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pCDNA3.1( )-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pCDNA3.1( )-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NIH3T3细胞中表达,为晚期癌症的镇痛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的方法获得人脑腓肽原基因,构建人前脑腓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NK,用脂质体2000包裹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后检测培养液中脑啡肽的含量.结果 pCDNA3.1(+)-PENK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NIH3T3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pCDNA3.1(+)-pENK可作为肿瘤镇痛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人前脑啡肽原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人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ENK)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参照PENK基因全序列,在cDNA两端各设计一条对应引物,并引入各自酶切位点。通过RT-PCR的方法从正常人脑组织中扩增出目的基因,并定向克隆至pEGFP-C3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上。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双酶切和测序法鉴定重组质粒。结果双酶切结果与目的基因表达的条带完全吻合,克隆测序结果与NCB I收录的PENK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pEGFP-C3-PENK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疼痛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C型利钠肽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开展C型利钠肽基因治疗,克隆人C型利钠肽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RT-PCR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人C型利钠肽基因全长编码区,将该DNA片段亚克隆至克隆载体pBS-T中,用SmaⅠ单酶切筛选出负向插入片段,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将目的DNA片段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然后用双酶切、PCR鉴定和DNA序列测定三重鉴定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人C型利钠肽基因全长编码区被准确插入至pcDNA3.1(+)酶切位点HindⅢ和BamHⅠ之间,并且未发现有碱基突变或移位。结论:含人C型利钠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并鉴定,为开展C型利钠肽基因治疗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仕芳  傅蕾  谭德明  侯周华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62-264,268
目的构建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sTNFR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Hel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人sTNFR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亚克隆,并用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人sTNFR1基因被正确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NFR1的构建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带有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rCGRP)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CGRP。方法应用Trizol试剂从SD大鼠脑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rCGRPeDNA(PCR引物上加上双酶切位点),产物通过Hindm和BamHI酶切、纯化、连接,将目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eDNA3.1(+),再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通过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阳性克隆,再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所得克隆。结果(1)RT-PCR产物电泳分析扩增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特异的片段,和rCGRPcDNA大小相吻合;(2)重组克隆鉴定①PCR鉴定。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一条特异的片段,和rCGRPeDNA大小相吻合;②酶切鉴定,抽提质粒经双酶切,酶切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凝胶成像仪下可见两特异性条带,分别和pcDNA3.1(+)和rCGRPcD-NA大小相吻合;③DNA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分析,与rCGRP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完全一致。结论(1)大鼠脑组织中有rCGRP的表达;(2)通过RT—PCR及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CGR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肝素酶(heparanase,Hp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提取胃癌组织总RNA,按照GenBank中检索出的Hpa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反义Hpa基因片段的引物,进行RT-PCR,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DGEMT载体,PCR鉴定及测序证实后,双酶切pGEM-T-antiHpa重组体回收目的片段,再将其反向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并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 PCR扩增出的反义片段与预期长度相符。构建的Hpa反义RNA表达质粒pcDNA3.1-antiHpa,分别作PCR及双酶切(BamHⅠ和HindⅢ)鉴定,证实其中有目的片段完整插入,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反义Hpa序列设计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Hp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tiHpa,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pa蛋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以Hpa为靶点的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hTERT片段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hTERT基因并克隆人PGEM—T Easy载体中,然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筛选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以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测序表明,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与hTERT相关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CCL11、CCL26基因3′非翻译区(3′UTR)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获得CCL11、CCL26基因3′UTR目的片段,双酶切目的基因片段及pMIR REPORT真核表达质粒后,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pMIR REPORT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DH5α菌株,筛选阳性克隆行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CCL11、CCL26基因3′UTR真核表达载体。结论 CCL11、CCL26基因3′UTR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CCL11、CCL26基因与MicroRNAs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医学争鸣》2006,27(15):1390-1390
目的:构建人CIDE-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方法:提取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的总RNA,经RT—PCR扩增人CIDE-3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IDE-3.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 I、Xho 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1.
柴云  于明  朱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437-1440
目的构建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Flag-PTEN和原核重组质粒pGEX-6P-1-GST-PTEN,研究PTEN融合质粒生物学效应。方法根据基因库中PTEN序列,设计并合成相关引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pCDNA3.1-Flag和pGEX-6P-1-GST空载质粒中,通过PCR和DNA测序,鉴定插入基因序列。将pCDNA3.1-Flag-PTEN转染到HEK 293细胞,将pGEX-6P-1-GST-PTEN转到E.coli BL-21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分别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显示目的基因插入成功;DNA测序显示插入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无位点突变;Western blotting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证实融合质粒可以在生物体内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TEN相关真核和原核融合质粒并正确表达,为PTEN在帕金森疾病中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人CDH22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设计CDH22特异性引物,提取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总RNA,用RT-PCR方法获取人CDH22cDNA,经T-A克隆,通过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CDH22克隆至pCDNA3/HA,构建人CDH2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CDH22,转染HEK293A细胞,用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人CDH22全长cDNA,双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pCDNA3/HA-CDH22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表明CDH22全长cDNA与GeneBank中CDH22序列完全一致,转染HEK293A细胞后,可检测出Mr约为86KD的目的蛋白,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也检测到蛋白表达。结论获得人CDH22基因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CDH22真核表达载体,证实pCDNA3/HA-CDH22转染HEK293A细胞后可表达HA-CDH22蛋白,为深入研究CDH22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HBV X基因与pCDNA3.1相融合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 X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HBV X基因的引物,以HBV DNA阳性血清PCR扩增得到HBV X基因全序列;将X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后,酶切图谱分析、PCR检测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等,鉴定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以重组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的片段大小与已知HBV X基因大小相同,酶切也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也显示与已知X基因序列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X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人SAF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SAFB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设计人SAFB特异性引物,提取人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提取人SAFBcDNA,通过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SAFB克隆至pcDNA3.1(-),构建人SAF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AFB,转染SW480细胞,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人SAFB全长cDNA,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pcDNA3.1(-)/SAFB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可检测出分子量约为140KD的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人SAFB基因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SAFB真核表达载体,证实pcDNA3.1(-)/SAFB转染SW480细胞后可表达SAFB蛋白,为深入研究SAFB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HBVX基因与pCDNA3.1相融合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X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HBVX基因的引物,从HBVDNA阳性的血清中,PCR扩增得到HBVX基因全序列,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后,酶切图谱分析PCR检测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等,鉴定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以重组载体为模板扩增得到的片段大小与已知HBVX基因大小相同,酶切也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也显示与已知X基因序列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HBV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HBVX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弓形虫微线体MIC8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设计合成弓形虫MIC8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其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从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IC8。结果PCR扩增弓形虫MIC8基因序列正确,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IC8经PCR、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结论成功获得真核表达重组质粒3-pCDNA3.1-MIC8,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疫苗的免疫保护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1.3倍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1.3,并观察其在Bew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质粒pMD18T-HBV上的HBV DNA序列为模板,构建1.3倍HBV全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把该载体转染Bewo细胞,以Western免疫印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胞内和上清中HBsAg、HBeAg蛋白的表达及HBV DNA水平.结果 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1.3倍HBV全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在Bewo细胞系中表达和分泌HBsAg与HBeAg,并可检测到高水平的HBV DNA.结论 成功构建了1.3倍HBV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1.3,为研究胞内HBV宫内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克隆人硫氧还蛋白-1(human thioredoxin-1, hTrx1)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系BCG823、MNK45的总RNA为模板,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逆转录PCR的方法,扩增hTrx1编码蛋白的cDNA片段,连接至EZ-T载体,形成EZ-T-hTrx1。对EZ-T-hTrx1进行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cDNA3.1myc-His,形成pcDNA3.1myc-His-hTrx1,并进行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 双酶切鉴定显示hTrx1 cDNA成功连入pcDNA3.1myc-His质粒;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连入质粒,且与GenBank(NM003329)完全一致。该实验成功构建出含hTrx1的重组载体pcDNA3.1myc-His-hTrx1。结论 hTrx1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载体pcDNA3.1myc-His-hTrx1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探讨hTrx1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对肿瘤发生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