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l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和生化异常。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本病病情缠绵,久治难愈。我们自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型肠胃易激综合征(D—IBS)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不一.我科于2010年9月-2011年4月联用美常安及得舒特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肠病,临床大多患者伴抑郁或焦虑症状~([1])。该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未分型四型~([2])。我国IBS发病率约为15.9%,其中以腹泻型为主~([1])。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变化在该病中的地位日益引起重视,许多研究~([3-5])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相比,腹泻型IBS(IBS-D)患者粪便中非优势菌的数量增多,而乳酸杆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改变和生化异常.一般认为IB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治疗方法不一,常用的有心理疗法、饮食疗法、解痉药等,但对腹泻型IBS的疗效欠佳.肠易激综合症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腹胀等范畴,临床上以腹泻型常见.我科从2000年~2008年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爱霞  张磊  韩立燕  李静君  王梅青 《河北中医》2010,32(10):1496-1497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IBS常持续存在或间断发作。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IBS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以腹泻型多见,且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治疗棘手。我们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腹泻、腹痛、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焦虑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  相似文献   

7.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根据罗马Ⅲ标准可以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定型四型,临床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相似文献   

8.
吴允耀从心与小肠藏象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健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58-5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一组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排便感觉异常,腹痛或腹部不适等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国内研究显示,IBS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30—50%,目前该病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因IBS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使得其病因、病机不清楚,治疗方法均为经验性,  相似文献   

9.
四磨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气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无任何器质性改变和生化指标的异常。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0%~15%,在国内亦有较高的发病率。近来发现,IBS患者常主诉腹痛、腹胀、肠胀气等肠气相关症状,肛门排气后这些症状常能得到暂时的缓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下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常因精神、饮食等因素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本病症属非器质性病变,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辨证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多有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性状、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症状,但又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指标的异常~([1]),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形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和混合型3个亚型,其中我国以腹泻型最为常见。根据临床表现,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机,疏肝和健脾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痛泻要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典方剂以及脐疗、针灸等中医疗法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我科运用易医脐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2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常因精神、饮食等因素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本病症属非器质性病变,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辨证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交替型及不定型[1]。中国古代无肠易激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本病的某些阶段可归入便秘、腹痛、腹泻的范畴,但都和大肠的功能密切相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在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类型之中,腹泻型比较常见。欧美等经济发达、文化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达8%~23%[2]。随着中医药对本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是临床常见的一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腹部不适或疼痛伴排便异常,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病理及生化指标的改变。近年来,我们运用化浊合剂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初步显示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白世敬  李峰  马捷  宋月晗  刘燕  韩晨霞 《河北中医》2014,(4):592-593,597
功能性腹泻作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脾虚证是中医概念,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脾虚证可分为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功能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脾虚证很相似,二者皆可出现便溏、腹泻等症状。“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中规定功能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为:至少75%的排便为不伴腹痛的松软(糊状)或水样便,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1]。脾虚证诊断标准为:①主症: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异常(溏、烂、先便后溏、时溏时硬);②次症:神疲懒言,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恶心呕吐,脘闷,肠鸣,面色萎黄,水肿,排便无力,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2]。脾虚证病程较长,与功能性腹泻在病程上也具有一致性。在临床中,功能性腹泻往往伴随脾虚证。因而,从病证结合角度研究功能性腹泻脾虚证有重要意义,而从病证结合角度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腹泻型占大多数。刘启泉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刘启泉教授认为风药具风之清扬开泄之性,善走不守,其性轻灵,具有多重效应,可治多种疾病,并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风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祛风除湿、升举清阳、调气引经、活血通络等作用,并列举相关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与刘启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8.
<正>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十分常见,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的功能性肠病,根据排便习惯改变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尤以腹泻型居多[1]。本病易反复发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口服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共选择45例,均为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9.
<正>肠易激综合征~([1])是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腹部症状与排便习惯改变有明确的相关性,症状可持续或间歇发作,但各种检查未发现生化学和形态学异常。按照罗马Ⅳ诊断标准~([2]),根据粪便形状改变可以分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不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U),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王国斌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现将其治疗IBS-D的经验介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河北省中医院刘启泉教授临证30余载,学验颇丰,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