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杨晓曼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60-160
目的:了解在慢性肝病中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对其的诊断意义。方法:124例血清均用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血清TBA比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而慢活肝血清TBA显著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P〈0.01)。慢活肝组血清TBA显著高于慢迁肝组(P〈0.01);肝硬化组血清TBA显著高于慢活肝组(P〈0.05)和慢迁肝组(P〈0.001):肝癌组血清TBA明显低于肝硬化组,而慢迁肝组无差异。结论:血清CHE检测为连续监测肝硬化患者的转归提供了一项比较可靠的实验依据。各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CHE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TBA与ALT呈正相关,CHE与ALT、TBIL、ALB均无相关性。CHE与ALB、TB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清酶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性肝炎(acute icterohepatitis,AI H)、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c persisitent hepatitis,CP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肝癌(HCC)及胆道疾病(dis-ease of biliary tract,BTD)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血清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健康者及140例肝胆疾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各型肝病组TB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黄疸性肝炎组TBA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ALT和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BA显著高于ALT和AST,但与ALT和AST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和AST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和AST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GGT及CHE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鲍千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09-110
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30例,8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组30例,慢性肝炎组10例,肝硬化组30例,肝癌组15例,均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类肝病组CHE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同时还发现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P<0.05,差异亦有显著意义。可见CHE活性以肝硬化为最低,肝癌次之,再次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急性肝炎。结论CHE是一项有意义的无创性血清检测指标,可将CHE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AU-400生化分析仪,对62例健康人和各种肝病患者268例检测TBA、CHE及PA,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各种肝病患者血清TBA与对照组相比,除轻度慢性肝炎外,其它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E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和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及肝炎后肝硬化组,其含量明显降低(P<0.01);PA 与对照组比较,除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轻度组,其它各组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血清TBA、CHE及PA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较敏感指标,将其综合评价可提高诊断率,且对肝病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鲍千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09-1110
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30例,8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组30例,慢性肝炎组10例,肝硬化组30例,肝癌组15例,均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类肝病组CHE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同时还发现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P〈0.05,差异亦有显著意义。可见CHE活性以肝硬化为最低,肝癌次之,再次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急性肝炎。结论 CHE是一项有意义的无创性血清检测指标,可将CHE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 及总胆汁酸( TBA)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92例住院肝病患者及86例正常对照血清PA、CHE及TBA含量.结果 各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CHE和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BA、PA含量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个指标对各种肝病的诊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指标对急性肝炎诊断价值均比较大,CHE对慢性肝炎诊断价值最大,PA、CHE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基本相同,PA对肝硬化诊断价值最大.结论 血清PA、CHE及TBA 能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是敏感的肝功能指标,对肝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肝病患者157例和健康对照者50例的血清样本,肝病患者包含急性病毒性肝炎4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5例,肝硬化42例和原发性肝癌31例,检测各组PA、CHE和TBA浓度。结果:肝硬化组(96.6±20.8mg/L)、原发性肝癌组(114.6±42.1mg/L)PA水平明显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组(169.5±31.9mg/L)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组(178.5±36.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肝癌组、急性病毒性肝炎组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结果肝硬化组(1.9±1.7kU/L)明显低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组(4.6±2.6kU/L)(P<0.05),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组(4.6±2.6kU/L)(P<0.05),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肝癌组(2.2±1.6k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肝硬化组(71.6±19.2μmol/L)升高最为明显,而各肝病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间PA、CHE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CHE和TBA对全面了解患者肝脏功能是否受损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共211例,包括45例健康人、5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7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活性,并同时做各组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水平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CHE明显低于慢活肝组(P<0.05),并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慢迁肝组(P<0.01)。结论:CHE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硬化的敏感特异血清学指标,它还可以判断肝硬化病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文英 《当代医学》2011,17(31):28-2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各种肝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MINDRAY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健康组100例、肝病组138例及非肝病组40例进行胆汁酸水平和其它肝功能项目的测定。结果肝病组TBA显著高于健康组和非肝病组(P〈0.01)。急性肝炎平均值(153.9±114.8)μmol/L,最高值达586.5μmol/L,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病组中以急性肝炎、肝癌、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急性肝炎时TBA与ALT、AST阳性率相同,均为100%;而在肝硬化、肝癌TBA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ALT、AST,也高于ALP、r-GT;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中,TBA阳性率也不同程度地高于ALT、AST、ALP、r-GT,而在慢迁肝中TBA与ALT、AST、ALP、r-GT一样,阳性率均较低。结论胆汁酸的检测是肝脏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TBA特异性高,敏感性在不同肝病患者中表现不一致,它在监测各种肝病中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技术对 165例肝病患者和10 0例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进行血清总胆汁酸 (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总胆红素 (TBil)检测。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作为肝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冬招 《广州医药》1997,28(1):52-52,45
用酶比色法检测112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浓,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与白蛋白呈负相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清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四种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日立7600-1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70例肝病患者和102例健康查体者血ALT、TBA水平,探讨二者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四种肝病患者血清ALT、TBA均显著升高,其中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LT、TBA升高显著,而肝硬化组、肝癌组血清ALT与TBA阳性率结果差异显著(x2 =60.551,P<0.001),ALT阳性率约为22%左右,TBA阳性率>90%.结论 ALT对于急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意义较大,而TBA对于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是一项较为实用且敏感性高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例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8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的血清TBA,CHE、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前白蛋白(PA)的检测结果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肝病患者中血清TBA,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前白蛋白(PA)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TBA、CHE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较敏感指标,将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前白蛋白(PA)综合评价可提高诊断率,且对肝病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晏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86-2487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TBA(总胆汁酸)及GGT(γ-谷氨酸转移酶)的检测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0例肝病患者血清及100例健康人的血清进行TBA、GGT检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TBA在除慢性迁延性肝炎中升高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型肝病中均明显增高,且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时显著升高,其阳性率为94.2%;而GGT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亦明显升高,但其阳性率低于TBA。结论:TBA在各型肝病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为肝病检测较为敏感的指标,而GGT的持续大量升高对肝硬化向肝癌转变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彬  王翠霞  麦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48-1849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75例肝病患者与健康组(50例)进行比较,观察各组肝病患者CHE的活性。结果:各型肝病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下降幅度依次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型肝炎。结论:CHE的测定对反应肝病患者肝脏的受损状态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曲晓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15-3415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在各种常见肝病诊断上的应用。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和肝病组血清中TBA、ALT和AST水平。结果各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TBA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TBA是一项高敏感性肝功实验指标,尤其是在各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应用上,能很好地反映肝损伤情况,应列为肝功能中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7.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各类肝病患者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与常规应用的肝病指标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研究其应用价值.结果 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肝炎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与ALT的检出率相同;慢性迁延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的检出率高于ALT的检出率.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是一个敏感的肝功能指标,与ALT相比,更能反映肝脏的实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腺苷脱氨酶、胆碱酯酶检测在急性肝炎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检测对肝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2700生化自动分析仪、强生950干化学生化检测仪(VITROS950)测定急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ADA、CHE的活性。以在本院肝病门诊就诊的急性肝炎患者共18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105例。结果血清ADA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CHE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ADA、CHE会有助于急性肝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总胆汁酸与胆碱酯酶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248例血清均用Roche-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慢迁肝血清TBA比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而慢活肝血清TBA显著高于慢迁肝组(P〈0.01)。慢活肝组血清TBA显著高于慢迁肝组(P〈0.01);肝硬化组血清TBA显著高于慢活肝组(P〈0.05)和慢迁肝组(P〈0.001);肝癌组血清TBA显著低于肝硬化组,而慢迁肝组无差异。结论血清CHE检测为连续监测肝硬化患者的转归提供了一项比较可靠的实验依据。各型慢性肝痛患者血清TBA、CHE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TBA与ALT呈正相关,CHE与ALT、TBIL、ALB均无相关性。CHE与ALB、TB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肝病患者(138例)和正常对照组(76例)空腹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慢性迁延性肝炎外,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病患者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水平,可以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有助于了解急性肝病的恢复情况,在慢性肝病的预后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