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观察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选择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肺部感染30例(10.71%),肺部感染组年龄(64.59±13.52)岁、实施侵袭性操作56.67%、合并意识障碍43.33%、存在营养不良40.00%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54.60±12.10)岁、31.20%、21.20%、19.60%(P〈0.05),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率较高,强化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院内感染预防水平,对老年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有侵袭性有操作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和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何晓璐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158-160
目的探讨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20名,进行系统的护患沟通理论培训,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78.33±6.41)分,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89.46±4.5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规范情况,为提高ICU动脉采血技术质量和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动脉采血操作规范调查表对深圳市某二甲医院20名ICU护士的800次动脉采血操作进行调查,观察采血操作规范和得分情况。结果:动脉采血操作规范得分为(8.60±1.18)分,操作规范得分较差的前三项为: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范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时间。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规范得分在护士的性别、年龄、职称、ICU工作年限、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和患者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ICU护士动脉采血操作欠规范;护理管理者需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同时注意监管。  相似文献   

4.
李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72-457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医院感染组与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0例(18.18%),感染呼吸道20例,胃肠道10例,泌尿道6例,其他4例。医院感染组年龄(60.12±10.23)岁,抗酸制剂77.50%,不恰当应用抗生素62.50%,实施侵入性操作64.15%,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7.12±5.34)d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1.45±15.89)岁,30.00%,23.89%,54.44%%,(9.12±4.23)d(P〈0.05),是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进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价值。方法: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降阶梯疗法组和常规疗法组,每组45例。均给吸氧、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应用抗生素前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培养,降阶梯疗法组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6h静脉滴注,治疗3~5d以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窄谱、敏感的抗生素;常规疗法组开始经验性选择低级抗生素,若疗效不佳逐级升级高一档次的抗生素。结果:治疗10d降阶梯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常规疗法组的73.33%(P〈0.05)。降阶梯疗法组脱机困难15.56%、机械通气(10.34±3.45)d、住重症监护病房(14.78±4.30)d、死亡率8.89%均低于常规疗法组的73.33%、(14.12±3.97)d、(18.87±5.09)d、24.44%(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及职业认同感现状,为培训和提升儿科重症护士的专科技能提供实证依据;同时,探究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为医院管理者进行护理管理提供指导,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来提高儿童重症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同时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水平,稳定队伍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江西省儿童医院的120名儿科重症护士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7.13±33.62)分;儿科重症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08.33±15.59)分,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重症护士的核心能力及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关注儿科重症护士的核心能力与职业认同,可以通过提升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让儿科重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获得同步提升,稳固儿科重症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了解专科 ICU 护士对危重症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状况,为今后专科 ICU 护士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我院的90例专科 ICU 护士进行调查,了解专科 ICU 护士的危重症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需求。结果:本组90例专科 ICU 护士中有93.33%(84/90)认为开展危重症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有必要;对危重症监护技能培训需求主要表现在临时起搏器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日常维护及常见排除故障方法;机械通气、气道管理及气道切开护理;常用呼吸器的使用方法等4个方面。结论:根据专科 ICU 护士对危重症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需求来设计培训内容,精心设置技能培训方式,满足专科 ICU 护士需求,优选培训人员,提高危重症监护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感染科护士职业损伤的各种因素,提出各项有效预防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1名护理人员分别进行规范化职业危害培训及防范措施的重要性讲座,调查在过去工作中有过职业损伤的人员及因素。结果:我院感染科21名护理人员,有过职业损伤的共16人(76.2%)。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应从预防入手.针对损伤因素采取相对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5名ICU护士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发现ICU护士存在着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结论:ICU护士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主要与应激的程度有关,其次与从事ICU工作年限及夜班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及采取的防护措施,以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方法]自行设计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认知调查表,对2所3级甲等医院83名ICU护士进行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调查,并以普通外科118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结果]ICU组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平均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外科组(P〈0.01),但两组人员平均认知程度均偏低.[结论]我国职业安全保障管理现状、受教育程度及ICU环境对ICU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认知程度及所采取的肪护措施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生物危害与防护。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学历及不同工作单位的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易造成锐利物品刺伤、割伤或被污染血液溅到眼睛内。高职称组职业防护率高于低职称组。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防护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莆田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护士工作中自我防护现状,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通过自制的调查表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在法律防护、化学性防护上做得较好,生物和物理防护方面较弱。结论:针对急诊护士自我保护行为薄弱点提出合理措施,以使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职业安全培训是否可有效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180名临床护士(肾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骨科、手术室及ICU)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过去一年内护士与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因素如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发生频率,发生密度),针刺伤发生后正确处理伤口的知晓率及上报率,不良操作习惯(回套针帽,分离针头及不戴手套)的发生情况等.然后对受调查护士进行职业安全培训.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全面性防护的概念、防护措施、有关针刺伤的危害、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发生刺伤后的处理流程等.经过安全培训后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培训后一年内以上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 培训前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4%,针刺伤发生密度为5.2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68%.而职业安全培训后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7%,针刺伤发生密度为2.3次/人,污染针头刺伤的发生率为22%,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安全培训前护士自我防护情况,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23%,及时登记上报率为15%,培训后正确处理伤口知晓率为86%,及时登记上报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中不良习惯的情况,培训前回套针帽发生率为76%,分离针头发生率为82%,不戴手套发生率为68%,而培训后回套针帽发生率为31%,分离针头发生率为24%,不戴手套发生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士经过系统职业培训后,操作中不良习惯改善,针刺伤发生率下降,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技术准入管理的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对技术准人概念的了解程度及护理技术准入的开展情况。探索ICU护理人员技能水平提高的有关因素,为制定技术准入管理的标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设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临床技术准入认知情况调查表》,随机选取北京市16所医院46个重症监护室55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应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和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65.6%的ICU护士对“技术准入”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34.4%的护士对此概念不了解;76.8%护理人员认为实行技术准入管理后,基础与专科护理质量会提高;护理人员职称提高后,认为技能水平会提高的人数占大多数,且有显著差异(P〈0.01);而护理人员学历提高后,认为技能水平不能提高的人数占大多数,且有显著差异(P〈0.01);某项操作经过专科理论培训、操作培训或考核后认为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的人数占多数,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清晰合理的分层次使用管理,建立起完善的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职称的高低以及某项操作经过专科的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及考核四个因素均可以在探索ICU护理技术准入的条件时作为有关的因素。学历高低能否影响技能水平,应作为继续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护士职业倦怠及其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长沙市四所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207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为(23.20±9.71)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6.43±5.81)分,均属于中度倦怠;个人成绩感得分为(32.34±9.40)分,属于高度倦怠。76.3%(158名)的ICU护士存在离职意愿,其中17.4%(36名)的ICU护士离职意愿强烈。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r=0.531,r=0.384,P〈0.05),而个人成就感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310,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离职意愿率较高。应注意降低ICU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从而减弱离职意愿,以便有效预防ICU护士离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供应室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市4所三甲医院的128名供应室护士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结果 被调查的护士中,社会心理性因素影响范围最广,80.5%表示工作压力大;生物性因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吸入冲洗形成水雾、消毒的前锐器刺伤和被病人体液血液溅射分别有16.4%、33.6%和40.6%;物理性因素损害健康及影响日常工作,锐器刺伤、高温烫伤分别为52.3%和28.9%,噪音引起听力下降和明显损伤分别为21.1%和3.1%;由化学性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眼不适及呼吸系统损伤分别有14.1%、8.6%和6.3%;强迫性体位工作导致劳动功能性职业危害,患有腰椎疾病、轻度及严重颈椎病分别为13.3%、29.7%和11.7%.结论 供应室存在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劳动功能性、社会心理性多种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加强组织培训,规范工作流程,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积极有效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促进供应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原因以及防护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护理人员38名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我院外科、内科、妇产科以及儿科护理38名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职业损伤情况.结果 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心理因素,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发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是客观存在的,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避免发生职业危害事件,从而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的情绪智力与工作卷入现状,并分析情绪智力对ICU护士工作卷入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30所综合医院1 536名在职的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工作卷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应的问卷的评分。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管理、统计描述,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果。 结果 ①ICU护士的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为(58.28±10.08)分,处于中等水平;②ICU护士的工作卷入量表得分(40.72±6.02)分,均处于中上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称和是否有职务的ICU护士工作卷入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CU护士的情绪智力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与工作卷入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年龄、职称、情绪、智力及其4个维度均与工作卷入相关(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CU护士的情绪智力与工作卷入相关,高情绪智力水平ICU护士,其工作卷入水平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ICU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提高其工作卷入,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综合性医院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与应对方式,探索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蚌埠市某综合性医院的112名护士运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结果:护士职业压力来源首要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与环境资源呈负相关(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的护士需要重点针对护士的工作量太大、工资收入低和环境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调适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