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甲状腺癌手术全麻诱导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丙泊酚麻醉诱导)、B组(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容积比1∶1)及C组(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容积比2∶1),每组50例。观察3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0 min(T3)这4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变化,并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诱导期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T1、T2、T3,B组、C组的SBP、DBP以及HR均高于A组(P <0.05)。与T0比较,A组T1、T2、T3的SBP、DBP和HR均降低(P <0.05)。与T0比较,B组、C组T1的SBP、DBP和HR均降低(P <0.05),与T0比较,T2、T3的SBP降低(P <0.05)。3组BIS不同时刻比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7,(23)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效果。方法将100例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体质量42~88 kg,ASAΙ~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观察两组药物对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两组均用咪达唑仑0.1~0.3 mg/kg,芬太尼0.003 mg/kg,维库溴铵0.08~0.12 mg/kg,P组用丙泊酚2 mg/kg,E组用依托咪酯0.2~0.6 m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MAP(T_0),诱导后1 min MAP(T_1),3 min MAP(T_2)及气管插管后即刻MAP(T_3)。结果 P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E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明显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4年1月开始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液静脉麻醉镇痛30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在全身麻醉维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A组应用依托咪酯乳剂1.0mg/kg/h,瑞芬太尼15ug/kg/h,B组应用丙泊酚3mg/kg/h,瑞芬太尼15ug/kg/h进行注射泵维持给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中知晓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A组手术前后的血压、脉搏有所下降,但不是特别显著(P>0.05),B组手术前后血压、脉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指标与术中知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A组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在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剂最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3~12岁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诱导剂量为2 mg/kg)与B组(氯胺酮诱导剂量为1 mg/kg).麻醉诱导时,A组氯胺酮2 mg/kg静脉注射复合丙泊酚与维库溴铵,B组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复合丙泊酚与维库溴铵,两组麻醉维持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术中根据循环反应和体动情况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明显(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1),两组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 mg/kg剂量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1 mg/kg剂量氯胺酮麻醉术后清醒更迅速,术中循环稳定及术后早期疼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任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32(5):484-484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是小儿较常见手术。要求麻醉起效迅速、术中合理控制麻醉深度、维持循环平稳、术毕苏醒快 ,从而确保围术期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患儿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3~10岁 ,体重 15~ 2 8kg,ASA 级。术前无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 麻醉处理 :术前 30 m 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 2 mg/ kg,阿托品 0 .0 1~ 0 .0 2 m g/ 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常规心电图 (ECG)、血压 (BP)、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 )监测。麻醉诱导 :咪唑安定 0 .0 8m g/ kg,芬太尼 2 μg/ kg,异丙酚 2 .5m g/ kg,维库溴胺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B组患儿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儿各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对比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B组患儿与A组患儿各个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且麻醉前,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麻醉后,A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B组患儿,且术后苏醒时间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需手术治疗患儿时,应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给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异同。方法对佛山市南海第二人民医院40例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依托咪酯组(E组,n=20),P组给予丙泊酚诱导,E组给予依托咪酯诱导,余用药两组相同,观察两组诱导期间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两组在T1、T2时SBP、DBP、HR与T0时比较有明显波动(P<0.05),但P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E组。结论依托咪酯用于患者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患者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异同。方法对本院40例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依托咪酯组(E组,n=20),P组给予丙泊酚诱导,E组给予依托咪酯诱导,余用药两组相同,观察两组诱导期间不同时间段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P组给药后插管时血压心率变化显著(P<0.05),E组给药后插管时血压心率略有改变(P>0.05)。结论依托咪酯用于患者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分析小儿腺样体肥大在鼻内镜下进行吸切术的方法和治疗优势。方法本文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小儿腺样体肥大在鼻内镜下的手术和术后预防。结果本组小儿腺样体在鼻内镜下进行完整切除,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小,并进行术后3060 d的随访,尚未发现并发症和病症复发,相关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小儿腺样在鼻内镜下采用切割吸引器进行切除,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鼻内镜下进行小儿腺样体吸切手术具有出血少、不复发和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瑞芬太尼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蝇,丙泊酚每次1.5—2.0mg/kg;联合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每次0.2~0.3ms/kg。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至检查结束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观察其苏醒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瑞芬太尼组和联合组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不适感明显;对照组和瑞芬太尼组在检查过程中血压及心率变化较大,与检查前相比较分别升高或降低(P〈0.05或P〈0.01);联合组则变化较小,与对照组和瑞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主诉症状局部疼痛者9例(30.0%),联合组3例(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联合瑞苏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A组)与丙泊酚组(B组),每组43例。记录比较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T0时刻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T1、T2、T3时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更加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的患儿 8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羟考酮+舒芬太尼组(O+S 组)各 40 例。 监测麻醉诱导前(T0 )、气管插管时(T1 )、拔除气管导管时(T2 )、拔管后 5 min(T3 )、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T4 )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记录 T3 及T4 患儿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及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 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时呛咳、在 PACU 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S 组患儿 T1 、T2 时及 O+S 组患儿 T1 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 T0 时升高(P<0. 05);O+S 组患儿 T2 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 S 组(P<0. 05)。 O+S 组患儿 T3 、T4 时 FLACC 评分及 T3 时 PAED 评分低于 S 组,诱导时呛咳、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 S 组(P<0. 05)。 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采用羟考酮 0. 2 mg / kg+舒芬太尼 0. 2 μg / kg 联合诱导麻醉,可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减少呛咳及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儿童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愈52例,有效4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OSAH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靶控输注等效剂量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各药物的临床效应,为临床麻醉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Ⅱ级,年龄(2060)岁,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n=30)。麻醉诱导前分别靶控输注两种药物,两组患者药物浓度为靶控输注等效剂量下的血药浓度。P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μg/m L,E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3μg/m L。记录诱导前两组基础值(T0),输注后1 min(T1)、3 min(T2)、7 min(T3)、10 min(T4)时的HR、MAP、CO、SV、SVR。结果与T0比较,P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明显降低(P<0.05),E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HR、MAP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较E组在T3、T4时HR、MAP降低明显(P<0.05);在T3、T4时,P组CO、SV、SVR与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组CO、SV、SVR总体趋势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丙泊酚轻微,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能够起到稳定心血管系统功能和降低麻醉危险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M组)。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E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M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2 min、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2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主动脉开放2 h(T5)、主动脉开放24 h(T6)时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SBP、DBP、HR、CV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以及E组和M组(P<0.05);插管后2 min SBP、DBP、HR均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E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插管后2 min DBP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HR显著低于M组(P<0.05);M组患者诱导后2 min DBP、HR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P<0.05)。3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T1、T2时(P<0.05);E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P组和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诱导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丙泊酚比较。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E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两组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5μg/(kg.min)。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插管前1 min、插管后(1、3、5 min)、切皮、切皮后15 min、手术结束时的SBP、DBP、HR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合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1 min及插管后3 min、5 min,两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3 min、5 min及手术切皮时,P组HR显著下降(P<0.05)。P组麻黄素、阿托品的使用率高于E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E组。E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P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苏醒时间延长,临床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General anesthetics, once thought to exert their effects through non-specific membrane effects, have highly specific ion channel targets that can silence neuronal populations in the nervous system, thereby causing unconsciousness and immo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hibitory GABAA receptors (GABAARs), particularly highly GABA-sensitive extrasynaptic receptor subtypes that give rise to sustained inhibitory currents, are uniquely sensitive to GABAAR-active anesthetics. A prominent population of extrasynaptic GABAARs is made up of α4, β2 or β3, and δ subunits. Considering the demonstrated importance of GABA receptor β3 subunits for in vivo anesthetic effects of etomidate and propofol, we decid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ABA anesthetics on “extrasynaptic” α4β3δ and also binary α4β3 receptors expressed in human embryonic kidney (HEK) cell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work on similar receptor subtypes we show that maximal GABA currents through “extrasynaptic” α4β3δ receptors, receptors defined by sensitivity to EtOH (30 mM) and the β-carboline β-CCE (1 μM), are enhanced by the GABAAR-active anesthetics etomidate, propofol, and the neurosteroid anesthetic THDOC.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receptors formed by α4β3 subunits alone also show high GABA sensitivity and that saturating GABA responses of α4β3 receptors are increased to the same extent by etomidate, propofol, and THDOC as are α4β3δ receptors. Therefore, both α4β3 and α4β3δ receptors show low GABA efficacy, and GABA is also a partial agonist on certain binary αβ receptor subtypes. Increasing GABA efficacy on α4/6β3δ and α4β3 receptors is likely to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etomidate, propofol and the neurosteroid THDOC. 相似文献
20.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和丙泊酚(Propofol)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ern electroeonvulsive therapy,MECT)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精神障碍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n=43)、丙泊酚组(n=39)和对照组(n=30)3组.采用标准的电痉挛治疗(ECT)程序进行治疗,比较3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治疗后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均不少于25s,丙泊酚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0±9)s,依托咪酯组为(35±8)s,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丙泊酚组治疗后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及13.47%,对照组为37.50%,2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及丙泊酚均不会影响MECT治疗效果,但依托咪酯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小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