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坚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493-49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及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主要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筛选和诊断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红  林红军 《江苏医药》2004,30(1):73-73
颈动脉斑块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特征表现,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60例临床疑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8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作为对照组。应用西门子X3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形态大小.观察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测量血管阻力指数。结果观察组斑块发生率为63.75%(5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5%(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总动脉内径及血管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好发于分叉处,在各型斑块中软斑和混合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之一。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对已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提供各项重要价值的指标,而且可检出无症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使临床早期采取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卢萍  穆庆霞 《江苏医药》1999,25(1):24-25
为了解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关系,对48例年龄在60~86岁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60%。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临床诊断的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均无显著性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病变程度也趋于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比较。方法 2008年至2010年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按是否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症为标准分为两组:A组95例,男48例、女47例,年龄(57.34±10.32)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B组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56.83±10.71)岁,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均检测BMI、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A组BMI、TC、HbA1c、LDL-C、SBP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HDL-C、TG、DBP的比较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斑块声学密度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霞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0,28(6):323-324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声学密度定量。方法应用声学密度测量(AD)技术,对3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回声强度进行测定,并与自身血液、管壁外膜的声学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和ICVD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AD值(AⅡ)分别为71.12±63.54、32.74±30.5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校正的AD值即斑块与管腔内血液和管壁外膜AD值的比,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疾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声学密度值低,AD技术可为其做出诊断,并为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英华 《医药世界》2006,(10):49-50
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侧向关系以及血流参数改变的特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采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196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检测,记录管径、斑块形态、数量及血流参数。同时观察非脑梗塞组102例颈动脉情况,做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病人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35.3%),P<0.05,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密切的侧向关系。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以扁平斑和硬斑多见,软斑和溃疡斑是脑梗塞栓子的主要来源。脑梗塞病人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以EDV减慢及RI增高为特点,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声诊断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诊断检测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超声诊断结果也是作为监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对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研究进展作一详细综述,以望为后期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洪伟 《北方药学》2014,(5):111-111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特点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超声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总动脉主干斑块发生率为20%,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发生率为26%,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率为54%。溃疡斑块声像图主要包括溃疡斑、硬斑、软斑和扁平斑,共34例脑梗死患者,占34%,溃疡斑和软斑易被血流冲击脱落形成栓子,溃疡斑和软斑患者患脑梗死的几率较高。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行超声诊断能够使病变及早获得发现,便于临床医生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牛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14-12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60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5例(75.0%),对照组4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P<0.01).脑梗死组45例中共检出斑块72个,对照组11例中共检出斑块18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88、10.13,均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0.73、10.70,均P<0.01).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最密切.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彩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及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70例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142例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斑块以低回声软斑为主,其不稳定斑块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脑梗死组的复发构成比较高血压非糖尿病组为高,P〈0.01。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更大危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有效方法,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常规定期监测,发现不稳定斑块(软斑和混合斑)积极治疗,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探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8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128例高血压患者、53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5组(糖尿病患者为4组,除去第1组),第1组40~49岁,第2组50~59岁,第3组60~69岁,第4组70~79岁,第5组80岁以上,进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情况。结果 40~49岁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16.7;50~5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47.1,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50.0;60~6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73.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81.8;70~7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87.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94.7;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96.8,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100。结论将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作为社区40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无靶器官损害的筛选指标,对于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斑块形态,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显著升高(77.1%vs 24.3%),并且斑块类型多为不稳定的软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IMT明显增大(1.3±0.3)vs(0.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确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结果治疗后2、4、12周时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面积和斑块总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调脂治疗可改善粥样硬化斑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光敏  张雅静  赵伟  张琳  李文静  张宏 《天津医药》2012,40(12):1193-1196
目的:探讨正常值范围内甲状腺激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所见狭窄程度将248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无狭窄)92例,轻度狭窄组(狭窄<30%)32例,中度狭窄组(30%≤狭窄<70%)93例,重度狭窄组(≥70%组)31例。分析T2DM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重度狭窄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轻、中度狭窄组与对照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组FT3、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颈动脉狭窄与FT3、HDL-C呈负相关;FT3、HDL-C升高是颈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年龄、TG升高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正常值范围内偏高的FT3可能对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出和定量评价颈动脉疾病,成为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耐和格列苯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 a-m ed ia th ickness,C IMT)和血管炎性标志物(C-reactive prote in,CRP)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瑞格列奈治疗,33例使用格列苯脲治疗,观察治疗9个月前后C IMT的变化和血CRP的变化。结果治疗9个月后,瑞格列奈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为(8.11±1.56)mmol/l,格列苯脲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1.78)mmol/l(P<0.01)。两组的GHb都有相似程度的下降。瑞格列奈组(52%)格列苯脲组(18%)C IMT下降≥0.020mm(P<0.01)。瑞格列奈组CRP下降较格列苯脲组明显(P<0.05)。C IMT下降与餐后血糖峰值下降相关,与空腹血糖改变不相关。结论控制餐后血糖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消退。  相似文献   

19.
唐爱  李传凤  杨贵志 《哈尔滨医药》2012,32(1):15+17-15,17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2DM(观察组)和同期10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内膜厚度(IMT)、血管内径(A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IMT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I、S、D及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I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 2DM患者颈动脉血管重塑检出率明显升高,高频超声可以简便准确地观察到这种病变,对2DM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NIT)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进行颈动脉的超声检查,测量统计颈动脉内径、IMT、斑块的发生率、斑块面积、Grouse积分及血流频谱数值。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1、2、3支病变组(冠心病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对照组28%,1、2、3支病变组分别60%、76%、78%,面积和Crouse积分1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2、3支病变组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动脉内径、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问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呈显著性相关,可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体表窗1:2.对冠心痛的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的筛选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