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发病率波动在7‰~8‰,我国每年约有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如未经治疗,约1/3的患儿在6~12月大时夭折[1].根据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资料显示:儿童先心病连续1 1年为北京市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心病已成为影响北京市儿童身体健康及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开展先心病的筛查是降低、控制婴儿死亡率的主要手段.通过筛查早期识别先心病,使先心病患儿在最佳时期实施介入疗法或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炎的救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有15例患儿肺炎治愈出院,8例患儿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和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病情严重放弃治疗,10例院内死亡,住院时间3h~18d。结论进一步普及胎儿期心脏彩超检查,一旦发现先心病及早手术治疗,如果未能早期手术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婴幼儿先心病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苏省仪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8‰,婴儿死亡率4.06‰和新生儿死亡率2.5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71.4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率为63.08%。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5位是:溺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221(P〈0.01)。结论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危急重症患儿救治等适宜技术培训,大力宣传与指导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或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疾病,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占儿童心血管疾患的首位。全国每年新出生的婴儿中先心病的患儿大约占6‰-8‰,有10万名之多。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991~1996年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前5位死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1991年的18.85‰、25.03‰降至1996年的13.52‰、16.45‰;婴儿前5位死因均主要是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新生儿肺炎和其他先天异常;5岁以下儿童前4位死因主要是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心病,6年来死因顺位无有意义的变化;1991~1996年间全市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9%~79%,故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应结合死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3~2002年佛山市高明区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解佛山市高明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及各年龄组死亡率等基础数据 ,收集整理高明区 1 993~2 0 0 2年 1 0年区、镇、村三级保健网上报的死亡报告卡及死亡调查评审表 ,采用回顾性方法逐年进行统计。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 1 996年最高为 1 9.0 5‰ ,2 0 0 2年最低为 7.83‰ ,婴儿死亡率 1 996年最高为 2 6.71‰ ,2 0 0 2年最低为 1 4 .2 5‰ ,1~ 4岁儿童死亡率 1 996年最高为 1 6.2 0‰ ,2 0 0 2年最低为 7.4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 993年最高为 36.0 8‰ ,2 0 0 2年最低为 2 1 .72‰ ;历年新生儿死亡与婴儿死亡构成比为 53.62 %~ 71 .2 9% ,婴儿死亡与 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为64.50 %~ 76.59% ;新生儿死因前 5位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肺炎、出生畸形、颅内出血 ,婴儿死因前5位分别为肺炎、窒息、早产、畸形、腹泻 ,1~ 4岁儿童死因前 5位分别为意外事故、肺炎、诊断不明、先心病、腹泻 ,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 5位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出生畸形、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7.
《rrjk》2014,(8)
<正>随着近30年来先心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先心病患儿约90%能存活到成年。在美国,约有近100万的成人先心病患者,国内尚无准确的相关资料。成人先心病的诊断特点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常见的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乐四联症患者在出生时,听诊可提示诊断。但是听诊杂音不明显的一些先心病则容易漏诊,如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为降低死亡率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按照《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并进行了出生、死亡漏报审查,达到质控指标要求。结果:2004年三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19‰,婴儿死亡率13.84‰,新生儿死亡率9.68‰。14岁儿童死因前5位顺位为溺水、肺炎、车祸、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儿死因前5位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其他先天性疾病、先心病;新生儿死因前5位顺位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性疾病、先心病。结论: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孕期监测,积极推广产科、儿科适宜技术,提高儿科医疗质量和急救技术;应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事故发生;应提高产前诊断及筛查能力,降低缺陷儿出生率;应积极改善农村儿童的生存水平。  相似文献   

9.
苏冠华 《大众健康》2014,(10):48-48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生率约为0.7%~0.8%,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约15~20万。尽管传统的外科手术常见的先心病已取得了较成熟的经验,可使大部分,先心病患者重获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心病,是人们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简称.资料表明,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5个患有不同类型的先心病,我国每年约有15万到2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春季是容易感冒的季节,尤其是家有"先心"病的孩子,感冒如同南方的春雨,一次接着一次,绵绵难断.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据统计,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7‰~10‰,每年有15~20万先心病婴儿出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先心病的信号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如果孩子平日有如下异常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2010-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天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10-2016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死亡专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分别为1.85‰、4.17‰和4.63‰,较2010年下降了1.48‰、2.50‰和2.99‰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构成比:新生儿51.5%、新生期后婴儿35.5%、1~4岁儿童13.0%。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出生缺陷、早产低体重和出生窒息,新生期后婴儿主要死因为出生缺陷、肺炎、吸入性息窒及呼吸衰竭,1~4岁儿童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大脑性麻痹及肺炎。结论加强三级预防、重视孕期保健、提高医务人员救治水平以减少出生缺陷、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的发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炎和恶性肿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积极预防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田县2005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青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4.22‰逐年下降至6.1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65.03%,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婴儿死亡人数的55.11%,早期新生儿死亡人数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66.94%。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意外死亡、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负相关。结论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管理等多项措施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志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64-4365
目的:了解彭阳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及各年龄组死亡率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决策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县范围内的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结果:全县7年累计死亡558例,死亡率21.85‰。其中新生儿死亡率15.47‰,婴儿死亡率19.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85‰。新生儿死亡395例,占死亡总数的70.97%。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分别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和意外窒息。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预防早产、窒息和先天异常等的发生。改善医疗条件,使患儿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疾病[1],在各类先天性畸形中约占1/3,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心病新生儿超20万例,发病率为0.8%~1.2%[2]。出生缺陷是导致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在导致婴儿死亡的各类出生缺陷中,又以先心病居首,资料显示40%~60%的先心病患儿会在新生儿期死亡,而严重先心病患儿中有20%会胎死宫内或在出生后立即死亡[3]。由于先心病的危害严重,所以临床有必要在产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筛查,超声技术是临床各项产前检查的重要手段,是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主要方法。但产前超声检查易受到仪器分辨率、胎儿及孕妇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漏误诊风险。本院引入三步检查法用于胎儿先心病的产前筛查,现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69‰,婴儿死亡率为8.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2‰.与2001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4.85%,婴儿死亡率下降42.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9.9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00~2007年隆德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隆德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隆德县2000~2007年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8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为38.83‰,2007年为23.40‰。婴儿前3位主要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1~4岁儿童前3位主要死因为意外死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死亡率,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掌握窒息复苏技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陕西省目前新生儿死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陕西省新生儿死亡评审为基础,依托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分析新生儿死亡现状,研究自2010年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以来,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对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新生儿死亡数逐年下降,总死亡率由2010年的8.94‰下降至2016年的3.87‰,下降幅度为5.07‰,农村下降幅度(5.77‰)大于城市(1.8‰)。导致新生儿死亡常见的疾病为: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其他先天性异常、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为2010、2011、2013年的顺位第一,自2015年开始早产低出生体重为顺位第一,2012年顺位第一为先天性心脏病。7年间共评审病例66例,参评专家83人,其中11(16.7%) 例“不可避免”死亡;37(56.0%)例 “创造条件可避免”, 18(27.3%)例“可避免”死亡。结论 应加强化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以降低陕西省新生儿死亡率;重点开展早产儿救治技术、新生儿危重症识别及救治技术的培训;建立并规范全省范围内的危重新生儿转诊网络。  相似文献   

19.
张华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52-5553
目的:掌握郫县地区2007~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08年郫县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年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06‰、8.93‰、12.23‰,新生儿死亡数、婴儿死亡数、1~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1.76%、72.52%、27.47%;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为肺炎、出生窒息和其他先天异常并列、先心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和意外死亡并列。结论:提高对小儿肺炎诊治能力,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产科技术,提高安全意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松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35-135
目的 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关于病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9年的1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及不良症状.结果 146例先心病小儿患者中,以室间隔破损、房间隔破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较为常见,共80例,约占总数54.8%;先心病并呼吸道感染共83例,先心病并心衰共35例,118例患儿均好转出院,28例患儿治疗中死亡,放弃病例.结论 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临床可使用超声心动图(CFM)和心血管磁共振(MIR)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