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喉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7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模块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54.8%。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并发症及病变部位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Cox模型显示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并发症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喉癌微血管密度与喉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 F8相关抗体以 SABC法对 31例手术切除的喉癌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微血管在喉癌组织学分级及分型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微血管在 2年后的淋巴结转移组 (10 .2 3± 0 .78)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6 .38± 0 .33)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喉癌间质内微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喉癌细胞增殖活性与组织学恶性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法、DNA图像分析法及核分裂像计数对70例喉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咱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细胞增殖活性与喉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1,P<0.01)。结果表明,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于判断喉癌的恶性度及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喉癌癌周浸润细胞的表现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甲苯胺兰和HE染色对82例喉癌切除标本癌周浸润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郎格罕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同时结合临随访对与临床预后有影响的八人临、病理学指标及六类浸润细胞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喉癌局部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细胞浸润。除B淋巴细胞以外各类细胞的浸润对临床预后(5年存活率)均有一定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前原胶原赖氨酸-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Recombinant procollagen lysine-2-oxoglutarate-5-dioxygenase,PLOD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14例喉癌患者肿瘤石蜡标本中PLOD2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用χ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复发多因素分析。从病例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的新鲜冰冻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对8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LOD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LOD2蛋白与临床分期、T分级有关(P 均<0.05)。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中喉癌组织PLOD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蛋白质印迹方法中喉癌组织PLOD2蛋白表达水平要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LOD2低表达与患者生存率有关(χ2=12.48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OD2蛋白表达和M分级是影响喉癌生长的 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LOD2蛋白表达的高低与临床分期、T分级呈正相关。PLOD2蛋白是影响喉癌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LOD2蛋白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生存率越低。PLOD2蛋白表达对喉癌的生长、预后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判断喉癌生长和预后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8例行初次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FIB,绘制诊断总体生存期(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截断值,从而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并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FIB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与喉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FIB诊断喉癌患者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较高纤维蛋白原水平(>3.12 g/L)与肿瘤分期、甲状软骨板侵袭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IB、分型、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甲状软骨板累及、淋巴结转移、年龄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B、分期与年龄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高FIB水平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OS较短,该指标可作为评估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中期因子(MK)和CD105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P、MK的表达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结果:TP的阳性表达率为67.4%,MK的阳性表达率为60.5%,CD105标记的MVD值为6.01±1.78.TP和MK均为阳性时CD105标记的MVD值(7.07±3.26)明显高于TP和MK均为阴性时的MVD值(4.03±1.90)(P<0.05).三者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单因素分析显示TP、MK表达和高MVD(≥6)均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期,但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淋巴结转移和MVD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论:TP、MK表达与喉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是喉癌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三者与喉癌进展、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和CD105标记的MVD是影响喉癌预后的因素;TP、MK可能通过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对喉癌预后产生影响;TP、MK及CD105可作为一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临床分期(pTNM)及其外周血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MVD)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 (SGLSCC)中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D31两步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 5 9例手术治疗的原发SGLSCC标本 ,并以 19例声带息肉(VCP)标本做良性对照。结果 :SGLSCC的间质中可见大量微血管存在 ,而VCP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减少。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表明 ,在SGLSCC各临床病理参数中 ,MVD仅与淋巴结转移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P <0 .0 1)。N0 与N 、SGLSCC与VCP间的MVD值差异经独立样本均数 t检验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 ,MVD与SGLSCC患者术后累积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血管生成在肿瘤形成、侵袭与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MVD对颈淋巴结转移有预示作用 ;MVD与SGLSCC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喉鳞状细胞癌(LSCC)是头颈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类型之一,由多种致癌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且预后欠佳。LSCC预后因素包括个体状况、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有无远处转移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等,均不能准确评估LSCC预后,因此,探寻新的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炎症因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LSCC预后价值较高且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将探讨NLR、PLR与LSCC预后价值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癌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否比单纯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应用前瞻性的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初治的喉癌病例(不包括声门型T1病变),年龄在75岁以下,不伴有喉梗阻,经过临床检查确定解剖分型、TNM分期(1978UICC)及手术类型后,通过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入单纯手术组(SA组)或综合治疗组(RS组)进行治疗。结果共完成治疗370例,SA组215例,RS组155例。SA组3年生存率83.3%,5年生存率82.6%,10年生存率80.3%。RS组3年生存率78.9%,5年生存率76.4%,10年生存率68.6%。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6,P=0.1)。声门上型喉癌II、IV期两组病例在5年生存率上无区别,10年生存率SA组优于RS组,10年生存率前者为73.6%,后者为63.5%,(χ2=8.3,P=0.003)。声门上型喉癌T3、T4病变行全喉切除的两组5年生存率无区别,10年生存率则差异有显著性,SA组为68%,RS组为50%(χ2=10.6,P=0.0001)。结论术前放射治疗量40Gy不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声门上型喉癌II、IV期病变综合治疗组的10年生存率低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tallo-proteinase 14,MMP14)即膜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embrane type-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基因在喉癌中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从分子和蛋白质水平,研究MMP14在喉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MMP14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33例配对喉癌标本中MMP14基因在26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正常黏膜组织,2例喉癌低表达,5例表达差异不明显。MMP14基因在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喉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声门型喉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14蛋白绝大多数位于癌巢细胞质内及癌巢间质内的成纤维细胞质内,在部分病例中有的正常黏膜细胞内不表达,有的表达;MMP14蛋白在绝大多数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邻的正常黏膜组织。MMP14蛋白表达与MMP14基因表达基本是一致的。MMP14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与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组的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MP14蛋白在喉癌的侵袭中可能只起一定的作用,但在喉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糖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活性,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6例患者喉鳞癌组织中P糖蛋白、Ki 67的表达,TUNEL法测定喉鳞癌细胞凋亡率。结果 P糖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5%(34/86),与喉鳞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均P<0.05);P糖蛋白表达阳性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比阴性组低(P<0.05),而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糖蛋白可能对喉鳞癌细胞的凋亡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对于评估喉鳞癌病程进展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和传统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cricochyoidoepiglottopexy,CHEP)的疗效和术后评估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患者和传统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式患者临床资料.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方法为:按类似扩大垂直半喉术式的方法切除健侧声带、室带及1/3至2/3左右的甲状软骨板,保留健侧环杓关节,切除患侧声带、室带、患侧活动受限或固定的杓状软骨及患侧2/3左右甲状软骨板,保留双侧甲状软骨板的后缘,直接将环状软骨上提和舌骨会厌固定吻合.扩大垂直半喉切除组(简称改良组):37例声门型喉癌,T2 16例,T3 21例.传统CHEP组:34例声门型喉癌,T2 12例,T321例,T4 1例.结果 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改良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91.7%,传统CHEP组为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80.6%,传统CHEP组为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率改良组为100.0%(37/37),传统CHEP组为94.1%(32/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平均时间((x-)±s)改良组为(14.0±2.3)d,传统CHEP组为(19.0±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P<0.001).术后8周评价误咽发生率,改良组为2.7%(1/37),传统CHEP组为23.5%(8/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误咽呛咳评分通过Ridit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41,P<0.001),改良组误咽呛咳的不适症状明显轻于传统CHEP组.结论 扩大垂直半喉切除在肿瘤根治上和传统CHEP术式无差别,而在喉功能保全上优于传统CHEP术式.  相似文献   

18.
喉鳞状细胞癌中RAGE与amphoter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GE(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与amphot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RAGE及amphotein在27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以声带息肉作为对照组,结合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RAGE与amphoterin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表达强度按阳性细胞数计算。结果:RAGE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声带息肉中的表达,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表达高于非转移性喉鳞状细胞癌。Amphoterin在几乎所有的喉鳞癌中表达,且高于声带息肉中的表达。结论:RAGE与amphoterin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喉癌单纯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残留和复发患者实施挽救性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复发22例,放疗后原发灶及颈部残留50例.均实施喉全切除术+经典性颈清扫术或改良性颈清扫术.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手术后总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实施挽救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41 7%,其中咽瘘发生率20 8%.术后5年内肿瘤再次复发率34 7%(25/72),远处转移率22 2%(16/72),第二原发癌发生率6.9%(5/72).术后的3、5年生存率为45 8%和36 1%.复发癌N分期(rN)、肿瘤放疗失败类型、切缘情况、浸润深度、有无颈淋巴转移、淋巴结包膜侵犯和颈部非淋巴结构侵犯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放疗失败类型、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喉癌患者单纯放疗失败后应以手术挽救为主.对于术前及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肌肉及软骨的病例,特别是对根治性放疗效果不佳而肿瘤残留者,术中应充分估计肿瘤的范围,并冰冻病理检查切缘,以保证足够的安全切缘,提高挽救性手术的成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urvival outcomes of salvage surgery preformed for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t recurred or progressed after radiotherapy alone. Methods A review of 7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alvage laryngectomy for laryngeal cancer failed in initial radiation therapy between 1996 and 2005 was performed. The tumor persistence occurred in 50 cases and recurrence in 22 cas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salvage total laryngectomy an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Log-rank test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Results Thirty patients developed a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fter salvage surgery. Pharyngocutaneous fistula occurred in 15 (20. 8 % ) patients. During 5 years after salvage surgery, the rates of tumor recurrence, distant metastasis and second malignancy were 34.7% , 22. 2% and 6. 9% , respectively. Kaplan-Meier analysis showed that overall 3 year and 5 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os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ere 45. 8% and 36. 1%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N restage, tumor persistence/recurrences after radiotherapy,surgical margin status, level of tumor invasion, pathologic N stage, extracapsular nodal spread and invasion of nonlymphatic struc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tumor persistence or recurrence after radiotherapy, surgical margin status and level of tumor invasion. Conclusions Surgical salvage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management after failure of initial radiation therapy. The extent of tumor invasion must be assessed sufficiently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surgical margin status must be identified in operation by using a frozen sectioning approach,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tumor invasion to muscle/cartilage and tumor persistence after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