAR-γ2和PGC-1α各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人种比较,中国人PPAR-γ2中Ala等位基因频率较低(4.4%),但PGC-1α的频率较高(48%)。结论结果提示PPARγ2 Pro12Ala和PGC-1αGly482Ser这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不仅具有胰岛素增敏效应,而且具有控制炎症、调控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细胞外基质等作用,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PPARγ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慢病毒介导PPARγ1基因在HSC中过表达,观察对HSC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慢病毒质粒系统在293T细胞中包装出重组慢病毒Lent/PPARγ1并感染HSC,用RT-PCR及WB检测目的 基因及目的 蛋白的表达,用噻唑蓝(MIT)比色法观察对HSC增殖的影响,用RT-PCR观察对Ⅰ型胶原、TC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Lent/PPARγ1并感染HSC,RT-PCR及WB检测到目的 基因及蛋白的表达,MTT检测表明Lent/PPARγ1组12、96 h的A值分别为0.420±0.031、0.638±0.040,与对照组0.448±0.019、0.810±0.0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表明Lent/PPARγ1组I型胶原、TGFβ1的2-△△Ct值分别为1.496±0.359、0.667±0.153,与对照组2.602±0.301、1.008±0.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PPARγ1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SC,PPARγ1基因过表达可抑制HSC的增殖和活化.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近年来由于PPARs参与调节许多细胞功能,如脂肪细胞分化、炎症反应、脂肪酸及脂类代谢、细胞周期调控等,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在大量的PPARs与很多全身性疾病的关系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如2型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肿瘤和炎症等.已经证实肾脏组织和细胞中表达PPARs,有关其在肾脏领域里的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其表型之一PPAR-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PPAR-γ及其激动剂与肾脏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63例COPD患者中30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1mmHg=0.133kPa)患者为PAH组,33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患者为COPD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PAR-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及PAH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0.213、0.003,P〈0.05;PAH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PPAR-γ mRNA表达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COPD患者PPAR-γ表达下调,PAH时PPAR-γ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PPAR-γ表达下调可能与PAH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代表为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其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降糖治疗.但是,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该类药物具有许多超出降糖作用之外的有益作用,现将相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血管钙化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尤其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许多生理和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近来有研究表明PPARγ通过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在体内骨量稳态中起着双重调节作用,而CKD患者血管钙化往往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及其配体已成为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从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血管形成及肿瘤侵袭性等方面综述了PPAR-γ配体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itedreceptorgamma,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 ,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除能调节脂代谢外 ,还能调控细胞因子生成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调节体内糖平衡 ,控制炎症和影响肿瘤生长等作用。它可在多种动物和人类肾组织中表达 ,并在肾组织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配基或激动剂较多 ,已有一部分开始应用于临床 ,显示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PPARγ及其配基与肾脏疾病的联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及其配基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i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除能调节脂代谢外,还能调控细胞因子生成,增强机体对胰岛紊的敏感性。调节体内糖平衡,控制炎症和影响肿瘤生长等作用。它可在多种动物和人类肾组织中表达,并在肾组织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配基或激动剂较多,已有一部分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了诱人的前景。本文就PPAPγ及其配基与肾脏疾病的联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梯密度离心方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曲格列酮、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HS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 MTT检测表明曲格列酮、15-d—PGJ2在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1;流式细胞检测表明25、50μmoL/L的曲格列酮可显著降低HSCS期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y激动剂通过影响HSC的增殖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的表达和对前列腺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PARγ在RWPE-1细胞的表达.细胞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细胞采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处理,分别检测2组细胞中凋亡执行酶Caspase 3/7的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ax表达,采用阳离子染料JC-1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α=0.05.结果 PPARγ在人类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核周.实验组Caspase 3/7活性[(10 636±1032)RLU]明显高于对照组[(5936±620)R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ax表达显著增加,对照组累计吸光度(A)值为6017±563,实验组为8250±6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查发现,对照组呈黄绿色荧光,实验组呈绿色荧光,表明实验组线粒体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结论 PPARγ激动剂能够诱导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这一过程涉及Bax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提示PPARγ可能通过调控前列腺细胞的凋亡过程参与BPH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与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形成的研究进展,进而探索AAA潜在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PPARs在AAA形成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结果 AAA时炎症涉及动脉壁全层,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炎性细胞与细胞因子。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动物实验,PPARs均可以通过下调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减少AAA的发生。然而,PPARγ同样也会参与到AAA的形成中,其机理主要涉及巨噬细胞亚型〔经典活化(M1)和替代活化(M2)〕的转化。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或可认为,在AAA形成的早期始动阶段,PPARγ可抑制M1的炎症作用,从而减少动脉瘤的发生;而在AAA形成的晚期阶段,PPARγ诱导M2转化则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动脉瘤发展。结论 PPARs或许是AAA干预的潜在位点,能否应用于AAA的预防以及预防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配体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只)和罗格列酮组(20只).所有动物使用饮水中加人质量比0.3‰硫代乙酰胺的方法 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罗格列酮组喂饲含200 ppm罗格列酮的颗粒饲料.喂饲6个月后,用RT-PCR方法 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PARγ、TGF-β 1 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PPARγ、TGF-β 1 、Ⅰ型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用Van Gieson(VG)染色的方法 检测肝组织切片的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相比,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强(t=6.93,P<0.01),TGF-β 1 mRNA(t=3.89,P<0.01)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降低(t=5.67,P<0.01).PPARγ、TGF-β 1 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所得结果 与RT-PCR结果 相一致.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相比,α-SMA表达显著降低(t=3.12,P<0.01).罗格列酮组肝组织切片的胶原染色低于对照组(t=3.47,P<0.01).结论 PPARγ配体能够抑制大鼠纤维化肝脏的胶原产生,在体内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