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侵袭性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少见白血病/淋巴瘤,WHO对NK细胞肿瘤分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L),慢性NK细胞淋巴细胞增多症,母细胞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NKL具有高度侵袭性,易于发生髓外浸润,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初期诊断极易误诊.为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确诊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提高专科医师对白血病皮肤浸润的认知。方法回顾分析5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及临床结局。结果5例患者,年龄36~65岁,皮损均为暗红、紫红色多发、泛发的丘疹、结节,浸润明显,无明显压痛。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表皮与真皮之间可见无细胞浸润带,真皮呈弥漫性增生的肿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MPO,CD45,CD68阳性率较高。结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皮肤浸润临床、组织病理学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发生皮肤浸润,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3.
全髓白血病一例瑞安市人民医院内科(325200)林峰全髓白血病是指骨髓中红、白、巨核三系细胞同时增生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亦称红白巨核血病,外周血以出现幼红、幼粒和/或幼稚巨核细胞三系列同时异常增生为特征。本病颇为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髓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DI)是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缺陷或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所导致的综合征,分为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和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NDI)[1]。中枢性尿崩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目前全球仅有约100例已发布的病例报告[2]。近期我科收治1例WT1(+)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是由原始粒细胞或不成熟的髓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肿瘤性包块,其可单独出现,也可与恶性血液疾病伴随,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其中以AML最常见,体现为AML的髓外表现。累及子宫的MS在儿童极为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 CNL)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其临床特点为骨髓和外周血中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并伴有脾肿大,一般呈慢性过程,但晚期可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1]。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血病细胞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铁在白血病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血周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数。结果显示AML明显高于ALL组(P〈0.05),两组内死亡,复发组均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提示Tfr与白血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 L)患者罕见眼部表现1例。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1例59岁女性患者,有白血病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及骨髓移植病史,主诉突发严重视力下降,并伴角膜假膜。怀疑发生眼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切除假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假膜病检显示原始粒细胞混合急性炎症反应,提示发生AM L,该病是M DS的一个并发症。骨髓检查支持AM L复发的诊断。结论: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可出现角膜假膜,因此建议进行眼部相关组织检查。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浸润的急性炎症反应和纤维素形成引起的角膜假膜@Kurup S.K.$Buil…  相似文献   

10.
116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及髓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的检出率及髓象情况。方法 对 116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及髓象进行分析。结果 幼稚细胞检出率为 93 .10 % ,以急非淋中的M3 型比例最高 ,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病例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的表现 ,且分类部分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易误诊为再障 ,此类病例骨髓检查部分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结论 外周血检出幼稚细胞对诊断急性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检出者应做骨髓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浸润多见,但以纵隔巨大肿块为浸润特征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经过论证,证实其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特殊浸润形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的杀伤活性,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l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P<0.05).结论 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13.
伴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少见特殊类型,具有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相似的病态造血,是由MDS转变而来?或是一种急性白血病的独立亚型?至今尚有争议。为此,对我院收治的原发伴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与由MDS急性转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原始细胞计数,骨髓三系病态造血程度及预后作比较。  相似文献   

14.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又称杂合性白血病,是指急性白血病中髓系和淋巴细胞系同时累及的一组疾病,临床极为罕见。现报道5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2~41岁,平均28岁。所有病人均有头昏、乏力主诉。体温低于38.5℃者2例,38.5℃以上者3例。胸骨明显压痛2例,皮肤粘膜  相似文献   

15.
l16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及髓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的检出率及髓象情况。方法 对116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外周血幼稚细胞检出率及髓象进行分析。结果 幼稚细胞检出率为阳.10%,以急非淋中的M3型比例最高,未检出幼稚细胞的病例外周血常呈全血细胞减少的表现,且分类部分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易误诊为再障,此类病例骨髓检查部分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结论 外周血检出幼稚细胞对诊断急性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检出者应做骨髓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约10.0%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浸润的髓外表现。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在基层医疗机构或无血液科的医院比较容易误诊,但按皮肤病治疗无效、白血病临床症状明显后,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本文报道了1例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髓细胞肉瘤(myeloid sarcoma,MS)又称为绿色瘤或粒细胞肉瘤,是幼稚髓系细胞在髓外增生和浸润所形成的实体性肿瘤,多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髓外浸润表现,孤立性髓系肉瘤(isolated myeloid sarcoma,IMS)是指髓细胞肉瘤中骨髓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侵犯,且没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及白血病等相关病史的患者。IMS临床发病率极为罕见,临床病例报道极少,且诱导治疗缓解后,未及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极易复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临床诊治的1例IMS,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俊  刘丹丹 《海南医学》2013,24(5):761-762
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AUL)是一类免疫分型既不表达髓系标志,也不表达淋系标志,与早期干/祖细胞相似[1-3],在形态学不易分辨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特征,P0X(-),PAS(-),NSE(-),常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形态学特征[4]:胞浆较丰富,浆呈灰蓝色或蓝色,无颗粒,胞核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较细致疏松。本文报道1例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l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在2012年4月始感腰背部疼痛不适,于当地治疗无好转,后有反复发热1个月余,最高温度达39℃,于安徽安庆医院查血异常,骨髓象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