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中”穴又名血郄或叫委中央、中郄、郄中、腿凹、曲(月秋)里,是五腧穴(注一)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注二),其五行属性为戊土(注三),是人体四总穴之一。“委中”穴在针灸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特别对治疗一些腰闪背痛等病症确有其一定效果,在古今的书籍中也曾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记载。如马丹阳十二穴歌云:“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痠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关难伸屈,针入即安康”;肘后歌:“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玉龙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杂病穴法歌:“腰痛环跳委中神”;百症赋:“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席弘赋:“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血自调”;通玄精要赋:“腰脚痛在委中而已矣”;十四经要穴主治歌:“环跳主治中风湿,股膝筋挛腰  相似文献   

2.
委中刺血配合鸡鸣散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中穴为四总穴之一,属足太阳经,在《针灸资生经》中又称“血郄”,位于胭窝两筋正中,为治太阳经腰痛之要穴。鸡鸣散出于《伤科补要》,方由当归尾、桃仁(去皮尖)、酒蒸大黄组成,各等量共研细为散或水煎服。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以委中刺血配合鸡鸣散内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较好,介绍如下。检查患者自觉疼痛部位及压痛部位,如在脊柱两侧1.5~3寸的足太阳经走行线路上时以此法治疗则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浅谈委中穴的临床应用225700江苏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姚守东委中(又一名血郄),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脉之所入,为合。《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本穴治疗腰背痛常用的有效穴位之一,向为针灸医家所重视,笔者临床应用,治疗下列病每获良效,现...  相似文献   

4.
《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指腰背部疾病选取委中穴来治疗。委中穴又名腘中、郄中和血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凉血泻热和舒筋活络的作用。委中穴是治疗腰背部疾病的常用特效穴位之一,位于腘窝中央,腘横纹中点处,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现将"腰背委中求"学术理论源流探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家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以后《类经图冀》、《针灸大成》等都相继载入。“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病证,都可取委中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一、主治范围 1、腰背疼痛:《素问·刺腰痛论》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  相似文献   

6.
<正>委中穴,又名血郄,位于腘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之合穴、下合穴。委中穴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明显。笔者现将委中穴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委中穴,又名郄中。《针灸大成》称为血郄,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系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膀胱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多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常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刺委中穴对腰部好发部位疼痛的影响。方法;以3名有1a以上腰痛自觉症状的男生为对象,针刺委中穴,测试压痛阈值,皮肤电阻测定。结果:1)压痛阈值呈上升趋势。2)皮肤电阻电流下降。结论:针刺委中穴使各组压痛阈值上升,对慢性腰痛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委中,又名血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胭中(《灵枢·经脉》)、郄中(《素问·刺腰痛论篇》)、委中央(《灵枢》),系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下合穴.因其穴在胭窝中央,屈膝定位,故名.笔者结合个人及他人临床典型案例,浅析委中穴刺络放血的临床应用. 1 丹毒 杨某,男,51岁,工人,2005年8月6日初诊.双下肢片状红疹3d,加重1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针刺委中穴对腰部好发部位疼痛的影响.方法以3名有1 a以上腰痛自觉症状的男生为对象,针刺委中穴,测试压痛阈值、皮肤电阻测定.结果1)压痛阈值呈上升趋势.2)皮肤电阻电流下降.结论针刺委中穴使各组压痛阈值上升,对慢性腰痛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黄贴敷委中穴对妇科腰硬联合麻下行腹腔镜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术后出现腰痛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3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补液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在术后1 h内采用四黄贴敷委中穴,3 d后观察2组患者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3%,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穴位贴敷委中穴可有效缓解和预防腰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腰痛的症状,其操作简单、安全,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超  孟智宏 《吉林中医药》2012,32(4):410-411
通过委中穴治疗脑卒中至下肢麻木无力和腰痛2例病案分析,探讨异病同治思想在腧穴治疗上的应用.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合穴为经气深入之所,故刺委中可激发足太阳经经气,舒筋通络,治疗足太阳经循行所至的下肢麻木无力.刺委中浮络出血可以治疗急性腰痛,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点刺委中,以疏通腰部气血运行,腰痛自愈.  相似文献   

13.
腰背疾恙之治每每求取于委中穴,其效必应,此为前贤经验所得,明代医家徐凤据此撰歌赋曰:"腰背委中求"。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经络、脏腑及西医学解剖层次、血液成分等方面论述,为"腰背委中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其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医家对委中穴的运用包括针刺、灸法、穴位贴敷及注射等方式。以委中穴为基础并据证配穴施于患体,则其疾祛。笔者藉阐析"腰背委中求"古今之见解及基于委中穴之治疗方式,意在示人古今并重之要,在熟谙古籍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羽翼以现代科学技术佐证之、佐助之,以期委中穴用治腰痛病可广为医家所资鉴。  相似文献   

14.
张欢  ;张嫄媛 《河南中医》2014,(10):1956-1957
目的:观察委中穴刺络拔罐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26例,均给予委中穴刺络拔罐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痊愈20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委中穴刺络拔罐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满意,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5.
郄合配穴法是针灸学配穴方法之一,指以郄穴与合穴相配治疗疾病的方法。郄穴治急,治血,合治内腑,郄合配穴在临床上除可治疗本经的病症外,还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病症。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验4则     
1 针刺太冲治愈腰痛  李××,女,50岁,湖北省宽城县保险公司家属,初诊日期:1986年3月。  主诉:腰痛9天。  现病史:九天前下床时突然腰痛难忍,不能转侧,动则尤甚,求治于某医,按腰扭伤治之乏效,人介绍求治于余。刻诊:痛苦病容,查腰部僵硬,不能活动,肾俞穴双侧均明显压痛。  诊断:腰扭伤。  取穴:肾俞(双泻),委中(双泻)。  复诊(次日):患者自述针后疼痛如故,详问病史云与其子生气后方至如斯。余顿醒悟,此乃肝郁气滞,血涩难行,瘀阻于腰部。气为血帅,气不行血何以能行?治以行气活血,取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腰突四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突四穴组、大肠俞关元俞组、环跳委中组,3组均采用电针治疗,10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3组均进行疗效分析及半年后随访分析。结果腰突四穴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00%和95.00%;大肠俞关元俞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和80.00%,环跳委中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50%和80.00%。腰突四穴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大肠俞关元俞组、环跳委中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腰突四穴组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电针腰突四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比较有效的配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病因辨证分为腰肌劳损、风寒湿、肾虚、腰椎增生、腰肌扭伤5型,重取委中、昆仑两穴,视证配穴,治疗各种腰痛587例,总有效率96.4%。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文献上有关针灸治疗腰痛的记载是相当丰富的,如:内经的刺腰痛论(按手足三阴三阳,阴维、阳维脉等取穴);针灸大成载:“足少阴别络大钟,虚则腰痛,补之。”“肾俞把腰痛而泄尽”(通玄指要赋);“忽然咳嗽腰疼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玉茏歌);“腰脊强痛交信憑……”(肘后歌);“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杂病穴法歌);“腰脚疼痛:委中、人中,肾虚腰痛:肾俞、委中、太谿、白环俞;挫闪腰肋痛:尺泽、委中、人中。”(治症总要);“三焦俞主…腰脊强不得俯仰…;气海俞主腰痛针三分、灸五壮;大肠俞主…腰痛腹中气胀;关元俞主风劳腰痛;中膂俞  相似文献   

20.
“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委中是四总穴中的一穴,其意是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尤其是老年人患有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