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研究了0.5、1、2、4GyX射线照射后,小鼠淋巴瘤细胞EL一4的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以上剂量照射后24h,G1期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出现明显的G1阻滞;而S期细胞则剂量依赖性减少;G2期出现明显的G2阻滞;细胞凋亡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力。该结果提示:EL一4细胞经较高剂量x射线照射后,出现明显的DNA合成抑制和G2阻滞,致使EL一4细胞的有丝分裂延迟。统计分析表明:G1阻滞与细胞凋亡高度相关r=0.91。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甲基硝基亚硝酸胍(MNNG)诱发FL细胞的程序外DNA合成(UDS),同时加50Hz磁场辐射,以观察磁场对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的作用与其强度有关,当磁场强度为1mT时,对细胞DNA有直接损伤作用;0.3mT时有促进MNNG对DNA的损伤作用,而5mT时则无明显作用,呈非线性的“振幅窗”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GFⅡR)微小卫星不稳定性(MI)在肝细胞癌的表现。方法:用QIAamp方法提取肝细胞癌DNA,选择7对引物,经PCR扩增,走DNA序列胶电泳,测定其MI的阳性率及有无IGFⅡR基因的突变。结果:肝细胞癌MI阳性率44.1%(15/34),癌旁组织细胞MI阳性率23.5%(8/34),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IGFⅡR基因有丢失、插入、替换等突变。结  相似文献   

4.
舌鳞癌DNA倍体性和S期细胞比率与其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例舌鳞癌根治术后病者作随访复查和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石蜡包埋标本作DNA含量测量。结果5年生存率为56.9%,5年内死亡者和5年存活者异倍体率分别为64.5%和41.5%(P>0.05),而高S期细胞比率(SPF)分别为90.3%和41.5%(P<0.01)。有颈淋巴转移者五年生存率(28.6%)低于无颈淋巴转移者(68.6%)(P<0.05)。两者异倍体率和高SPF分别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差异。高SPF在临床期之间、C1和G2之间均有明显差异。提示DNA倍体性与舌鳞癌5年生存率无关,而高SPF则有密切关系。认为SPF作为估测舌鳞癌的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观察内皮素-1(ET-1)及其抗体对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巨细胞癌PG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ET-1可以促进PG和Hela细胞的DNA合成,ET-1合成,ET-1最低起效浓度对PG和Hela分别为10^-13和10^-19mol/L。FT-1抗体可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而对PG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TGF-β1在肾癌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微波抗原修复和流式细胞技术,对52例肾癌及14例癌旁正常组织的凋亡率及TGF-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cl-2的表达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定,并就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TGF-β1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1.14%,53.84%;阳性蛋白细胞率分别为(18.07±6.52)%,(40.84±18.67)%。TGF-β1、bcl-2在肾癌组织的阳性率和相对蛋白含量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TGF-β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0.05),凋亡率随TGF-β1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与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TGF-β1促进肾癌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肾癌发生、发展的负调因子。但其调节细胞凋亡的机理与bcl-2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7.
VP—16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topoⅡ抑制剂的抗瘤机制。方法:选择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模型,以VP-16为诱导剂,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及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人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经VP-17处理的HL-60细胞呈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出现梯状DNA条带(DNA ladder),FCM DNA直方图上G0/G1峰前是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表明经VP-16处理的HL-60细胞的确发生了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DNA倍体异质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采用多点取材和流式细胞技术对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的DNA倍体进行了研究。方法每个标本从3个不同部位取材,80例标本共取240个流式检测样品。采用FACS-420型流式细胞仪(BectonDickinsonCo.SanJose,CA)进行分析。校定仪器CV值为3%~5%。每个样品测量10,000~20,000个细胞。根据DNA指数(DNAindex,DI)确定倍体类型,DI=1±0.1时为2倍体(2C);0.9<DI>1.1时为异倍体(aneu ploidy,AN)。当一个标本的3个检测样品的G0/G1峰相互不同或3个峰的DI值相差大于2CDI值的10%时,该肿瘤被称为倍体异质性肿瘤(ploidheterogenoustumor,PHT),如果一个标本的3个样品的DNA倍体类型相互一致,则称为非倍体异质性肿瘤(non-PHT,N-PHT)。结果DNA指数范围为0.77~1.74,DNAAN检出率为88.8%(71/80)。共检出PHT38例(47.5%,38/80)。倍体异质性与肿瘤的侵润、转移和患者的预后有关,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辐射增敏剂AK2123和辐射防护剂WR2721对肝癌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影响.方法:用脉冲交变电泳法(PFGE)和 ̄3H-TdR掺入法,测定上述两药物对受照人肝癌细胞DNA双链断裂(dsb)与修复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0~80Gy剂量范围内,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DNA残留率逐渐降低(100%~57.0%),DNAdsb量亦逐渐增多,照前给AK2123或WR2721,均能显著地降低DNA残留率,使DNAdsb量增多,加重DNA损伤(P<0.05);20Gy受照细胞保温0~120min,在60min时DNAdsb开始被修复(P<0.05),而AK2123组为120min(P<0.05),WR2721在30min后有修复的趋势;AK2123在62.5~500μg/ml内其参入率显著升高(P<0.05),呈促进DNA合成作用,WR2721则随药物浓度增加其参入率降低(P<0.05),抑制DNA合成.结论:AK2123和WR2721显著加重受照肝癌细胞的辐射损伤,促进DNAdsb量增加,抑制其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正常的黑色素细胞(M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ib)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收集MC的上清液按不同的浓度加入培养的HSFib中,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3H-TdR参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结果 加入MC上清液的HSFib,培养48h后,较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DNA合成率各实验组(MC1组外)与对照组相差显著(P〈0.01),但高浓度组(75%)的合  相似文献   

11.
顺钱在孵巢肿瘤化疗中疗效肯定,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AO10/17细胞为标本,通过光镜、电镜观察顺铂作用后细胞的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DNA含量及二苯胺法测定其DNA降解。结果发现20umol/L顺铂作用后24~36h,发生细胞凋亡,其细胞形态学改变包括体积缩小;核染色质浓缩,并沿核膜周围聚集,最后形成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并被邻近细胞吞噬;还有一些细胞胞浆中出现空泡。20umol/L顺铂作用后12h,FCM显示G1峰前出现凋亡峰,其DNA含量为G1期细胞的30%~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3只,分对照组(n=7)、ANP组(n=8)和bFGF组(n=8)。bFGF组犬复制ANP模型后,每日静脉注射bFGF(5μg/kg)。结果bFGF治疗后,ANP犬肠粘膜损伤明显减轻,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50%,细菌移位数量减少93.3%-96.7%,肠粘膜蛋白质、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bFGF可显著减少ANP时肠道细菌移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肠粘膜蛋白质合成,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以毫米波治疗仪照射腹腔已接种H22肝癌细胞小鼠腹部,20min/d,连续15d。发现毫米波辐射组(GⅡ,6.90±0.28)、环磷酰胺组(GⅢ,6.54±0.69)和毫米波照射加环磷酰胺组(GⅣ,5.73±0.22)小鼠的癌细胞核仁组织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嗜银蛋白颗粒减少和癌细胞坏死,其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GⅠ,9.85±0.74)。Feulgen染色的标本经LeitzMPV-3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分析DNA,也发现6Ⅱ组(58.71±3.12)、GⅢ组(52.35±5.93)和GⅣ组(34.85±1.17)的癌细胞DNA显著低于GⅠ组(73.87±4.96)。结果表明,毫米波辐射可能降低H22腹水型癌细胞rDNA转录活动和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VP-16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同时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VP-16对PC-3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亡的PC-3细胞呈明显的形态学改变;(2)DNA断裂呈梯形变化;(3)PC-3细胞凋亡率随VP-16作用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逐渐增高;(4)VP-16能够明显抑制PC-3细胞DNA的合成。提示VP-16可诱导前列腺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以原代培养的人胎肝细胞、大鼠肝细胞等为靶细胞,研究了不同纯化阶段的新生牛肝细胞生长因子(cHGF)对靶细胞DNA合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HGF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大鼠肝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大鼠肾细胞、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DNA合成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S_(180)小鼠腹水癌细胞的DNA合成无促进作用。纯品cHGF对人胎肝细胞的最小作用剂量为5ng/ml。提示HGF是一种较强的肝细胞有丝分裂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吸烟或不吸烟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对吸烟或不吸烟者肺泡巨噬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及流式细胞仪DNA分析。结果:吸烟者肺泡巨噬细胞生存时间延长,吸烟组存活率为(76.3±12.5)%,不吸烟组为(55.4±11.6)%,两者差异显著(P<0.05)。荧光染色吸烟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38.6±11.5)%,不吸烟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59.4±12.1)%。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细胞百分率吸烟组为(11.5±10.4)%,不吸烟组为(29.1±8.6)%。吸烟组巨噬细胞凋亡较不吸烟者明显减少。结论:烟雾中某些成分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在肺气肿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Ⅰ,Ⅱ期乳腺癌切除范围及VEGF,nm23—H1表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Ⅰ、Ⅱ期乳腺癌切除范围及VEGF、nm23-H1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和nm23-H1表达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定乳腺癌组织的浸润距离。结果:32例乳腺癌肿瘤组织VEGF的过表达率为20/32(62.5%),nm23-H1的低表达率为14/32(43.8%)?而在距肿瘤2cm的癌旁组织中,6例癌变组织VEGF的过表达率为3/6,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血清培养系统,以3H-TdR掺入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牛垂体提取物(BPE)和乙醇胺(Etha)对人表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EGF和BPE在本实验所建立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对培养表皮细胞DNA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Etha对培养表皮细胞DNA合成也有促进作用(P<0.05),EGF和Etha在本培养体系中具有协同作用(P<0.05)。讨论了生长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在烧伤创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VP—16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VP-16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DNA凝胶电流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同时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VP-16对PC-3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亡的PC-3细胞呈明显的形态学改变;(2)DNA断裂呈梯形变化;(3)PC-3细胞凋亡率随VP-16作用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逐渐增高;(4)V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引发神经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首次即刻分别腹腔注射bFGF和生理盐水,以后每天一次,连用7天。TUNEL法原位检测缺血后第1、2、3、5、7天脑石蜡切片含DNA碎片的凋亡细胞。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对侧半球每张切片有0~8个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缺血48h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