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氧合评价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评判的价值,为临床评价脑损伤提供客观、量化依据。方法对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根据出生后是否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为HIE组及无HIE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其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并与对照组比较。ROC曲线分析rSO2,评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结果HIE组患儿产程中胎头剥露时及出生后5min两个时间点rSO2(38%±5%;53%±5%)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6%±4%;60%±4%)及宫内窘迫无合并HIE组(44%±3%;57%±4%)新生儿(P〈0.01)。分别以胎头剥露时脑rSO2〈40%、出生后5min脑rSO2〈53%为界点,评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88%及67%、86%。结论近红外光谱测定脑组织rSO2能客观评价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氧合状态,尚可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足月新生儿血清中 NSE 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生后24 h 内,第3天,第7天)。结果:HIE 新生儿血清中 NSE 浓度在生后24 h 内、第3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 HIE重度组明显高于 HIE 轻、中度组(P<0.05),第7天 NSE 浓度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生后3天内血清 NSE 浓度与新生儿 HIE 程度呈正相关,提示血清 NSE 浓度可作为新生儿 HIE 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产期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HIE患儿母亲妊娠期病史及分娩情况的临床资料,并与100例同期出生无HIE新生儿作对照。结果:两组中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脑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至2009年HIE患儿70例(包括轻度HIE组46例及中、重度HIE组24例),同时收集产科同期的足月健康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2h、24 h、72 h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测定安静状态下的rSO2,并使用脉搏血氧仪监测SpO2,进行组间比较。结果:NIRS数据显示3组不同时间rSO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型HIE组,各时间的rSO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pO2监测分析,中、重度HIE组,轻度HIE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HIE时,NIRS能准确监测rSO2,客观评价脑组织的氧合状态,为评价HIE患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VitE防治胎儿宫内窘迫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防治胎儿宫内窘迫的作用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尿妊免试验及盆腔B超确诊怀孕的孕妇,按随机原则分为服用VitE组和未服用VitE对照组。每组病例30例。VitE组为口服VitE100mg,每日3次至分娩。孕母定期产前检查观察,胎儿出生时取脐带血分别测定MDA,SOD活性、CK、新生儿NBNA测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研究组胎儿体重较对照组于孕6月以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于足月分娩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脐带血MDA:研究组胎儿出生时脐带血MDA较对照组低,t=2.614,P<0.05;SOD活性: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2.495,P<0.025;CK值: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低,t=2.208,P<0.05;新生儿NBNA测定:出生时、出院时、出生后1个月时,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从早孕即开始服VitE至分娩,能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减少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并促进新生儿行为神经系统发育,预防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内复苏术对足月胎儿窘迫脐血指标及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0月120例在东莞市中堂医院妇产科分娩且产程中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宫内复苏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脐动脉血气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新生儿血清中神经损伤分子含量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脐带血的pH值、PO2、HCO3-高于对照组,PCO2、BE绝对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脐动脉血和脐静脉血内IL-6、IL-8、IFN-γ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生后1d、3d、5d、7d时,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的窒息情况和神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宫内复苏术能够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减轻酸中毒,同时减轻新生儿神经功能损伤、预防新生儿窒息,是治疗足月胎儿窘迫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探讨胎儿窘迫的宫内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住院的产前身体健康、由不同原因所致急性胎儿窘迫、年龄20~30岁、胎龄37~40周的初产妇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孕妇均给予左侧卧位、持续吸氧(10L/min)、抑制子宫收缩等治疗。观察组于产前24h给予纳洛酮0.4mg/h持续静脉微量泵滴注,直至胎儿娩出。两组根据产程进展情况,胎儿缺氧程度,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尽快结束分娩。结果观察组使用纳洛酮后,无论在胎动、胎心及羊水改善方面,还是在1分钟Apgar评分、窒息及HIE临床分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或<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纳洛酮治疗胎儿窘迫,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HIE的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监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Tau蛋白含量及变化,探讨其在窒息后脑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28例足月重度窒息患儿于生后24、72h、7天分别采集其血标本,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取生后24h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BDNF、S-100B蛋白、Tau蛋白浓度。结果足月窒息合并缺氧缺血脑病(HIE)新生儿,其血清BDNF和S-100B蛋白浓度于生后24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BDNF、S-100B蛋白检测显示,中-重度HIE患儿血清BDNF、S-100B蛋白于生后24h、7天龄高于轻度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显示无论是轻度HIE组还是中-重度HIE组,动态监测组内3个不同时间段的BDNF、S-100B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不同程度HIE患儿Tau蛋白血清浓度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足月窒息合并HIE新生儿,其血清BDNF、S-100B浓度于窒息的早期出现上调;窒息后神经元释放BDNF和S-100B数量与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较大,而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大脑中动脉变化与血清S100B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85例生后24 h即收入院的足月新生儿HIE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SIEMENS ACUSON X300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及ELISA法测定两组脑血流参数及血清S100B水平。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脑实质回声均匀,脑室系统无扩张或狭窄,且随出生时间延长新生儿侧脑室前角面积、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不断增大,而HIE患儿侧脑室前角面积、Vs、Vd随着出生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且病情越重增加幅度越小。HIE血清S100B浓度逐日下降,HIE轻度组于生后第120 h接近对照组水平,HIE中、重度组与对照组仍存在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S100B与Vs、Vd呈负相关(P<0.05),与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S100B蛋白及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是HIE患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凯  李菊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79-1680
目的:探讨以尿α1微球蛋白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早产儿、正常足月新生儿肾功能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HIE患儿、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及20例早产儿生后第2天~3天的尿α1微球蛋白的浓度,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新生儿HIE组尿α1微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组和早产儿组(P<0.05);早产儿组尿α1微球蛋白均值略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尿α1微球蛋白浓度可以判断新生儿的肾功能,可用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性脑损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然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拟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缺氧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进而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于缺氧之后脑组织修复的具体作用。方法将72只3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每组各36只,对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将缺氧组大鼠置于密闭容器中,充以8%氧气+92%氮气的混合气体90 min。分别于造模1、3、7、14、21和28 d后留取脑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组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呈现动态表达变化规律,在缺氧早期(缺氧后1 d),基质金属蛋白酶-9变化不明显,从缺氧后3 d开始表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至7 d达到高峰,14 d时表达有所降低,21 d和28 d时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当。结论缺氧造成新生大鼠脑损伤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谱呈现高峰提前以及早期表达量升高的趋势,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过剂量的变化对缺氧后脑组织损伤进行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与HIE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HI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天、第3天(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血浆VEGF;同时测定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VEGF。结果:HIE组患儿血浆VEGF在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达高峰,以后下降,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变化对判断有无HI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组织挫伤后大鼠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脑挫伤模型组(8只)及人参皂苷Rg1治疗组(16只),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损伤后6h、12h、2d及6d)分别处死大鼠,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检测脑中IGF-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挫伤模型组损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中IGF-1的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治疗组IGF-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促进脑挫伤后脑组织IGF-1的表达,促进脑组织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由芳香开窍药组成的嗅吸剂应用在急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治疗中的脑组织血供情况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TBI患者4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院第2d起另给予芳香开窍嗅吸剂雾化嗅吸。两组分别于入院后第2d、第4d、第6d、第8d、第11d行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检查脑血流变化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和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评分。[结果]给予芳香开窍嗅吸剂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在第6、8、11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和P&lt;0.01),治疗组Vs、Vm、PI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lt;0.01和P&lt;0.001)。[结论]芳香开窍药组成的嗅吸剂可以改善TBI患者的脑组织血供情况及预后,其机制可能是与芳香开窍药对脑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组织挫伤后大鼠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只),脑挫伤模型组(8只)及人参皂苷Rg1治疗组(16只),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损伤后6h、12h、2d及6d)分别处死大鼠,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检测脑中IGF-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挫伤模型组损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中IGF-1的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治疗组IGF-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促进脑挫伤后脑组织IGF-1的表达,促进脑组织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高危足月儿超声脑水肿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超声诊断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颅脑超声诊断为脑水肿患儿140例,选择同时间段,颅脑超声检查正常的足月儿152例作为对照组,对腩水肿的可能高危因素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在母亲是否有不良病史,是否发生官内窘迫、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的足月儿之间,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机械通气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是足月儿脑水肿的高风险因素.将上述因素收集起来,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IE对高危足月儿超声脑水肿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机械通气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超声脑水肿的发生有关.结论 高危足月儿颅脑超声检查提示脑水肿与患儿HIE密切相关,提示超卢诊断脑水肿与临床实际相符,对指导临床诊断以及用药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采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尼莫地平对HIE脑损伤的防治作用。选用7d 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HIE组、HIE+尼莫地平(NM)治疗组。各组动物于实验开始后24h断头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脑组织中钙、丙二醛(MDA)及水含量。结果:HIE为伪手术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值均增高(P<0.01),脑病理改变明显,且HIE组脑钙、MDA与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HIE组相比,尼莫地平治疗组各指标明显降低,脑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结论:HIE病生理过程与细胞内钙超载密切相关,尼莫地平对新生大鼠HIE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rsteriod theray,ACT)对胎鼠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怀孕第17天的SD大鼠每天肌注地塞米松0.8 mg/kg,肌注1次的为1剂组、肌注3次的为3剂组和肌注4次的为4剂组,没有使用地塞米松的为对照组.对各组孕鼠所生的胎鼠,分别于生后第1、第7和第14天测量体重、全脑重量、脑细胞凋亡情况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实验组胎鼠的体重、全脑重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尤以4剂组最明显;脑细胞凋亡数3剂组、4剂组与对照组在第1天有差别,第7天和第14天差别减弱.结论:ACT对胎鼠的体重、全脑重量、脑细胞凋亡等产生不良影响,剂量越大副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