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足跟是人体最主要的负重部位,其皮下组织较少,损伤后极易导致跟骨外露,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处理效果不太理想.自1983年以来,我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修复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方法:足内侧皮瓣顺行转移。结果:修复成功,功能满意。结论:足底内侧顺行转移皮瓣是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足底组织缺损采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方法]对9例足跟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侧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皮瓣无磨损及溃烂,色泽、质地、厚薄与足跟部组织相似,神经感觉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瓣处于足部非负重区,组织与足跟相似,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功能及外观影响很小,不须二次手术,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1993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足跟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2例,应用腓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疗效 ;方法 :1 986~ 1 997年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8例 ,其中外伤 5例 ,跟骨骨髓炎 2例 ,冻伤 1例。切取皮瓣面积 3 0cm× 3 0cm~ 5 0cm× 7 0cm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治愈率 1 0 0 % ;结论 :足底非负重区组织修复足底负重区皮肤缺损不仅功能良好而且外形美观。除具有“同源性”外 ,更具有耐磨 ,耐压 ,承重 ,不滚动的特点 ,较其它转移组织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6.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1例中,慢性溃疡5例,跟骨骨髓炎2例,外伤后跟腱外露皮肤缺损4例。皮瓣面积4cm×3cm~8.0cm×9.5cm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是足跟部软组织修复方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足跟部由损伤、感染或肿瘤切除等造成的软组织缺损较为常见。由于足跟系负重部位 ,又位于肢体远端 ,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或任意皮瓣转移修复常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因此 ,我们运用血运良好 ,有感觉神经支配 ,皮肤质量也最接近的跖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自 1991年至今我科对 14例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因其部位特殊 ,护理难度大 ,要求高。为此 ,作者将其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4例 ,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18~ 64a。其中外伤后新鲜创面 2例 ,外伤后溃疡 3例 ,深度烧伤后组织坏死 1例 ,外伤后骨髓炎…  相似文献   

8.
9.
张朝阳  赵德伟 《铁道医学》1996,24(4):209-210
1985年11月至1995年3月,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底部软组织严重缺损20例,皮瓣完全成活,经过8个月-10年随访,效果满意。皮瓣面积最大24cm×8cm,最小10cm、×7cm。该皮瓣有血运丰富可靠,易切取,外形功能良好,较耐磨,不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足跟部创伤,特别是脱套伤所致软组织坏死缺损,感染后骨外露,骨髓炎比较常见。往往导致残废,影响工作和生活。至今仍是骨科治疗中的一道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疗程长、效果差。显微外科的发展,为这类病人的治疗开创了新的局面,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操作复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修复足部皮肤损伤22例,其中14例应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8例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切口均得到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效果良好。结论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应根据创伤程度和血管蒂长度选择不同的皮瓣。应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手术简便、安全,成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是骨科一大难题。传统的交腿皮瓣由于病人痛苦很大。已逐渐淘汰,此后应用各种带血管蒂皮瓣如腓动脉,胫前动脉、足底动脉皮瓣等,但均需牺牲一条主要动脉,且要吻合血管,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了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之带蒂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胫前等处皮肤缺损。自2002年7月始我们应用该皮瓣治疗8例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认为该皮瓣旋转角度大、蒂长、易成活,是修复后足、踝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球拍状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改良设计成球拍状皮瓣,用以修复足跟区皮肤损伤。方法:对14例足跟区皮肤缺损患者行患足小腿部带神经血管蒂的球拍状皮瓣修复。结果:14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经8~20个月随访,移植皮瓣生长良好,行走正常,没有发生破损。结论:带神经血管的球拍状皮瓣容易操作,适用于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4.
裴旭辉  孙敏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04-2605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对应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例全部成活,1例大部成活。皮瓣外形理想、有感觉、抗磨耐压、无压迫性溃疡发生,全部恢复负重行走功能。结论: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后期外形好、抗压耐磨性能好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治疗效果,并对此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在皮瓣的紧邻近蒂端的中轴线上,设计一个矩型的辅助皮瓣,使其宽2cm,长度等于旋转点到缺损区最上方的距离,用于在皮瓣转移后覆盖蒂部。对于较深的缺损,皮瓣深面带有部分腓肠肌。结果 手术15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用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时,设计辅助皮瓣可防止蒂部受压,从而确保皮瓣血运。对于较深的缺损,皮瓣深面可以带有部分腓肠肌,来填充深部缺损,增强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赖玉娟  刘文珍 《广西医学》2003,25(7):1300-1300
因电烧伤、烧伤感染、外伤、疤痕和肿瘤切除术后、糖尿病足跟溃疡等原因致小腿、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缺损范围大 ,且常伴有胫骨、跟骨外露 ,修复困难。本科自 1 991至 2 0 0 1年 3月应用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31例 ,均获成功。现将对该组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1例 ,其中男 1 8例 ,女 1 3例 ,年龄 8~ 5 1岁 ,平均 2 1岁。电烧伤致小腿软组织缺损 9例 ,小腿深度烧伤创面感染致软组织缺损 5例 ,因外伤、疤痕和肿瘤切除术后、糖尿病足跟溃疡等原因致足跟部皮肤软组织损伤 1 7例。2 护理措施2 .1…  相似文献   

17.
18.
下肢远端内外踝皮肤软组织比较薄弱,血运差,发生在此部位的慢性溃疡,以及由创伤造成的足跟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常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问题。我们于1999年开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骨外露,内外踝溃疡,  相似文献   

19.
20.
岛状皮瓣的厚度适中、血供稳定、切取面积较大、且旋转角度大,能够携带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将其应用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疗效显著。笔者剖析了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选用皮瓣时应该坚守的原则,综述了知名血管为蒂的皮瓣,非知名血管为蒂的皮瓣的解剖学原理及优点、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