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交班模式在急诊病房交接班中的效果。方法改进传统交接班模式为分组反交班模式,比较这两种交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床边交接班耗时、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的变化。结果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更加全面、患者满意度提高、交接班耗时缩短、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结论分组反交班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循环滚动护理交班模式在心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创新改革晨会交班模式,每日晨会夜班护士交班后,由1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所负责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交班,并由病区主任与护士长进行现场点评及提问.结果 通过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改革,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融洽了护患关系,医生与护士沟通增强.结论 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交接班模式在产科特需病房晨间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4年5月~10月采用由交班者汇报病情的传统交班模式。2014年11月~2015年4月采用由接班者汇报病情的反交班模式,具体方法:1主动查阅。接班护士提前15 min到岗根据护士长弹性排班,主动查看患者信息一览表,查阅所管床位患者病历与交班卡。2至病房进行晨间护理,与患者沟通,自我介绍,初步评估与收集分管床位患者情况。3分组进行床头交接班,责任组长跟随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根据一级护理"九知道"及床旁护理查体规范,梳理出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并拟定相关护理措施及关注重点。4集中交班。由接班责任护士汇报各自负责床位的患者的病情,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重点。5夜班交班护士、责任护理组长予以补充与指导。6护士长进行讲评。根据交班内容对病区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重点、难点进行点评。以交接班质量考核、护士病情掌握能力、护士专科知识掌握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交接班时间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反交班模式后,从以上五方面进行比较,除交接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专科知识能力的提高、交接班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的交接班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反交班模式在不延长交接班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责任护士"接班",加强对分管床位的病情掌握与护理,同时也促进护理人员对护理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内涵,从而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接班护士提前到岗了解所分管患者的情况,并在交接班时汇报,汇报不完全时,由交班护士负责补充。并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与传统交班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反交班模式后,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反交班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一项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凯  黄莹 《护理与康复》2013,(10):973-974
总结反交班模式在护理晨会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体会。改变传统晨会床边交班模式,由接班护士了解患者情况后交班,交班护士补充。反交班模式实施半年后,交接班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晨会床边交接班中应用反交班模式,可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续丽丽  付桂芳 《护理研究》2009,(8):2150-2151
护士晨会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细致、全面的交接班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晨会集体交班是日夜班工作的衔接,交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我院急诊科自2007年1月开始,改变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按改良模式进行晨会交班,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续丽丽  付桂芳 《护理研究》2009,23(23):2150-2151
护士晨会交接班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细致、全面的交接班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晨会集体交班是日夜班工作的衔接,交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我院急诊科自2007年1月开始,改变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按改良模式进行晨会交班,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晨会责任护士各自交班对发现及控制护理隐患,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方法:以优化护理交班流程为前提,采用责任护士各自交班的方法。结果:通过实施护理晨会责任护士各自交班,2013年2月—2013年8月发现护理隐患31例,护士对护理晨会交班重视程度及对患儿病情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并加强了在护理措施落实的及时性。结论:新的交班模式提高了交班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4h回顾性交接班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24h回顾性交接班的实践,巩固执行了白班责任护士8h在岗包干,晚夜班轮班护士16h全面负责的要求。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病情掌握和护理措施实施情况较实施前明显改善;而不良事件的发生(包括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坠床、皮肤压力伤、非计划性拔管,护士给药错误和医嘱处理错误),由实施前的1.40%降为实施后的0.15%。结论通过改进交接班流程、明确交接班重点、细化交接班内容,反复强化护士应关注的焦点问题及关键环节,有利于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动态变化,同时保证了护理措施实施的连续性。24h回顾性交班的运用,培养并提高了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规范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整个病区的护理质量[1-4]。传统的交班方式是以大夜班护士每日的晨会交班,交班内容千篇一律,不能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不利于护士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5-6]。反式交班就是改变传统的夜班护士统一交班,改为责任护士负责交自己分管的患者的病情、治疗、饮食及存在的问题等,漏项或缺项由大夜班护士补充。  相似文献   

11.
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理晨会交班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晨会交班既是对前一天病人病情的总结,也是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评价,同时,也为下一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1]。护士交班质量一方面反映护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反映护理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我院应用护理程序管理护士晨会交班,使护理晨会交班质量不断提高,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形象,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展会交接班是医生、护士对病区内所有病人前一日病情的交接和当天医疗、护理工作的总结。晨会交接班记录表不是单纯重复记录护士的交班报告,而是由医生和护士对病区内重点病人的病情从医疗、护理两个方面进行交接,科主任与护士长对交接班内容进行点评,提出医疗和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并将晨会交接班记录作为资料,指导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医疗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晨会责任护士滚动式交班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每日晨会集体交接班后再由一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患者的病情、人格特征、心理需求、家庭情况等进行全面交班。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提高。结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后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晨会交接班中增加总责任护士交班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赛珠 《护理学报》2007,14(11):41-41
目的在晨会交接班中增加总责任护士交班,以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的偏差或缺陷,提高病区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每日后夜班护士进行交班后、床头交接班前,由总责任护士对组内病人进行补充交班,主要分析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的重点与难点、护理措施和要求,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指导其他护士有针对性地评估与预防。将交接班形式改进前后的病情观察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病情观察不到位等缺陷由2006年第2季度(120例病人)的11例下降到2007年第2季度(130例病人)的4例(P〈0.05)。住院病人满意度由2006年第2季度的93.5%上升到2007年第2季度的99.2%。结论在晨会交班中增加总责任护士交班能有效提高病区护理服务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促进护士长管理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急诊抢救危重病人交接中应用反交班模式,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8年7月急诊抢救晨交班时留观的98例危重症病人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2018年9月—2018年11月急诊抢救晨交班时留观的96例危重症病人作为试验组,按照反交班模式进行交班。对比评价两种交接班模式下护士病人病情掌握、病人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急诊危重病人病情知晓度、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交班模式可以提高急诊护士抢救病人、危重症病人病情知晓度、病人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效能感,急诊护理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有效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规范护士交班的做法及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督促夜班护士认真巡视病房,全面掌握夜间病人情况,提高夜间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规范全院护士晨会背诵式交班及床头背诵式交班,并集中进行护理讲评。结果护士夜间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了护理安全,增强了护理人员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结论背诵式交班,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互动式"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晨间交接班时,增加互动环节,由接班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交班护士进行解答,双方交换意见和建议,而后进行简短的集体讨论。结果采用"互动式"交接班模式后,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情况的掌握程度、护理安全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专业能力。结论 "互动式"交接班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晨会交接班。  相似文献   

18.
万荣  谢清霞  袁小丽 《当代护士》2017,(11):178-180
目的 探讨“互动式”交接班模式在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晨间交接班时,增加互动环节,由接班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交班护士进行解答,双方交换意见和建议,而后进行简短的集体讨论.结果 采用“互动式”交接班模式后,提高了护士对患者情况的掌握程度、护理安全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专业能力.结论 “互动式”交接班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晨会交接班.  相似文献   

19.
规范护士交接班流程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  付柏林 《当代护士》2009,(8):104-105
总结了规范护士交接班流程的护理经验,包括统一认识、制定标准和要求、强调夜班与白班的交接、规定不同病情患者交班的侧重点、规范晨会交接班流程、定期检查和讲评交班规范执行情况。认为规范交接班流程可以使全院护士明确交班的意义和目的,自觉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培养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武丽俊 《全科护理》2012,10(9):828-829
[目的]通过实行护士"背诵式"交班,督促夜班护士认真巡视病房,全面掌握夜间病人病情变化,提高夜间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要求夜班护士在晨会交班及床边交班时均以口语化的形式背诵交班,脱离交班簿,之后护士长给予点评。[结果]实行护士"背诵式"交班,4年后基础理论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考核分数、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与4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士"背诵式"交班,可督促夜班护士认真巡视病房,全面掌握夜间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满足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