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肠道与胃酸有关的一种自身消化性的黏膜溃疡性病变 ,凡与胃酸接触的胃肠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但以胃和十二指肠为多见 ,约占消化性溃疡的 98% ,其次为食管、胃肠术后吻合口及空肠等部位。由于胃肠道黏膜表面的特殊物质 (黏液屏障和黏膜屏障 )的存在 ,正常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 (攻击性因子 )不会损伤胃肠道黏膜 ,也不会导致溃疡的形成 ,只有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后 ,酸与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接触 ,才导致溃疡的形成。从而提出了攻击性因子与防御性因子失平衡学说 ,所谓攻击性因子即胃酸和胃蛋白酶 ,防御性因子除黏液屏障和黏…  相似文献   

3.
溃疡病的发病基础虽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为主的攻击因素和胃粘膜的自身防御能力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但它是多因素疾病。近十年来,许多医疗、医学科研单位对其病因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如下。 1 消化性溃疡与多巴胺的关系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也是近年来发现的属于儿茶酚胺类的第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约11%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1],据西方有关记载,19世纪时比较少见,进入20世纪后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PU的患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DU好发于青壮年,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十年。PU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远比夏季常见。虽然P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但PU为一多病因疾病已被世界公认。  相似文献   

5.
1 消化性溃疡的回顾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1届世界胃肠病学会议以来.人们对溃疡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承认和接受了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一观点.胃的壁细胞的分泌机能及胃黏膜的防御机能之间保持着平衡状态,若一旦失去平衡,便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分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并提出对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在2003年5月到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划分为复治和初治两个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胃镜取样做快速分解尿素实验,检测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 初治组的30例患者,在治疗前Hp呈阳性者4例,占该组总数13.3%,治疗后5例占16.7%.在复治组的30例病患中,复治前,Hp阳性者有27例,复治后仅7例,治疗前后Hp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是90%与23.3%.两个小组在治疗之前进行Hp阳性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为t=31.43,P<0.05.初治组的有效率为91.245,复治组为89.12%.组间有效率比较值t=0.87.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按照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始溃疡和非原始溃疡,两者的治疗不一样,针对原始溃疡治疗应以抑酸为主,而非原始溃疡的治疗则要以杀菌为主.  相似文献   

7.
杜昆 《首都医药》2000,7(5):50-50
消化性溃疡可以细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早先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肠部位的粘膜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攻击所致.但自1983年两位澳大利亚人成功地从溃疡病患者的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后,幽门螺旋杆菌(HP)再也无法遁形于胃酸之后了.国际国内不约而同地把幽门螺旋杆菌确认为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8.
一、胃液的分泌和调节胃粘膜的管状腺体,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胃腺(分布在胃体和胃底)、贲门腺和幽门腺。胃腺分泌细胞含有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为粘液细胞,儿无其他两类细胞。胃液的主要成分为胃蛋白酶原、盐酸及粘蛋白,分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护理、饮食护理、腹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45例患者治愈44例,复发1例,治愈率97.8%。结论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病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亦称溃疡病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为胃酸一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自我消化作用形成的溃疡,因胃蛋白酶需在强酸性环境中才具有活性。溃疡也可发生于胃酸正常甚至偏低者,因此,有人提出了“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平衡失调”学说。  相似文献   

11.
不少消化性溃疡患者在门诊治疗,但疗效常常不满意,对此笔者有如下体会:1 疗效不好的原因分析 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有的病员因野营训练在外或执行特殊任务(如抢险救灾等),不能常规进行治疗;有的因服药时间不当,有的则误认为部队医院的药差;有的则服药3~5d后临床症状消失,就认为病已治愈不再服药;有的则认为胃病是小病,对医生交代不重视,尤其是战士,常不按医嘱要求正规服药,亦不重视休息和饮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其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部位如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95%~99%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分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10年间(1993~2002年)经胃镜检查的消化性溃疡(Pu)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诣在探讨本矿区消化性溃疡病的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选择1994年4月~1995年3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均经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病人5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21~70岁。治疗组中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0例,复合溃疡2例;对照组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复合溃疡4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消化性溃疡(PU)平衡学说研究的深入,采用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攻击因子及增强粘膜下血流、粘液分泌等防御因子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自从1983年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HP与PU关系密切,PU患者HP阳性率很高,胃溃疡(GU)约为70~8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则高达80~100%,所以抗菌疗法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防止复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病与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机理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近几年,运用中医药或将中西药进行很好的结合,对治疗及根除消化性溃疡病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临床运用中和胃酸法来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来修复溃疡面,其作用时间短且易于复发,中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及复发率高。其护理主要强调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护理;溃疡并出血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目标主要是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虽很多,但都只是对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理中促发因素和防御因素2个方面,均非病因治疗。本文介绍了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该2药为抗分泌药的继续发展,后者有致类癌的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化学合成的PGE_1,PGE_2类似物,既有加强胃肠粘膜的防御作用,又有抗分泌作用,是一类抗消化性溃疡病较为满意的新药。最近发现消化性溃疡病(可能部分病例)发病与弯曲样杆菌(CLO)感染有关,应用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与该菌感染有关的消化性溃疡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确是一个新发现。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因此,临床上如何成功地根除HP和防止HP传播是治愈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关键.我科自2003年7月-2005年11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在内科治疗中强调彻底根除HP,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为指导思想的新的临床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钊红 《黑龙江医药》2004,17(2):147-147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分别称之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基本原因,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可被制酸剂及进食缓解;部分病人无典型的上腹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