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柴苓调肝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6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9只,分别为模型组,饮食控制组,甘乐对照组,三七脂肝丸对照组,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未造模的9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糖、血胰岛素、肝脏SOCS-3mRNA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血胰岛素、肝组织S)CS-3mRNA、SREBP-1c mRNA表达显著上调;柴苓调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SOCS-3mRNA、SREBP-1c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且血糖、血胰岛素水平下降;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C-3mRNA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SREBP-1c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O)C-3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上调肝组织SREBP-1c mRNA表达参与NAFLD发病,柴苓调肝颗粒能抑制肝脏SO)C-3 mRNA及的SREBP-1c mRNA表达,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苓调肝颗粒剂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大鼠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7组,柴苓调肝颗粒剂高、中、低剂量(高、中、低剂量)组,甘乐对照(甘乐)组、三七脂肝丸对照(三七脂肝丸)组、模型对照(模型)组和饮食控制组,另设正常对照(正常)组未予造模。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瘦素(LP)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体重及肝重指数的变化。[结果]高剂量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和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正常组比较(P0.05)。[结论]柴苓调肝颗粒剂可有效治疗实验性NAFL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E1(CYP2E1)、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甘正复方的疗效及作用途径。[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喂普通饲料;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治疗组高脂饮食12周后同时给予复方甘正10 ml/kg鼠重灌胃,至实验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和脂联素水平。肝组织标本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评估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及炎症活动度。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CYP2E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增加,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ALT、AST下降(均P0.01);模型组血清TNF-α(3.40±0.18)μg/L,较正常组的(1.35±0.09)μg/L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为(1.57±0.11)μg/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脂联素为(6.21±0.39)mg/L,较正常组的(12.14±0.83)mg/L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为(9.33±0.45)mg/L,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及PT-PCR法示模型组CYP2E1阳性表达增高,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正复方通过调控CYP2E1、脂联素和TNF-α的表达,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多种途径,从而有效治疗大鼠NAFL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mRNA的表达及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并在造模第8、12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同期设正常饮食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内毒素(ET)等指标,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肝脏HNF-4α mRNA的表达;取肝标本做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HNF-4α mRNA表达量于第8周时开始降低,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TNF-α、IRI及ET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HNF-4α与TNF-α、IRI、ALT、TG及ET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NAFLD发生、发展的基础,NAFLD大鼠肝脏HNF-4α可能通过一定机制参与了IR及炎症反应,进而影响了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LA)和赛庚啶(CYP)分别对高脂饲料结合慢性应激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A组、CYP组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他3组给予自制高脂饲料并辅以慢性刺激。8 w后LA组、CYP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药4 w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A及CYP可明显改善脂质紊乱、降低血液及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但两者对该模型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CYP可明显抑制HPA轴过度激活,对肝组织病理改善更明显;LA的抗氧化应激效果优于CYP。结论LA或CYP对NAFLD模型的治疗作用各有特点,但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氧化应激和HPA过度激活在NAFLD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肝泻火汤防治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调肝泻火汤对胰岛素抵抗 (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探讨该方预防 IR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正常组 ,以高脂饮食复制 IR大鼠模型 ,中药组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予中药灌胃 ,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 ,共观察 8周 ,评价模型及该方对 IR的影响。结果 :调肝泻火汤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改善糖耐量 ,降低空腹血胰岛素、TNF-α水平 (与模型组比较 P <0 .0 1,P <0 .0 5 )。结论 :调肝泻火汤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所致大鼠 IR,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受体后环节 ,调控 TNF-α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模型组和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模型组,每组10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分别取肝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缺氧探针检测肝组织缺氧程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HIF-1α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HIF-1α蛋白表达。另取小鼠肝星状细胞JS-1细胞,分为对照组、腺病毒载体组和HIF-1α ShRNA腺病毒载体感染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1型胶原(COL1)和3型胶原(COL3)、TNF-α、IL-1β和TGF-β1 mRNA水平。结果 缺氧探针染色显示高脂饮食模型组和MCD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5%和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P<0.05);高脂饮食模型组和MCD模型组小鼠肝组织HIF-1α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小鼠的2.1倍和1.6倍(P<0.05),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地增强;HIF-1α ShRNA腺病毒载体感染细胞活力仅为对照组的37%(P<0.05),细胞COL1、COL3、TNF-α、IL-1β、TGF-β1 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HIF-1α能够促进小鼠NAFLD进展,抑制HIF-1α表达可能能延缓NAFLD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喂养基础饲料,NASH组(28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NASH大鼠模型,12w末处死NASH组4只,病理证实造模成功后,进一步将NASH组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饮食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8只)。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156mg·kg-1·d-1,饮食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转以基础饲料喂养,继续饲养12w后,空腹处死所有动物。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血糖、血脂、胰岛素和TNF-α水平,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炎症坏死程度,RT-PCR检测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肝功能、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TNF-αmRNA表达,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程度及各项血清学指标,饮食治疗组TNF-αmRNA的表达亦降低,肝组织学一定程度改善,但各项血清学指标仍持续增高。结论TNF-α表达增强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应用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脏TNF-α基因的表达,调节肝脏脂肪代谢和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  相似文献   

9.
动态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抵抗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脏抵抗素mRNA的动态表达,探讨抵抗素在大鼠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模型组(M组),C组给予普通饲料,M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分别于9,13,17周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肝组织TG,测定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炎症活动度计分。结果第9,13,17周末M组大鼠抵抗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P<0.01),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M组大鼠血清FFA、TG、TC、TNF-α及肝组织TG较同期C组均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M组大鼠各时点肝脏抵抗素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787,0.888,0.873,P<0.05,P<0.01,P<0.01);在第9,13周末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呈正相关(r=0.861,0.892,P<0.01);而与ISI在第9周末呈负相关(r=-0.843,P<0.01)。结论高脂饮食NAFLD模型大鼠肝脏抵抗素基因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抵抗素可以通过胰岛素抵抗及对炎症因子的调控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mRNA的表达及血清ATGL酶活性、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和NAFLD模型组15只。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于喂养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提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RT-PCR法半定量测定肝脏ATGL mRNA表达,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TGL、TNF-α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FBG、ALT、AST、TNF-α等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肝脏ATGL mRNA表达和血清ATGL酶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且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TGL与TNF-α呈高度负相关(r=-0.983,P<0.01)。结论 ATGL可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CYP2E1是一种可被乙醇诱导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二次打击"学说中,CYP2E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从改善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普洱茶(熟茶)茶粉、黑茶茶粉和六堡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12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降脂药物组以及低、中、高剂量(0.5、1.0、2.0 g/kg)普洱茶(熟茶)茶粉、黑茶茶粉、六堡茶组。以高脂饮食诱导NAFL模型,实验组予相应品种、剂量的茶汤灌胃35 d。处死大鼠,测定肝组织抗氧化指标,real time PCR检测肝细胞CYP2E1 mRNA表达,同时观察肝脏组织学表现。结果:适宜剂量的普洱茶(熟茶)茶粉和六堡茶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的肝组织MDA含量,增高SOD、GSH-Px活性,抑制肝细胞CYP2E1 mRNA表达(P均<0.05)。高剂量六堡茶组肝脏组织学表现为轻度脂肪肝,高剂量普洱茶(熟茶)茶粉组和黑茶茶粉组表现为中度脂肪肝。结论:普洱茶(熟茶)茶粉和六堡茶对NAFL大鼠模型的肝脏抗氧化指标、CYP2E1基因表达和组织学表现具有积极作用,表明两者对NAFLD可发挥辅助保护作用,六堡茶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中TNF-α、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的影响. 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8周+腹腔注射小剂量STZ(15 mg/kg)建立糖尿病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ALFD组(NF,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干预组[DM,10只,高糖高脂饲料+二甲双胍500mg/(kg· d)];吡格列酮干预组[DP,10只,高糖高脂饲料+吡格列酮15 mg/(kg·d)];阿卡波糖干预组[DA,10只,高糖高脂饲料+阿卡波糖100mg/(kg·d)].干预4周后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NF组比较,DM、DP及DA组的TNF-α及CYP2E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DM、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组降低程度小于DM、DP组(P<0.05).同时,TNF-α及CYP2E1蛋白表达呈现相同趋势TNF-α:NF(51.86±3.78)%,DM(20.78±2.51)%,DP(19.34±3.17)%,DA(41.37±2.98)%,P<0.05; CYP2E1:NF(33.87±4.15)%,DM(16.78±2.54)%,DP(15.69±1.79)%,DA(22.67±4.02)%,P<0.05]. 结论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阿卡波糖均可减少大鼠肝脏TNF-α、CYP2E1的表达,其中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作用相似,阿卡波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越鞠丸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大鼠PPARα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越鞠丸能增强NAFLD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在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和逐渐增加酒精灌胃量持续16周建立Wister大鼠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动物血脂、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肝组织CYP2E1表达;RT-PCR法检测CYP2E1 mRNA的水平。结果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大鼠血脂和血清FFA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肝组织MDA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而SOD和GSH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1);肝组织内CYP2E1及其基因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并与肝组织内MDA、脂肪变程度、炎症计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913和0.943,P值均<0.05),与SOD、GSH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6,-0.766,P<0.01)。结论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内CYP2E1呈诱导表达状态,后者可能通过增强氧应激,降低抗氧化能力,加重脂质过氧化等过程参与了脂肪性肝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罗格列酮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肝组织病理学等,并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TNF-α、肉毒碱软脂酰转移酶Ⅰ(CPT-Ⅰ)、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等指标。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的血TG(0.55±0.08,0.71±0.15 vs 0.85±0.15)mmol/L、ALT(49.1±7.4,56.0±33.6 vs 110.6±44.2)U/L及肝组织TG含量(33.7±8.2,37.2±7.8 vs 54.8±7.6)mg/g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其血清TNF-α(187.5±20.3,211.9±26.6 vs 324.2±34.2)pg/ml及肝组织TNF-α(0.35±0.12,0.49±0.18 vs 0.85±0.20)、FAS mRNA表达水平(0.34±0.13,0.45±0.15 vs 0.68±0.19)亦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减少TNF-α和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X受体α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AFLD大鼠肝X受体α(LXRα)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模型后,采用RT-RCR和Western blot法动态观察NAFLD大鼠肝组织中LXRα表达变化。结果4周时模型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达(0.33±0.03)mmol/L,对照组为(0.24±0.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喂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12周时模型组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达(0.61±0.06)mmol/L,对照组为(0.25±0.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LT和AST含量在8周时模型组分别为75.8 U/L和138.9 U/L,对照组分别为54.8 U/L和81.4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时模型组分别为102.3 U/L和179.1 U/L,对照组分别为54.3 U/L和79.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LXRα基因表达相对含量为0.62,对照组为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高脂饮食喂养时间的延长表达进一步增强,12周时模型组大鼠高达1.31,对照组为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LXRα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趋势相同,与脂肪肝进展程度一致。结论LXRα基因表达变化与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T辅助细胞亚群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 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8、16周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TNF-α、IFN-γ、IL-4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饮食8 wk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明显,无明显炎症改变,IFN-γ、IL-4在肝脏的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TNF-α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Foxp3 mRNA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ct值:26.12±0.69 VS 24.22±0.62,P<0.05).高脂饮食16 wk大鼠脂肪肝明显,炎症明显,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ct值:24.52±0.87 vs 29.94±1.44,24.31±1.13vs28.88±1.95,均P<0.05),IL-4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Foxp3基因表达较正常组和高脂饮食8 wk时均显著降低(ct值:32.57±1.54 vs 24.29±1.08,26.12±0.69,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是高脂饮食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FN-γ和TNF-α的联合作用加重了肝脏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各受体亚型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检测α-AR、β_1-AR、β_2-AR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大鼠NAFLD模型成功建立,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脏脂肪变程度逐渐加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12 wk大鼠肝组织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drenergic receptor,α-AR)、β_1-AR、β_2-AR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Real-time Q-PCR结果证实,随着NAFLD病的发展,α-AR、β_1-AR、β_2-AR mR NA表达均逐渐上调(P0.01).结论:高脂饮食法成功建立大鼠NAFLD模型,随着肝病进展,α-AR、β_1-AR、β_2-AR蛋白及m RNA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组织NF-κB、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NASH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每日予丹参注射液5ml/kg进行干预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观察丹参对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明显升高,丹参治疗后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强与NASH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NASH大鼠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脂饮食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UC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动物模型;观察高脂饮食对实验性大鼠NAFLD解偶联蛋白2(UCP2)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肝脏UCP2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大鼠肝脏UCP2表达显著上升,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继续给予高脂饮食使肝脏UCP2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加,肝脏发生进一步病理改变而形成脂肪性肝炎。结论:高脂饮食成功地复制了NAFLD动物模型;NAFLD时肝脏UCP2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但是UCP2过度表达,可能诱导或加剧肝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