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1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加重半个月"拟"右侧卵巢巨大肿瘤"于2011年6月13日收住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尚规则,7/31-32 d,量中,色红,无血块,轻度痛经.自述近1个月腹部胀痛,尤以右下腹为主,腹痛牵涉及腰部,近半个月自觉腹部膨大明显,伴食欲不佳,腹泻5-6次/日.体征: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腹部可及巨大囊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3指,右缘达右腋前线,活动度差,有压痛.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后穹窿可触及一结节状肿块,大小扪及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前位,略大;附件区盆腔偏右侧扪及一直径40 cm大小囊性包块,压痛明显,活动度差.阴道B超示:子宫大小约8.3cm×5.1 cm×8.8cm,子宫右侧见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40.1 cm×39.4 cm×15.2 cm,内见细弱点状回声,囊壁光滑,基底部位于子宫右后方,可见实质性中等回声约9.3 cm×8.3 cm突入囊腔,有血流显示.提示:(1)腹盆腔巨大囊实性占位,考虑来源于右侧附件;(2)盆腔积液.入院后查肿瘤标记物CA125:105.900 U/ml;全腹部磁共振提示:盆腔巨大囊实性包块,考虑来源于右侧附件,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腹腔中等量积液;B超引导下行腹水穿刺,抽出8 ml血性腹水送脱落细胞检查,脱落细胞检查阴性.拟"盆腔巨大肿瘤,性质待查"于2011年6月20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探查见盆腔内中等量淡血性腹水,抽取腹水约50ml送脱落细胞检查,另见右侧卵巢巨大肿瘤约40 cm×40 cm× 10 cm大小,表面光滑呈灰白色,基底部可及10 cm× 10 cm×8cm大小的结节状肿块,质地硬,表面尚光滑,肿瘤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0 d大小.在做好防止囊液进入腹腔的保护措施下,抽吸咖啡色囊液约1000 ml,经腹壁中等长度切口成功脱出该巨大肿块,术中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腹水未见恶性细胞,右侧卵巢纤维瘤伴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顺利恢复,1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2.
杨晓霞 《淮海医药》2002,20(2):167-167
患者女 ,2 4岁。 1月前孕足月自然分娩 ,产后 1周始渐感下腹有坠痛且排尿不畅。曾在外院按尿路感染处理 ,疗效不佳。近 10 d下腹坠痛加重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来我院就诊。妇检 :外阴正常 ,阴道无血迹 ,粘膜无破损 ,阴道右侧壁可触及一囊性包块 ,约 8cm× 6 cm大小。子宫及附件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正常。 B超检查 :盆腔纵切 ,宫颈下方见大小 8.5 cm× 6 .5 cm× 5 .0 cm的椭圆形无回声区 ,外形规则 ,包膜完整 ,内见絮状光带回声。横切见阴道受压变形 ,包块位于阴道线右侧。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B超诊断 :阴道壁血…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下腹部包块28天,逐渐增大伴腹胀痛一周。妇科检查:宫体前方及cm:14×16包块,囊性、光滑、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区均被肿块占据。B超检查:于子宫底上方见直径约15cm的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壁厚薄不均约0.5~1.0cm,内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及回声相对增强、厚薄不均、  相似文献   

4.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未婚,学生。因“停经2月,下腹痛10天”入院。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下腹略膨隆,可扪及一20cm×6cm大小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妇检:外阴、阴道、宫颈无明显异常;子宫后位,活动可;左侧附件区子宫前上方可触及一直径约25cm×7cm囊性肿物,边界尚清,无压痛。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其内未见异常,左侧卵巢前方见约26.0cm×7.5cm无回声区,壁光滑,内透声好,考虑诊断:盆腔巨大囊肿。肿瘤四项+CA-125检查无明显异常。拟诊“盆腔包块待查,左卵巢囊肿?”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  相似文献   

5.
李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6):756-756
患者女, 26岁,因产后 3个月发现下腹部包块 10天入院.体查: T 37. 2℃, P 86次 /分, BP 130/80 mmHg,心肺无异常,中下腹部明显膨隆,并可扪及一直径约 25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等,边界清,活动度不明显,无压痛,腹部 B超提示中下腹腔内探及一约 25 cm× 23 cm大小的低回声包块,妇产检查排除妇科肿块.诊断:腹腔包块原因待查.择期行剖腹探查及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包块呈球形,约 25 cm× 20 cm大小,呈囊性感,包膜完整,位于升结肠系膜上,将包块完整摘除,切开囊壁,见囊腔液为淡黄色,病理报告:肠系膜单纯囊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5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腹不适2d来院就诊.体检:腹软,左上腹压痛(±),似可触及大小约10cm×6cm包块,质中,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楚,活动度尚可.超声检查:胰头胰体边界清晰,包膜光整,分布均匀,主胰管未见扩张,周围未见积液.胰尾部见一个囊实性混合回声团块,大小9.0cm×6.2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形态规则,回声不均匀,内见许多无回声区,最大4.0cm×3.3cm,实质部分内见点状血流信号,可测及动静脉血流频谱.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57岁。因发现盆腔包块半月于2006-09-10入院。查体: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萎缩,无压痛,盆腔触及一囊性包块,超新生儿头大小,无压痛,活动良,双附件未触及。B超示:下腹部见14.2cm×12.5cm×9.8cm的囊性肿物,内可见分隔。血液检查:CA125∶60.53U/ml,CA1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岁。因停经2月余,腹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及各脏器功能正常。妇科检查:后穹窿较饱满,似可触及一包块之下界,无触痛。子宫前位略增大,压痛明显,右附件区压痛明显。B超示:宫腔中见胎儿声像,双顶径2.5cm,在子宫右后方见一轮廓清晰约8.9cm×4.7cm×3.6cm大小以囊性为主之厚壁混合回声块影,无回声区中可见光点漂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53岁.因下腹痛1个月入院.40岁绝经.妇科检查:盆腔内可及囊实性包块,15.0 cm×10.0 cm大小,边界不清,压痛明显,拒按,子宫、附件触不清.彩超检查示:右侧盆腔内探及5.3 cm×3.2 cm×4.1 cm的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腹腔内探及4 cm的液性暗区.盆腹腔CT检查示:腹腔内可见大量液体密度影,肠系膜广泛粘连,左侧髂腰肌内可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3.0 cm×3.0 cm,子宫体部边缘毛糙,膀胱右后方见一大小3.5 cm×3.0 cm的囊性占位.CA125 270.06 U/ml.腹穿抽出淡黄色液体100 ml,查脱落细胞找到癌细胞.为排除胃肠道转移性肿瘤,行胃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女,53岁.因下腹痛1个月入院.40岁绝经.妇科检查:盆腔内可及囊实性包块,15.0 cm×10.0 cm大小,边界不清,压痛明显,拒按,子宫、附件触不清.彩超检查示:右侧盆腔内探及5.3 cm×3.2 cm×4.1 cm的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腹腔内探及4 cm的液性暗区.盆腹腔CT检查示:腹腔内可见大量液体密度影,肠系膜广泛粘连,左侧髂腰肌内可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3.0 cm×3.0 cm,子宫体部边缘毛糙,膀胱右后方见一大小3.5 cm×3.0 cm的囊性占位.CA125 270.06 U/ml.腹穿抽出淡黄色液体100 ml,查脱落细胞找到癌细胞.为排除胃肠道转移性肿瘤,行胃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摘要 患者20岁.因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半年,下腹部胀痛1个月.伴头晕、乏力,食欲欠佳,无发热、消瘦,二便正常,于2000年8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16,量中等,无痛经史,未婚,无同居史.入院查体:神清,重度贪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下腹部可触及足月儿头大小包块,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妇检:外阴发育正常,呈未婚式,处女膜完整.肛、腹合诊:宫颈无举痛,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质地中,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血红蛋白57g/L,B超示宫体大小13.6cm×9.0cm×11.2cm,宫腔内见10.9cm×7.8cm囊实性不均质肿物,旁见蜂窝状暗区,提示: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2.
骶前皮样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5 6岁。主因间断性下腹部坠胀感 2 a余于2 0 0 2年 4月 3日入院。入院查体 :腹软、肝、脾未触及 ,未触及明显包块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正常 ,外阴及肛门发育正常 ,无皮疹、溃疡、结节及瘘管 ,肛门周围无异常分泌物 ;肛诊 :直肠后壁饱满 ,未触及新生物 ,指套无血迹。腹部 B超示 :盆底、骶前有一约 10 cm× 8cm× 8cm大小肿物 ,无回声 ,呈囊性。盆腔 CT示 :骶骨前可见一 8cm× 8cm× 10 cm大小肿物 ,呈液性密度 ,边缘锐利 ,规则。实验室检查。血系列 :白细胞 6 .4×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72 ,淋巴细胞 0 .2 8,血红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岁。因腹部包块入院。入院查体:腹部膨胧,无压痛及反跳痛等阳性体征;B超声显示:腹部见一大小约13.0cm×7.9cm×9.1cm“8”形态囊性暗区,内可见中等回声光点漂动,推之,可见“8”型形态略有改变,并可见明显移动。超声诊断:腹部囊性包块。手术所见:腹腔回肠近盲肠处肠系膜  相似文献   

14.
刘新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76-1277
患者34岁,住院号:002136.因发现盆腔包块5年,下腹痛2天,于2004年3月1日人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5-6/28-32天,量中,色暗红,无痛经.99年4月份妇检发现盆腔包块,作B超: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左侧可见3.9×2.4cm低回声光团,子宫右侧可见3.6×2.2cm低回声光团,提示双侧附件实质性包块,予输液、抗炎治疗,后-直未复查.末次月经2004年2月28日,28日晚无明显诱因开始感下腹持续性坠胀痛,无阵发性加剧,不向四周放射,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坠胀及晕厥,无尿频、尿急、尿痛.既往月经规则,无痛经.足月顺产一胎,未避孕,人流5次.人院体查:T:36.5℃,P:84次/分,R:21次/分,BP:100/80mmHg,神清,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心肺正常,腹稍隆,腹肌稍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下腹可触及巨大囊性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黏膜正常.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后穹窿膨出.宫体附件:盆腔可及一巨大囊性包块,上达脐上二指,压痛.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后方可见切面内径为20.7×9.4cm不规则无回声区,提示盆腔内囊性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咖啡色不凝液体,腹穿(包块内)抽出咖啡色不凝液体.实验室检查:尿HCG阴性.  相似文献   

15.
1 病案摘要 例1.患者,女,7岁,因发现中下腹肿块2周余收入普外科。查体:中下腹稍膨起,可触及一球形包块,约女拳大小,质硬,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不大,稍有压痛,彩超示:中下腹探及一无回声区,大小8.09cm×6.13cm,边界清,内可见分隔光带及点状回声,提示“中下腹囊性占位”。初步诊断:“腹腔包块性质待查”剖腹探查术中见包块来源于左侧卵巢,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发现左下腹包块3个月,近10日自觉不适,活动时阵痛明显,月经及大小便正常。妇科查体发现:左下腹部及双合诊在左侧附件区上方可触及同一9cm×8cmx 6cm实性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差,压痛明显;子宫及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大小正常,肌壁回声均质,内膜显示清晰,右侧附件结构正常,左侧附件探查不清。左下腹部见8cm×9cm×9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晰,提示卵巢肿瘤。全消化道钡餐透视见: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6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周而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隆起如孕5个月,可触及巨大包块,上界平脐,两侧界至腋前线,下界深入盆腔,质中,囊突感,可活动腹软,肝脾未触及.妇检:子宫前位常大,质中,无压痛,盆腔内可触及一包块,包块占据盆腔,可移动,囊实感,无压痛.入院后电子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胃底为主).  相似文献   

18.
[病例] 35岁,已婚.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就诊,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有犬亲密接触史.入院查体:后穹隆触诊饱满,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5 cm的包块,质中,推之不动,右侧附件区未触及特殊.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检查未见异常.彩超检查示:膀胱后方未探及正常子宫体图形,可见宫颈回声,多个异常区,呈"蜂窝状"(图1见封3),较大一异常区约9.1 cm×9.7 cm.超声印象:子宫包虫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清除术.术中见:子宫体、左侧阔韧带上分别有质中包块,表面呈淡黄色,与左半结肠及后侧腹膜明显粘连,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未见明显异常.沿包块边缘仔细分离,遇血管结扎,将包块完整切除,用4#丝线缝合.术后切开包块见内为淡黄色液体及子囊、孙囊.病理报告:子宫、子宫左侧阔韧带包虫囊肿合并感染钙化.  相似文献   

19.
[病例] 35岁,已婚.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就诊,无恶心、呕吐、寒战、发热、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有犬亲密接触史.入院查体:后穹隆触诊饱满,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5 cm的包块,质中,推之不动,右侧附件区未触及特殊.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检查未见异常.彩超检查示:膀胱后方未探及正常子宫体图形,可见宫颈回声,多个异常区,呈"蜂窝状"(图1见封3),较大一异常区约9.1 cm×9.7 cm.超声印象:子宫包虫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清除术.术中见:子宫体、左侧阔韧带上分别有质中包块,表面呈淡黄色,与左半结肠及后侧腹膜明显粘连,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未见明显异常.沿包块边缘仔细分离,遇血管结扎,将包块完整切除,用4#丝线缝合.术后切开包块见内为淡黄色液体及子囊、孙囊.病理报告:子宫、子宫左侧阔韧带包虫囊肿合并感染钙化.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1岁。因下腹胀满、小便不畅二十余天求诊。体验: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下腹稍压有便意。肾区无叩痛。肛门指诊示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中央沟捎失,质偏硬,无明显压痛。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B超检查示盆腔内膀胱后方探及10.9cm×10cm大小囊性暗区,囊壁光滑整齐,边界清晰,内部可见网格状分布光带回声,后方伴有增强效应,囊下方可见一月芽状实质回声与囊壁相连,膀胱后壁可见弧形受压前移。肝胆及腹腔内未探及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