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和减轻妇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患者100例,ASAI~II级,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焦虑评分。结果:干预组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口腔种植术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将1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程度、SDS与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的严重程度,减少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护理更加系统、全面,能减少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焦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应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至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5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包括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患者进行手术认知干预、采用放松疗法进行辅助干预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而为手术的进行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胡丽  张雅丽  王娜  余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6,(24):2212-2215
目的探讨舒心养气功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2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舒心养气功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绞痛症状评分量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焦虑症状、心绞痛症状和满意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症状评分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养气功能有效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与常规护理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不论是SAS、SDS评分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对CHF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8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不论是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大大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并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科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128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奥氮平和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焦虑、抑郁患者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0例焦虑、抑郁的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化疗前均给予奥氮平和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呕吐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问卷、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对于预防焦虑、抑郁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语言安抚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行白内障手术的67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干预;将2019年1月1日~7月31日行白内障手术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语言安抚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率、血压,焦虑、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量表(APAIS)、汉顿抑郁量表(HDR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焦虑评分、信息需求评分及H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提升,消极应对评分下降(均P0.05),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安抚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稳定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改善其术前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更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菊 《当代护士》2018,(5):68-71
目的探讨协同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效能进行评分;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协同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SPB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减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干预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显著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性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调查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2组干预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2组干预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ACI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辛琳 《当代护士》2016,(1):93-95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应用于乳腺肿块活检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手术室等待活检结果的乳腺肿块局麻手术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干预。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测量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乳腺肿块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报告期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能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创伤性骨折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8个项目的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出院时ADL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伴抑郁焦虑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临床指标,有助于创伤性骨折伴抑郁焦虑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患者离婚率低于对照组(P<0.05)。加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术后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妇科手术患者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如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在恶心呕吐、焦虑方面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7.5%,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妇科手术前、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后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恶心呕吐,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最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中收治的90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效果较好,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