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礼权  谭爱群  陈鸿  樊阳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05-80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手术修复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时机选择在黄疸消退后的第 2d即可进行 ,在静脉麻醉下 ,对单侧或双侧先天性唇裂或合并有牙槽突裂的 31例新生儿进行手术整复 ,在手术室复苏成功后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 ,术后 6~ 8d拆线出院。结果  31例患儿均麻醉平稳、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 ,手术顺利 ,平均失血 15ml± 2 5ml,平均手术时间 4 0min± 15min。术后复苏顺利 ;伤口均为一期愈合。结论 在专业小儿麻醉和复苏技术、新生儿ICU监护等技术保障下 ,新生儿期整复先天性唇裂及牙槽突裂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2例唇腭裂术后牙槽突裂患者行自体骨移植术。结果12例患者中,髂骨移植7例,下颌颏部骨移植5例。术后8~9d拆线,除1例移植骨外露,去除后重新缝合,创面封闭,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武德  韩改桂 《河北医学》1996,2(6):592-593
早期关闭牙槽突裂的手术探讨(100028)北京煤炭部总医院口腔科李武德,吴承芳,李昀生(031200)山西省汾西矿务局职工总医院口腔科韩改桂,张克铁,闫晋中先天性唇腭裂是最常见的面部发育畸形之一,而部分唇裂患者和腭裂患者都存在有齿槽嵴裂。目前,在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中护理因素对植骨效果的影响。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的临床病例中选取单侧牙槽突裂患者30例,按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分为很满意(A组)、满意(B组)、一般(C组)三组,每组10例。应用CT扫描及Matlab7.0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术后体积比。结果:A、B、C三组植骨后3个月骨桥的体积和植骨前牙槽突裂隙的体积比分别为92.8%、71.4%、57.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质量可影响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的植骨效果,优质的护理对植骨成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唇腭裂中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槽突植骨术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利用髂骨松质骨移植于唇腭裂患者所形成的口鼻腔瘘之间。结果 :3年来临床应用该方法 ,治疗 2 3例牙槽突裂患者 ,其中 1 4例术后随诊 6个月以上 ,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 ,X光显示骨密度同正常骨质。结论 :牙槽突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恢复上腭牙弓完整性。保证裂隙临近牙的萌出 ,提供稳固的上颌牙弓 ,增加鼻翼高度 ,改善鼻翼外形 ,均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患儿同期行鼻畸形整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0-01~ 2012-12间收治的139例6个月~3岁先天性唇裂婴幼儿行唇裂整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创口感染,减少术后瘢痕,改善鼻唇部外形.结果 139例患儿无一例创口裂开,除2例发生线结反应外,其余患儿创口均Ⅰ期愈合.拆线后创面平整,创口瘢痕细小,唇部及鼻外形佳.95%以上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尤其是患侧鼻腔内的创口需重点关注,并针对性地进行病情观察,积极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祖球 《医学综述》2013,19(13):2488-2490
目的探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 60例牙槽突裂患者在骨裂缺位植入自体骨与人工骨,用海澳口腔修复膜覆盖植骨区唇侧表面。结果 60例患者植入骨术后6个月、1年拍曲面断层全景片,CT扫描,植入骨成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及鼻瘘发生。结论自体骨与人工骨用于移植修复牙槽突裂,可以提高植骨成活及成骨量,避免骨吸收,保证上颌牙槽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上颌及鼻底的美观;封闭口鼻瘘。  相似文献   

9.
牙槽突裂植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峰  陈启新 《河北医学》2003,9(9):849-851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 ,发病率约 1.82%,许多患者还同时伴有牙槽突裂。目前 ,对于唇腭裂的治疗已由单纯性关闭唇腭裂裂隙发展到序列治疗 ,明显地提高了唇腭裂的治疗效果。随着对唇腭裂先天畸形病生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由牙槽嵴畸形所引起的诸多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使牙槽嵴畸形的重建成为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终达到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及上颌骨的稳定性、矫正鼻底塌陷、关闭口鼻漏 ,并为正畸、正颌打下基础。早在 2 0世纪初期的欧洲 ,Eiselosberg(190 1)、Lexer(190 8)和Drachter(1914)等就开展了对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的…  相似文献   

10.
唇裂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达1.8%左右。修复唇裂的目的不仅使患儿的容貌、发音得以改善,而且对颌骨、牙齿的发育乃至鼻部的整复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唇裂修复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与精湛的手术技巧有重要关系,而且与围术期护理也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患儿手术年龄趋于提早,患儿家属对唇裂修复术效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唇裂围术期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针对患儿的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和接受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牙槽骨改建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及多种因子共同调节的过程。在众多的相关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牙槽骨改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对BMP-2的研究增多,对其作用机制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未完全清楚。本文主要针对BMP-2在牙槽骨改建的两个过程,即骨形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种更方便可靠的牙松动和牙槽骨损伤固定的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复合树脂牙弓夹板对牙外伤松动牙、牙周炎引致的牙松动和牙槽骨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26例松动牙和12例牙槽骨骨折治疗固定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于牙松动和牙槽骨骨折,利用自制复合树脂牙弓夹板对其进行复位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8年 10月以来 ,已成功的对 72例5 0岁以上的较大年龄 ,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的各阶段护理程序 ,均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各种原因所致肾功能衰竭患者 72例 ,其中男46例 ,女 2 6例 ;年龄 5 0~ 72 (平均 5 5 .5 )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 63例 ,多囊肾 9例。术前均行 8~ 16个月血液透析。1.2 供肾资料  供肾热缺血时间为 4~ 6(平均 4 .2 )min ,冷缺血时间为 3~ 8(平均 3.6)h ,供、受者淋巴组织毒试验结果为 1%~ 8% ,术前均行心…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n individuals with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itial cleft size and dental anomalies, and the outcome of alveolar bone grafting.

Methods A total of 6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non-syndromic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were included from the cleft lip and palate-craniofacial center, Uppsala University Hospital, Sweden. All patients were operated by the same surgeon and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Uppsala protocol entailing: lip plasty at 3 months, soft palate closure at 6 months, closure of the residual cleft in the hard palate at 2 years of age, and secondary alveolar bone grafting (SABG) prior to the eruption of the permanent canine. Cleft size was measured on dental casts obtained at the time of primary lip plasty. Dental anomalies were registered on radiographs and dental casts obtained before bone grafting. Alveolar bone height was evaluated with the Modified Bergland Index (mBI) at 1 and 10-year follow-up.

Results Anterior cleft width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enamel hypoplasia and rotation of the central incisor adjacent to the cleft. There was, however, no correlation between initial cleft width and alveolar bone height at either 1 or 10 years follow-up.

Conclusions Wider clefts did not seem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success of secondary alveolar bone grafting but appea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some dental anomalies. This finding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planning.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 29岁 ,血型B型, 体质量60 kg,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 a,HLA配型与一台湾女性供者(血型相同)相合,于2003-01-15行非亲缘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窥镜,在直视下清除鼻腔及鼻窦病变组织,改善其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是目前治疗鼻炎、鼻窦及鼻颅底、鼻眼等相关疾病的先进手术方法。手术精细准确,它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我院1998年以来,利用鼻内窥镜相继开展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窦囊肿等手术,配合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局部换药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近来动物实验表明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提示有望用干细胞移植来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国内外已成功地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足[1~4].我科对2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7-69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矫治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矫治。比较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矫治前后的临床效果、SNB角度、SNA角度、ANB角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患者矫治后的安氏分类Ⅰ类48例(80.00%)、SNB角度(82.50±2.00)°、SNA角度(78.00±1.80)°、ANB角度(2.50±1.60)°和生活质量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矫治可使其牙齿角度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掺锶5%透钙磷石骨水泥修复家兔下颌牙槽骨缺损,观察骨保护素(OPG)在缺损区的表达情况,探讨掺锶透钙磷石骨水泥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健康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在家兔双侧下颌牙槽骨制作骨缺损,空白对照组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透钙磷石组植入透钙磷石骨水泥,掺锶5%透钙磷石组植入掺锶5%透钙磷石骨水泥.术后每组动物分别于4、8周各处死3只,通过大体观察、CBCT、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CBCT结果显示掺锶5%透钙磷石组骨缺损8周时已基本修复,透钙磷石组骨缺损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未完成骨缺损修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周时OPG表达最高,8周时减弱.4周和8周时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兔下颌牙槽骨缺损修复中,掺锶5%透钙磷石成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可作修复骨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荧光染料(CM-Di I)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后,是否会脱落造成周围细胞被污染,标记细胞经静脉移植入脑梗死大鼠后是否会造成宿主脑内神经元被误染色;以及是否可以鉴定人BMMSC产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M-Di I分别标记培养的人BMMSC,观察标记效率。将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的人胚肾293T细胞和CM-Di I标记的人BM-MSC细胞共培养,7 d之后观察CM-Di I的红色荧光和293T细胞是否双标记。将CM-Di I标记的人BM-MSC经静脉移植入脑梗死大鼠体内,观察植入细胞的红色荧光是否会沾染宿主细胞以及和BDNF免疫荧光的双标记。结果不同浓度CM-Di I(1 000、200、100、20 nmol/L)均可成功标记人BM-MSC,其中1 000、200 nmol/L浓度标记24 h后观察标记效率均达到98%以上,比100、20 nmol/L标记的效率明显升高(P<0.01)。CM-Di I标记后的人BM-MSC与GFP标记的293T细胞共培养,7 d之内没有发现红色荧光沾染绿色的293T细胞。移植后第3天,静脉植入脑梗死大鼠的标记细胞的红色荧光没有沾染宿主脑内神经元,而且可以和BDNF的绿色荧光形成双标记。结论 CM-Di I可以高效地标记人BM-MSC。采用200 nmol/L浓度标记的人BM-MSC细胞在体外培养和移植入脑梗死大鼠后都未发现对周围细胞造成污染,植入细胞的CM-Di I荧光可以鉴定产生BDNF的人BM-M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