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志为中医七情之一,"思"志过用称之为思虑过度。它是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病因。择取4种因思虑过度导致的常见病证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和病证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识与辨治"思"志致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脉象是中医学精髓之一,临床可以通过脉象变化来诊察和辨识疾病。思虑过度状态是一种心理紊乱状态,现将凭脉辨治思虑过度状态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情志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思虑过度只是作为一种病因被提及,但通过临床发现大部分的思虑过度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状态,即心理状态层面的问题.[1]导师齐向华教授在近三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5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而其中又以"思虑过度状态"致病居多.思虑过度状态是指过度的苦思冥想、凝神敛志存在一段时间并对人体持续的发生作用,称为"思虑过度状态".笔者跟随齐向华教授学习期间,有一些自己的感悟,特奉上脉案2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1]"思虑过度"致病案进行归纳总结,对疾病种类、病机、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张锡纯对"思虑过度"致病的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42-1243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理论是适应新的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思虑过度状态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文章系统总结了思虑过度状态的内涵、特点及脉象特征,并举脉案一则,以期为思虑过度状态的临床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思虑过度状态可致失眠症。半夏厚朴汤行气解郁、化痰降逆,用以解思除虑,宁心安神,通过改善患者思虑过度状态,起到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本方治疗思虑过度状态可致失眠症的机制业已得到现代实验研究的证实,笔者在临床上也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核失眠症思虑过度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完善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由患者本人填写该量表,收回有效量表220份。通过分析克朗巴赫系数α、分半信度和表面效度、结构效度,评价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各领域、方面以及量表总体的克朗巴赫系数在0.7108~0.9050之间,折半信度为0.7809。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按特征根值〉1提取其因子,共提取因子5个,累计贡献率为53.29%,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用中医理论解释。结论: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相关领域研究和评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滕晶 《中医研究》2010,23(3):44-46
<正>常的思虑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过程,过度的思虑则会引起诸多病证,通过对思志病案分析,尤其是对思志病案脉诊的体会,总结思志致病的病证特点,以期为临床辨治思志致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发现,腹部神经、神经递质和肠道微生物对行为性格、精神情志、大脑发育及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故有学者提出"肠脑学说",即"肠脑系统"包括腹部神经系统和微生物,人的精神活动和情志、意识不仅与大脑有关,还与"肠脑系统"有关。中医理论中,无论是五志对应五行及五脏还是七情致病的理论都明确提到思虑伤脾,指过度的思虑、担忧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思虑过度对气机也有影响,"思则气结",甚至出现抑郁不舒的状态。探讨中医思虑伤脾理论与"肠脑学说"的内在联系,将两种理论初步整合、互补,以期为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五脏化生精气血的能力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五脏化生精气血的能力入手 ,通过分析各脏对思虑过度的耐受性 ,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肝主疏泄且藏血 ,可暂时助心行思 ,但因其不能直接化生气血 ,对抗思虑过度的能力较弱 ,故为情志之弱脏 ,常首先受难 ,并诱发其他病变 ;脾可直接化生气血 ,又统血 ,与心共同成思 ,为养神固神之脏 ,对抗思虑过度的能力较强 ,但易为肝乘而失运化 ,产生痰浊而蒙蔽心神 ;肺能够化生气血 ,强力支持心主神明功能 ,为情志之辅脏 ,不易受累 ;心主血生血 ,对抗思虑过度的能力最强 ,为情志之君脏 ,但易为痰浊蒙蔽 ;肾藏精 ,精可转化为气血 ,为他脏所用 ,是储备之脏。最后提出抑郁症初期以肝郁为主 ,中期以心脾两虚为主 ,后期则是五脏俱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分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特征,初步构建有生理周期女性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方法:对《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月经相关疾病的疾病诊断和辨证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提取与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病邪性质相关的症状,通过计算症状与健康状态的权重值,形成女性疾病问卷和证素辨证问卷;通过计算月经周期阶段推算内在气血阴阳消长状态;借助体质问卷进行体质辨识。通过上述四类辨识方法,形成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的综合辨识。结果:通过疾病辨识模型区分已病和未病或欲病状态;通过证素辨证模型了解女性脏腑病位、气血阴阳盈亏与病邪性质;再通过辨识内在气血阴阳状态,结合体质结果,初步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结论:模型辨识结果能够多维度的反映女性综合健康状态,可对女性中医健康状态进行精细化分类,既可以了解既往较稳定的健康状态又可了解未来健康趋势,从而有助于后续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六气皆从火化"与"六气皆能化火"都是后人根据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概括出来的中医术语,都强调"火热病机"。二者都认为六气之间存在着转化性,而且以化生"火热"为主。"六气皆从火化"一语,既包涵"六气化火",也包涵"火化六气",还包涵"六气互化",基本符合刘完素的本意。而"六气皆能化火",仅仅强调"六气化火"一个方面,虽然突出了火热病机的重要性,但却有失刘完素的本意。二者涵义显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所谓"化"者,都应是病机(理)传(转)化,而不是病因传(转)化。病机或病理产物则常会随病程的发展、病人体质的差异、治疗用药的寒热补泻、护理措施的当否等因素而发生性质的转化。其中病人的体质是影响病机(理)转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温病因邪热伤阴,津液不足,欲饮水自救,故烦渴欲饮。但温病热入营血之时,反不感觉口渴,吴鞠通将其解释为"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上潮于口"。吴鞠通一说多为后世医家所接受,但细思其由确有穿凿附会之处。通过分析叶天士医案,结合经典理论,提出"热入营血反不渴"的实质或为热入心营,影响心主神明功能,心神不使,对津液损伤难以及时判明,导致对外邪的判断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病因、诊断、治疗三个层面探讨邪概念的内涵,认为邪或从外来、或自内生,均是与正相对待而伤正为害的因素。邪从“审证求因”诊断而来,与现代医学的理、化、生物致病因素不可等同;所谓祛邪治疗也决非单纯排毒杀菌,而是对机体抗邪反应综合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开展亚健康的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五脏相音"理论,把五脏与五音对应联系在一起,通过了解五音的变化来判别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以"五脏相音"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五音闻诊"更是闻诊的核心内容,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五脏相音"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在诊断与治疗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就"五脏相音"的理论进展与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7.
"满""燥""青""涩"四字,即"瘀血"的四大主症。然而若是遵循教条主义,受原有理论框架的束缚,就会固步自封,有失偏颇。瘀血的临床表现除了胸腹胀满疼痛、口干舌燥、舌色青紫、脉涩不利外,还可有痞块、感觉麻木、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痈疡、胎动下血、神志异常等诸多症状和体征,前者是辨证的基准,后者为鉴别的补充;前者是共性,后者是个性;前者是对普遍性的归纳,后者是对特殊性的演绎。《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也是学习传统中医药的必读之书,但是惟有理论联系实践,从书本到临床,再从临床实践回味经典理论,反复实践,反复研读,不断加深理解,才能逐渐领略其博大精深之处,才能寓发扬于继承之中,才能让经典成为提升自身的中医学理论水平和诊疗技能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表证虚实的决定因素在正邪力量的对比。人感邪后有四种可能状态:邪重气实,邪重气虚,邪轻气实,邪轻气虚。太阳中风表虚证属太阳伤风寒,邪轻气虚表虚状态;太阳伤寒表实证属太阳伤风寒,邪重气实表实状态。本文从状态分析,结合传统的营卫学说,以脾胃为中心,通过阐述不同状态下营卫在三焦表里的生理病理变化,对太阳病表实表虚证的病机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痰饮"理论在中医学2000多年的发展史中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及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试图从隐喻认知的角度,结合中医发生学方法,探讨了"痰饮"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以及"痰饮"理论作为一种病因病机理论,如何基于认知科学得以架构并系统化,并展望了以隐喻研究为论理工具的中医"痰饮"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