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偶联剂在聚氨酯(PU)片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以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方法】先用TDI活化PU表面,生成PU-NCO衍生物,然后PHEMA中的-OH再和PU-NCO上的-NCO起反应生成PU-PHEMA。用拉力机测定材料的抗张强度,并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与PU相比,在PU表面接枝PHEMA后,材料的抗张强度基本不变,粘附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变形也小。【结论】PU-PHEMA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2、4-甲苯二异氰酯酯(TDI)作偶联剂在聚氨酯(PU)片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酯羟乙酯(PHEMA),以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方法 先用TDI活化PU表面,生成PU-NCO衍生物,然后PHEMA中的-OH再和PU-NCO上的-NCO起反应生成PU-PHEMA。用拉力机测定材料的抗张强度,并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 与PU相比,在PU表面接枝PHEMA后,材料的抗张强度基本不变,粘附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变形也小。结论 PU-PHEMA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3.
氧化铝生物陶瓷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选用 Wistar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表面后 ,分别观察 1、7、1 4、2 1、2 8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增殖情况 ,采用 SEM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变化 ,并且对 2 8d内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细胞增殖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 ,粘附牢固 ,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及增殖率 ,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加。结论 :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在人体移植中的成功与否。目前用来改善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手段来减少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在材料表面接枝抗凝血的药物,以及在材料表面进行内皮细胞移植等。这些方法目前还存在种种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长期性、简便性、经济性的多重需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本研究组从仿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模拟真实血管内表面多尺度微纳复合结构,制备人工的多尺度微纳复合结构表面,以减少血小板黏附,改善血液相容性的一些工作。最后,我们展望了分子层次设计与微纳米复合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在制备新型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裹聚氨酯的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磁性微粒栓塞材料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进行一系列血液相容性实验,包括溶血实验、出血和凝血时间测定、凝血功能实验等。结果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微粒材料对出血和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不引起溶血和凝血功能的改变。结论聚氨酯-BaFe12O19复合型微粒栓塞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一种胶原为基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研究其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采用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方法对胶原材料进行交联。结果:动态凝血试验显示,通过不同方法交联后的胶原材料,D(λ)值随着与血液接触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通过碳化二亚胺交联得到的胶原在与血液接触相同时间后测得的D(λ)值最高;溶血率的数据表明,交联后的胶原材料溶血率均小于5%;血小板粘附与变形电镜照片显示,血液在3种材料表面均未引起血小板的变形,且粘附数量较少。结论:3种交联法制备的胶原材料都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状况良好,表面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材料领域一个非常重要又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聚氨酯具有相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一直被作为重要的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材料用于制作血管移植物、介入导管、心室辅助循环系统及人工心脏等.但是,目前已有的商品化医用聚氨酯材料仍在血液相容性、生物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不能满足与血液接触应用的高要求.本文将纳米级碳材料作为分散相与聚氨酯材料复合,将此复合材料试用于心室辅助循环系统的血泵表面的涂覆处理,并对该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抗溶血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导管的制备及医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求一种利用导管的制备方法,研究壳聚糖材料与血液的相容性。方法 首先,利用乙酸溶液制备浓度为3%壳聚糖乙酸水溶胶,包被后用NoOH脱下壳聚糖导管,使用壳聚糖导管建立门体静脉分流通道,在未使大鼠肝素化的条件下观测大鼠肠管血液回流状况。结果 壳聚糖导管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吸收水份的壳聚糖导管变软,8例大鼠肠管静脉血液顺利通过作为门体静脉分流通道的壳聚糖导管,术中未出现肠道充血,结论 壳聚糖导管制备容易,与血液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材料领域一个非常重要又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聚氨酯具有相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一直被作为重要的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材料用于制作血管移植物、介入导管、心室辅助循环系统及人工心脏等。但是,目前已有的商品化医用聚氨酯材料仍在血液相容性、生物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不能满足与血液接触应用的高要求。本文将纳米级碳材料作为分散相与聚氨酯材料复合,就此复合材料试用于心室辅助循环系统的血泵表面的涂覆处理,并对该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抗溶血性能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一种以胶原为基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研究其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采用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方法对胶原材料进行交联。结果动态凝血试验显示,通过不同方法交联后的胶原材料,D(λ)值随着与血液接触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通过碳化二亚胺交联得到的胶原在与血液接触相同时间后测得的D(λ)值最高;溶血率的数据表明,交联后的胶原材料溶血率均小于5%;血小板粘附与变形电镜照片显示,血液在3种材料表面均未引起血小板的变形,且粘附数量较少。结论3种交联法制备的胶原材料都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状况良好,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人工心血管材料的广泛应用使生物材料的血液和组织相容性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对生物材料表面加以理化处理和修饰是改善其相容性的常用方法。对生物材料表面进行内皮化处理从而使植入的心血管材料拟血管化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好地改善了生物材料的血液和组织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反应和材料表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用离分子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是人工器官的一个基本要求。型号为Pellethane 2363-80A的聚氨酯是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的材料。作者在聚氯酯的表面以共价健方式与肝素直接接枝共聚。并且对聚氨酯肝素的接枝共聚物和聚氨酯两种材料的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以及体外凝血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前者材料的抗凝血性能优于后者;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表明,我们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合成方法,在聚氨酯表面与肝素以共价健方式接枝共聚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中肝素涂层管道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好的血液相容表面莫过于血管内皮细胞。有研究表明,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存在着肝素样分子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可防止局部血栓形成。如能把肝素结合在人工材料的表面,有可能使人工材料部分模拟人体血管内皮功能,避免血栓的形成,增加人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1963年Gott等首次采  相似文献   

14.
马赛  JIA Jun  贾骏  段嫄嫄  张少锋  王忠义 《医学争鸣》2006,27(20):1833-1836
目的: 评价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生物安全性,为口腔种植体表面改性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通过溶血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MTT法)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初步评价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生物安全性. 结果: 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材料无溶血现象,不影响凝血功能;短期全身毒性实验的受试小鼠心、肾、肝的组织切片均未见病理变化;口腔黏膜刺激实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MTT试验显示L929细胞在涂层浸提液中生长良好,细胞毒性为0级. 结论: 纯钛表面聚吡咯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脱细胞基质与颌下腺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颌下腺细胞与脱细胞生物衍生支架材料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方法:用传代培养第2代的颌下腺细胞与颌下腺脱细胞基质在体外复合培养,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颌下腺细胞多数附着在支架材料的孔隙内或其边缘,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部分细胞之间分泌基质相互连接,细胞表面凸凹不平、突起丰富、数目不等、长短不一,表面结构似"银耳"状.结论:颌下腺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颌下腺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静电纺丝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乳酸(PL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电纺丝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接触角测试(CA)和力学性能分析进行材料学表征。在不同的电纺丝膜上种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并分别在2、4、6 d取样进行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MS)观察,以检测VSMCs在材料上铺展的形貌和分布情况。经MTT测试,以了解材料对VSMCs增殖的影响,用血小板黏附实验测试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混入PVP的PLLA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亲水性显著提高,且随着PVP含量的增多PLLA电纺丝膜的亲水性增高,但对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混有PVP的PLLA电纺丝膜利于VSMCs的黏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结论:成功地将PVP和PLLA进行了静电纺丝,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其在血管组织工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云龙  李奇  林荔军  林昭伟  帅明 《重庆医学》2013,42(18):2060-2063,2066
目的制备BMP-2及VEGF双基因骨髓干细胞复合磷酸钙支架,探讨所制备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磷酸钙粉为原料制备多孔磷酸钙支架材料(CPC),对所得支架材料采用双基因转染的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共制备成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万能测试机对材料的表征及物理性能进行评价;复合共培养2周后计算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率,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内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MSCs在支架材料上的增殖、分化及矿化情况。结果制备的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一定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在支架表面附着良好,细胞增殖测定、细胞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显示该材料对MSCs生长和功能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较好力学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可以在其上进行良好的黏附、生长、增殖、分化以及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蚕丝表面进行磷酸钙涂层,从而增加其成骨效果。方法:将脱胶后的蚕丝放入磷酸钙溶液中,用水热法对蚕丝表面进行矿化,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对表面改良的蚕丝进行理化性能检测。结果:磷酸钙表面改良处理后磷酸钙均匀涂布于蚕丝表面,矿化蚕丝初始形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表面存在磷酸灰石成分。结论: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生物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经磷酸钙涂层的蚕丝,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柴枫  梁星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2):257-259,263
目的 评价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该材料分别对仓鼠、NIH纯系小鼠和豚鼠进行急性毒性、细胞毒性、致敏性、口腔粘膜刺激性、溶血及微核等项动物试验。结果 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的溶血率为2.21%,低于5%,说明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而且,该材料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也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对口腔粘膜无刺激性,无致敏性,微核试验未见潜在致突变性。结论 钛合金粉浆涂塑冠桥材料用于临床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的改性聚乳酸材料进行Schwann细胞(SC)生物相容性观察。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度法,观察不同材料浸提液对SC增殖影响,进行毒性评级;采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细胞形态以及黏附情况。结果:除2#材料(PLA-g-HEMH)的高浓度浸提液毒级为2级外,其余毒级均为0~1级,细胞生长良好,其黏附性较未改性聚乳酸高,但所有材料SC的黏附性仍低于培养板(P<0.01)。结论:改性后的材料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其表面亲水性增加,但2#材料可能在改性过程中表面酸度增加,在处理上有必要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