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产后大出血临床救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患者51例,将其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并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及舌下含服卡孕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缩宫素及舌下含服卡孕栓,经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救治,两组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6.1%,治疗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法合并促子宫收缩药物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及时止血,有效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革玲 《医学信息》2007,20(2):285-286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DIC患者积极祛除病因,补充凝血因子,压迫止血治疗。结果产妇急性DIC均有明确诱因,重度子痫前期7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胎死宫内5例,伴有胎儿宫内窘迫1例和双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1例,单角子宫畸形伴完全性前置胎盘1例,死胎剖宫产及死胎引产后各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胎死宫内1例,围生期心肌病剖宫产术后1例。全部治愈,宫腔纱布填塞5例,成功4例,子宫切除2例;胎儿存活5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祛除病因,输注大量新鲜血液、血小板及血浆等,宫腔纱布填塞,必要时子宫切除是抢救DI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9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宫腔纱条填塞及子宫动脉结扎法治疗,实验组予以子宫背带缝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子宫背带缝合术手术操作简单、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迅速止血,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倪少纯 《医学信息》2010,23(6):1707-1708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诊断、预防、治疗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9例胎盘殖入病例,其中14例行剖宫产术,术中采用钳夹、搔刮、局部楔形切除、宫腔填塞纱布术或局部8字缝合方法保守治疗,无效者行子宫切除术.5例阴道分娩,给予米非司酮口服7d后行钳刮术.结果 14例剖宫产手术患者11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3例行次全宫切除,5例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阴道分娩患者,均成功行刮宫术.治疗成功率84.21%.结论 胎盘植入与不良生育史、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是改善其预后的关健;在严密监测下,胎盘植入保守性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剖宫产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腔填塞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出现的24例剖宫产中胎盘附着面大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腔填塞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24例患者中20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保留子宫,其临床治疗成功率达到83.33%。其中3例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实施子宫切除成功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症状。结论在剖宫产后胎盘附着面大出血患者中实施子宫腔填塞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子宫保留率,保障患者生育能力,因此可以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加大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填塞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48小时内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h内观察组患者总出血量为(140.23±633.01)ml,明显低于对照组(442.63±659.6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压迫止血比纱布填充法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更好,宫腔感染几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对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40例患者,采取子宫捆绑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0例均成功止血,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子宫收缩佳,无再次大出血,无切口感染、宫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均一期愈合。40例患者均获随访2~12个月,平均6.25个月。术后42d复查,子宫均恢复正常。其中24例术后6~12个月恢复月经,无痛经,经量、月经周期正常。结论:应用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现的产后出血,不仅有效地控制出血,还可避免子宫切除,保留了生育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冲洗及纱条填塞创口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采取纱条填塞创口的45例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期采取康复新液冲洗及纱条填塞创口的45例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创面修复情况、创面康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炎症水平;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创面修复和创面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冲洗联合纱条填塞创口能够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和康复,降低术后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2周内肠粘连、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能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提高成功止血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利用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B-Lynch)缝合术辅助治疗宫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P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 2月~2021年9 月 84例宫缩乏力性IPPH患者.随机分2组,各42 例.对照组行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UtA)上方动静脉结扎及宫腔填纱;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B-Lynch缝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宫底下降高度、恢复进程、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 h、24 h失血量、术中、术后24 h输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1 d、3 d、7 d宫底下降高度较对照组长,住院及恶露持续时长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B-Lynch缝合术联合UtA上方动静脉结扎及宫腔填纱治疗宫缩乏力性IPPH患者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普通剖宫产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85例前置胎盘孕产妇,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动脉结扎组(60例)、Bakri球囊填塞组(61例)和普通剖宫产组(64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3种手术方式对孕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和转入ICU方面,子宫动脉结扎组、Bakri球囊填塞组优于普通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子宫积脓、粘连或坏死等并发症。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结扎技术、手术时间、最后一次剖宫产与目前分娩时间间隔以及Bakri球囊填塞术对术中出血和子宫切除的影响较为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结扎技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与剖宫产子宫切除的风险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传统普通剖宫产手术相比,子宫动脉结扎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保留子宫,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王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72-1273
目的:观察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5例临床完整资料,将行宫腔填塞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患者53例纳入对照组,将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患者52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12h出血量,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d时血红蛋白水平,并统计两组术后6 m内并发症及生育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12h出血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时,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止血迅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上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具体情况,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3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采取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进行治疗,而对于无法止血的患者,则采取改良式B-Lynch缝扎术进行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保守治疗有4例,止血成功,但患者有长期腹部疼痛症状,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有19例,止血成功,且无死亡病例,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是十分危险的,必须进行紧急处理,而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操作简单,且可立即控制宫体部的凶猛出血,它不仅能快速止血,还能最大限度保全患者的子宫及其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止血效果明显,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症状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超声监护下吸宫术和宫腔水囊压迫用于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II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超声监护下吸宫及宫腔水囊压迫治疗3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开腹或阴式手术行子宫切口妊娠部位楔形切除1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超声监护下吸宫术及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可大大减少患者出血量,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缩短了住院天数,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连续环形缩窄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产妇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缩窄缝合术。观察子宫切除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2 h、2-24 h出血量,输血产妇例数。术后2 d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水平。结果:本组41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经子宫下段连续环形缩窄缝合术治疗后,术中、术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1例(2.4%)切除子宫,20例(48.8%)加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2例(4.8%)联合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62 ml,产后2 h平均出血量39.5 ml,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为110.9 ml。17例输血,输血率41.46%。术后2 d血红蛋白水平为97.8±23.5 g·L~(-1),红细胞计数为(3.4±1.5)×10~(12)·L~(-1)。产后未见并发症。结论:子宫下段连续环形缩窄缝合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理想,操作方法简单、迅速,有助于保留产妇子宫和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鼻腔填塞材料的疗效,寻找术中中鼻道填塞材料,指导临床鼻腔手术中填塞材料的选择.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2010年鼻窦手术中应用凡士林纱条、生物止血棉填塞材料的病例120例,所以病例来自同一手术治疗组,采用相同的手术设备及相同的术后随访方式,手术器械,鼻内镜监视系统,所有手术均在鼻内镜监视系统下实施.选取同型病例比较术后中鼻道填塞材料,在达到术后止血的前提下,比较术后三天、一周、一月的术腔情况.结果 三天:纱条组术腔血痂及分泌物填塞,生物止血棉组血性液体渗透;一周:纱条组:术腔纤维粘性渗出物,生物止血棉组:呈果胶状,暗红色,部分填充于术腔;一月:纱条组:术腔基本上皮化,中道粘连较高<10%,生物止血棉组:术腔基本上皮化,中道粘连率<2%.结论 止血棉在应用于慢性鼻窦炎(Ⅰ、Ⅱ型患者)中道填塞中,术后一月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临床最常见且止血效果较好的材料为可吸收性止血棉和凡士林纱条。目的:对比可吸收性止血棉和凡士林纱条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填塞效果。方法:纳入100例鼻窦炎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6-61岁,病程5个月-23年,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观察组在功能性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可吸收性止血棉填塞术腔,对照组在功能性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对比两组填塞期的不适感、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时的出血情况及术后24 h内的鼻腔渗血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未发生与可吸收性止血棉相关的不良反应,说明可吸收性止血棉具有较高的组织相容性。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率、术后48 h抽出填塞物时的出血率及术后24 h的鼻腔渗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可吸收性止血棉具有较好的止血功能,能有效减少鼻窦炎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缓解术后不适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改良Cho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62例前置胎盘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改良Cho缝合术,对照组随机抽取2010后以前采用局部“8”字缝合开放血窦及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法的前置胎盘孕妇62例。结果62例观察组中,平均手术时间85±22.35min,术中出血量815.37±279.34ml,34例输血,占54.84%,输血量800±400ml,无一例切除子宫。而62例对照组中平均手术时间115±25.51min,术中出血量1456±317.19ml,53例输血,占85.48%,输血量1200±600ml,3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行子宫切除术。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对于前置胎盘的孕妇在剖宫产术中发生子宫下段胎盘附着处出血,采用改良Cho缝合术,大大减少了产妇的出血量,减少了输血的机率及输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此方法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填塞球囊压迫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迁徙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其中采用常规出血处理和宫腔创面缝合的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填塞球囊压迫的患者32例(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基本指标和术后不良情况,血清AFP、HCG和SFIt-1水平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血清AFP、HCG和SFIt-1水平在术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新生儿状况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填塞球囊压迫治疗能够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子宫下段横向环形缝合压迫止血与宫腔纱垫压迫止血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行子宫下段横向环形缝合压迫止血,对照组行宫腔纱垫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指标(术后住院时长、手术时长、转ICU率、盆腔血管结扎率)、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输血率、术后24 h出血量)、子宫恢复状况,包括月经复潮时间、恶露排净时间;并于术后1 m、2 m、3 m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转ICU率、盆腔血管结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月经复潮时间、恶露排净时间、手术时长以及术后1 m、2 m、3 m血清E2、FSH、LH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向环形缝合压迫止血用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中,可改善手术效果,快速止血,未产生明显术后并发症,有效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