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静  谭道玉 《现代护理》2007,13(33):3220-3221
临终关怀在我国属新领域,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临终关怀学》课程,培养学生临终关怀技能是完善高级护理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护理本科学生临终关怀知识的欠缺、国内外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对护理学本科开设临终关怀学课程的必要性及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在我国属新领域,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临终关怀学》课程,培养学生临终关怀技能是完善高级护理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护理本科学生临终关怀知识的欠缺、国内外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对护理学本科开设临终关怀学课程的必要性及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晓莉 《护理研究》2012,26(14):1281-1282
[目的]了解即将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为学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即将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关于死亡及临终关怀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84.6%学生对临终关怀的概念了解一些,另外12.8%学生不了解,还有2.6%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临终关怀。[结论]学校应加强临终关怀的系统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改变观念,适应临终关怀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终关怀教育对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方法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老年护理专业45名本科生进行4个月临终关怀教育,通过死亡态度量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来评估临终关怀教育的有效性。结果临终关怀教育后护理专业学生以养老机构为工作志向及志愿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人数较实施前上升(P<0.01);在死亡态度量表中,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3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的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能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工作志向转变为养老机构;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克服对死亡的负性情绪,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临终关怀的不断发展,许多晚期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中的开展和应用规范了文本记录、明确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生命末期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综述了临终患者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0518 8 8 临终护理的进展 (综述 ) /陈长金 //医学文选.- 2 0 0 4 ,2 3( 5) .- 6 84~ 6 86文内报告了临终护理在各国开展起始时间及临终护理对护士的要求 ,重点报告了我国开展临终护理的现状。 1.临终关怀模式 :我国临终关怀有三种模式 ,即家庭临终关怀、独立的临终关怀单位及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部门。 2 .临终护理的教育与研究 :临终关怀在我国护理学科中属新开拓领域 ,尚未纳入系统的教育体系 ,中专护理教材中无临终护理内容。 3.临终护理的困扰 :在我国 ,受传统的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 ,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态度 ;不少人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有效开展临终关怀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对湖南省3所三甲医院的578名护生进行有关临终关怀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98.63±7.35)分,宗教信仰、过往接受临终关怀教育的情况、是否有患重大疾病的家人是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临终关怀教育,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ARCS模型视角构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跨文化护理临终关怀微课程内容框架。方法2018年11月成立课题小组,采用Delphi法,对16名跨文化护理、临终关怀、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领域的专家进行3轮函询,根据专家打分计算指标权重,形成ARCS模型视角下跨文化护理临终关怀微课程教学内容框架。结果问卷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81,确定的一、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大于4.00,变异系数为0~0.12,均小于0.25,符合要求。最终形成包含专业理念类、专业知识类和专业能力类3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分类跨文化护理临终关怀微课程内容框架。结论基于ARCS模型视角下跨文化护理临终关怀微课程内容框架构建过程科学,设置合理,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护士培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终关怀学     
《中国临床护理》2008,(3):184-184
临终关怀中护理人员面临的伦理冲突及对策;国内外姑息照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临终关怀与临终病人生存质量的测量;临终关怀与临终病人生存质量的测量;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高龄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内容和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应加强对临终关怀的研究,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使其发展能够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是21世纪世界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国外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与发展现状,基于国内开展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目前国内该领域存在问题为切入口,提出将临终关怀专科护士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完善专科护士的认证体系、鼓励临床护理实践者自身发展等改善国内临终关怀专科护士培养对策,以此促进临终关怀专科护士的培养,优化临终关怀护理人才结构,推动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为护理专业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9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护理系本科及专科护生519名,采用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认为自己了解临终关怀学和认为自己有必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5个主题,共13个条目。结果所调查护生总体具有较积极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照护态度,但在心理、知识和技能方面尚不能满足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不同性别、学历和家庭背景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学习过临终关怀课程及参加临床护理实习对护生了解临终关怀学有显著性影响(P<0.01),但对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目前关于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有待改进,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护生心理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根据护生不同性别、学历和家庭背景实施不同的死亡与临床关怀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和死亡抑郁现状, 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20年6—9月对广东医科大学38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和中文修订版死亡抑郁量表进行调查, 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0名护理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4.92 ± 7.92)分, 各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针对家属支持必要性的态度(4.02 ± 0.38)分, 各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与临终患者交流的态度(2.95 ± 0.42)分。死亡抑郁总得分为(54.58 ± 12.52)分, 各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其他死亡(3.48 ± 0.80)分, 各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存在真空(1.78 ± 0.6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抑郁总分呈负相关(r=-0.34, 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临终关怀态度处于较高水平;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抑郁呈密切负相关。建议通过临终关怀培训、开展生命教育等方式来降低护理本科生的死亡抑郁水平, 从而提高临终关怀态度的积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临终关怀认识的调查,了解中国目前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相关教育,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112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护理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且主要通过杂志书籍和大众传播媒体等自学方式了解,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结论护理人员普遍缺乏临终关怀知识,且缺乏学习平台。临终关怀事业发展道路受到诸多阻碍,但经济落后、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使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医院内从事肿瘤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的意愿现状。方法:采用医护人员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意愿调查表,对山东省31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982名医护人员中,32.4%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其中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原因:58.8%认为"能够体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价值",53.8%认为"可以帮助临终患者平静面对死亡";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原因:59.3%认为"心情会比较消极",40.5%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够"。3%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很高,51.7%认为缺乏临终关怀技能是"心理治疗",48.8%认为缺乏"死亡教育能力";5.8%的医护人员认为所在医院基本有条件开展临终关怀,27.2%表示医院已经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结论:对于选择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护人员,提高其工资待遇是做好临终关怀工作的关键;综合医院应积极创造条件,普及开展临终关怀工作;应对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医护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普及教育,加强临终关怀技能培训,特别是心理知识及死亡教育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本院在职护士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和需求的调查,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性教育,完善临床护士临终关怀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性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本院1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结构的护理人员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多数护士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缺乏,不同学历和护龄的护士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护士认为医院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结论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有自觉的要求,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树立综合性医院在临终关怀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为护理专业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9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护理系本科及专科护生519名,采用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认为自己了解临终关怀学和认为自己有必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5个主题,共13个条目。结果所调查护生总体具有较积极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照护态度,但在心理、知识和技能方面尚不能满足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不同性别、学历和家庭背景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学习过临终关怀课程及参加临床护理实习对护生了解临终关怀学有显著性影响(P0.01),但对护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目前关于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有待改进,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护生心理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根据护生不同性别、学历和家庭背景实施不同的死亡与临床关怀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和知识问卷对辽宁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本科生858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在专业及其他因素对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及知识的影响。结果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临终关怀态度具体维度方面显示出了差异,护理专业学生在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等维度显著优于其他专业(P0.05)。影响临终关怀知识的回归分析显示,本人是否患过重病和家庭成员是否患过重病联合解释变异量的55.9%;影响临终关怀态度的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临终关怀知识总分联合解释变异量的4.8%。结论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某些临终关怀态度方面显示出差异,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影像、麻醉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网络等途径扩大对医学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护理专业本科生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反思日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参与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的收获与内心体验。方法以13名参与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并书写反思日记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其反思日记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第一次接触时的害怕、不知所措,不断介入过程中的挫折、帮助的无力感,深入交往后的给予和收获、感动与成长、情感陷入,以及反思(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态度、专业人员的反思)。结论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的成长,可以作为临终关怀教育的一种形式,应给予临终关怀志愿者不断的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护理专业实习生的死亡观和临终关怀态度,以指导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为实习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死亡教育及设置临终护理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14名护理专业学生,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的7歩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对死亡持消极态度,调节方式各异;面对临终患者有着复杂的心理感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不足;缺乏临终护理的职业认同感。结论护理教育和管理者应加强对实习生的死亡教育,开设临终护理专业课程,帮助实习生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高其临终护理能力和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临终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