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此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1].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累及多器官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性溃疡性口腔炎、皮肤黏膜损伤、角膜炎、滑膜炎和脑膜炎.其中皮肤黏膜损伤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及皮肤出现小脓癌[1].  相似文献   

3.
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沛兰 《护理研究》2008,22(15):1364-1365
小儿口腔溃疡是儿科常见的口腔疾病[1],它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2].其症状为口腔黏膜出现小溃疡,单个或多个,多发生在唇、颊部,其次是舌尖、舌边缘及牙龈处.此病的发病率占我院儿科门诊患儿2.3%,应用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姜琳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5):126-126,125
手足口病(HFMD)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现就手足口病的防治进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此病又名发疹陛水疱性口腔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1]。自1981年开始,我国先后在上海、浙江、广州、北京、福建、吉林等省均有发现,1987年曾在天津大流行^[2],2008年3月在安徽省阜阳市流行^[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分成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惠儿均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康复新液涂口腔黏膜,对照组喷洒西瓜霜,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溃疡消退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液是目前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一种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1].高龄卧床患者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多需要通过胃管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导致细菌生长,易引起口腔黏膜溃疡、糜烂,导致口腔炎、肺炎的发生[2,3].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4].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苯扎氯铵溶液对34例高龄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疱疹性口炎属于一种急性感染性炎症 ,多发于 6岁前的儿童 ,特别是在出生后 6个月至 3岁的婴幼儿更多。疱疹可发生于口腔粘膜角化程度不等的任何部位 ,如唇颊舌 ,牙龈与上腭等处[1] 。临床上多见口腔粘膜溃疡 ,出现急性龈炎 ,严重影响儿童的饮食和健康。我科采用复合蒙脱石散剂治疗疱疹性口炎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来我科就诊的疱疹口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自身的对该 4 6例患者 92个区域 ,将粘膜溃疡和牙龈炎随机分成两组 ,以单盲法给药 ,试验组用复合蒙脱石散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红文 《家庭护士》2009,7(2):148-148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其A16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以手足及口腔水疱为特征的传染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1].大多数病人症状轻微,多数病人可以自愈.急性起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并常伴咽痛.发热1d~2 d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相似文献   

10.
刘秀英 《临床医学》2011,31(1):88-89
目的探讨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方法,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采用青霉素、甲硝唑、喜炎平静脉滴注并加局部用药的患儿作为治疗组,将23例采用病毒唑、喜炎平静脉滴注并加局部用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用药1~2 d后疼痛、流涎、哭闹明显减轻,3 d内体温全部恢复正常,黏膜溃疡及齿龈红肿在3~7 d治愈者50例,明显好转2例;对照组3 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2例,黏膜溃疡及齿龈红肿在3~7 d治愈者9例,14例未愈者又加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后3~5 d全部治愈。结论疱疹性口腔炎多数合并细菌感染,应用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疗效好、价格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之伦  于长水 《新医学》1989,20(8):436-437
手足口病(HFMD)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泡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多种肠道病毒为病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青梅贴膜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疱疹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症状,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患病率高达20%左右.[1]症状大致相同:溃疡、红肿、灼痛等.青梅贴膜是在我院制剂青梅散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的,主要用于细菌、病毒、创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口腔溃疡、舌溃疡、口角炎等.  相似文献   

13.
疱疹性口腔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一直没有特效的疗法,我科采用氦氖激光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7例均系我院儿科门诊病房2006年5月-2007年11月诊治的患儿,男36例,女21例,年龄1~4岁.表现口周围皮肤、舌面、口腔黏膜疱疹、溃疡,患儿进食时哭闹或不能进食、流涎.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8岁,儿科医生,因手、足部疱疹伴发热1 d于2013年7月3日收入宜春市人民医院。1 d前出现咽痛,全身乏力伴低热,体温37.8℃。随后双手掌、指尖和足趾出现疱疹样皮疹,上鄂黏膜处见多个小溃疡。体检:T 37.7℃,P 96次·min-1,R 23次·min-1,BP 120/78 mmHg(1 mmHg=0.133 kPa)。咽部、上腭、双侧颊黏膜及舌尖唇黏膜有散在疱疹,合并溃疡灶。双手、右足趾可见散在性粟粒大小皮疹,部分呈水泡,周围伴有炎性红晕,压之不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相似文献   

15.
颊癌也是常见的口腔癌之一,在口腔癌中居第2或第3位.多为分化中等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及恶性多形性腺瘤.颊癌的区域,按UICC的规定应在上下颊沟之间,翼下颌韧带之前,并包括唇内侧黏膜.颊癌常发生于磨牙区附近,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浸润.穿过颊肌及皮肤,可发生溃破,亦可蔓延至上、下牙龈及颌骨.如向后发展可波及软腭及翼下颌韧带,引起张口困难[1].颊黏膜鳞癌常转移至面淋巴结、下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有时也可转移至腮腺淋巴结,远处转移较少见[2].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EV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1].近几年来,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爆发性流行的特点.我院是辽南地区专业的防治手足口病的定点医疗机构之一,自2010年初本院设立手足口病门诊以来,笔者采用自制黄连甘油联合思密达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2例患儿来自2010-03-2010-11在我院手足口病门诊治疗的患者,均符合手足口病有关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8例,女44例;年龄<1岁29例,1~3岁50例,>3岁23例,病程2~5 d.所有的患儿口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黏膜,软硬腭,舌、唇及牙龈黏膜等处均有分布;溃疡面积大小从针尖至绿豆不一,数目几个至十几个不等,部分融合成片;患儿有流涎、拒食、疼痛等反应,无高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53例.两组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毕玉洁  孙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418-1418
颅内出血患者起病急、发展快,多伴有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表现.对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需给予管饲饮食.因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口腔分泌物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致细菌繁殖,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糜烂、口腔炎等[1].做好脑出血鼻饲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疱疹性口腔炎的口腔护理优化方案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后再使用锡类散治疗疱疹性口腔炎,观察组采取利多卡因涂抹止痛后即以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局部再施以外用药等口腔护理优化步骤。结果经优化口腔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疱疹性口腔炎的护理方案对降低护理操作难度、缩短病程和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口疮散穴位外敷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口腔炎80例分为4组,分别采用单纯口疮散外敷、口疮散外敷配合中药口服、单纯中药口服、单纯西药治疗,各组均以5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单纯口疮散外敷组、口疮散外敷合中药口服及单纯中药口服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别。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退热、进食以及溃疡愈合方面时间明显减少。结论:口疮散穴位外敷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分布[1].通常人群的发病率为1/10000[2],好发年龄为15~3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3].病理改变主要为肠壁增厚,黏膜表面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结节,还可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深者可穿破肠壁.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本院3例腹部手术后患者突发肠道出血致大量便血,经肠镜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