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职业紧张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社康医院27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优、良、中、差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3.5%、41.3%、14.5%、0.7%。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指数呈负相关的因素是物理环境、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工作前景、工作危险、工作冲突、工作负荷(P<0.01)。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是工作负荷、缺乏社会支持、工作危险和缺乏参与机会。结论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可降低社康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该区各医疗机构应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相似文献
2.
深圳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为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0个社康站304名医务人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较高的方面有工作环境、工作前景和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的变量有工作压力、安全感和工作报酬.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市区内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于市区外医务人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式职工与非正式职工之间在安全感、管理制度和专业发展三个方面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圳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工作压力、安全感和工作报酬. 相似文献
3.
胡同文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31(1):34-36
在医疗服务工作系统中,医护人员每天需要接触大量的患者,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病患的消极情绪,而且还得处理各类日常事务。如此巨大的工作强度使得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满足自我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也容易引发医护人员身心倦怠感。而作为心理倦怠积极对立面的工作投入,它强调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饱满的情绪和认知状态,能够有效缓解个体的情感衰竭,提升工作结果质量,并且积极的心态和情绪也能促升个体的工作绩效,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提升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根据以往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实证研究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投入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结果,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学杂志》2017,(17)
目的调查广州市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ed-C,IRI-C)对374名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所有P值均为双侧概率,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以共情水平得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分析时设置哑变量。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共情能力评分为(50.66±11.75)分,各条目均分为(2.30±0.53)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身份的医护人员共情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学历、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身份、职称进入方程,模型拟合较好(R2=0.699,P<0.05),其中,身份与共情能力为正相关,其它均为负相关;负相关的因素中,培训经历、带教经历、职称的影响较大(均P<0.05),相对于已婚组,未婚组与共情能力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工作≤1年的被调查者,工作年限为1~2年和3~4年的与共情能力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为≥4年的与共情能力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中专学历的被调查者,硕士学历的与共情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受多因素影响,应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苏预防医学》2013,(5)
目的了解宿迁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及工作压力状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宿迁市三级医院192名医护人员,使用症状自评量表(The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SCL-90量表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感觉最有压力的项目是"感到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分前3位的工作压力源因素是外部环境、工作负荷、医患关系。工作压力源量表中工作负荷因子与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呈正相关(P<0.05),组织管理因子与强迫症状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宿迁市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承受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师的工作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工作能力指数(Work Ability Index,WAI)法对342名医师(医师组)和36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医师工作能力以中等占绝大多数(77.5%)。男医师工作能力指数的平均水平高于女医师(t=2.03,P<0.05);男女医师工作能力均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0.05),中青年医师工作能力高于高龄医师。[结论]在医师人群中应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服务,以提高医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对辽宁省铁岭煤矿集团总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0~39岁年龄组及工作年数在10~19 a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高,分别为11.70±7.01、6.15±5.68和11.92±5.82、6.26±5.95;离异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最低,得分为19.81±6.93。承担科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度比未承担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低。高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初级职称者,没有夜班的医护人员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得分明显高于有夜班人员。医患关系严重紧张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而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工作年数、婚姻状况、管理职务、技术职称、夜班工作、医患关系都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武汉市3家三级医疗机构的2 97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应急知识、应急态度的问卷调查,并收集医护人员的人口学特征资料,对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976名医护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平均得分为(142.74±10.93)分,总条目均分为(3.86±0.53)分。在应急能力各维度评分中,防护能力条目均分最高,准备能力条目均分最低。医护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和应急态度呈正相关(r=0.704,0.513,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型(β’=0.821、0.635、0.524)、工作年限(β’=0.779)、参与应急培训/演练(β’=2.278)、应急知识(β’=1.349)和应急态度(β’=1.125)是影响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演练以及实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工作特征的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88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医护人员对各项工作特征的评价中,对工作意义的评价最高,均分77.96±18.77;对工作反馈的评价最低,均分60.85±20.40。影响工作特征评价的因素包括:医疗机构的级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从事专业类别、从事专业工作年数、职称、行政业务管理职务。结论四川省医护人员对各项工作特征评价为中等程度,有关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重视根据不同特征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与设计,开发、开通多元的沟通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上海某社区职业人群工作能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人群的健康对社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采用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 (workabilityin dex ,WAI)表”[1 ] 对上海市芷江西街道社区部分职业人群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和工作能力调查 ,以了解职业因素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为职业人群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础资料。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通过对上海市芷江西街道社区饮食业人员、工厂工人、交巡警、教师、商场营业员等 5种职业人群 ,随机抽取 6 6 3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 2 2 2名 ,占 33 5 % ,女 441名 ,占 6 6 5 % ,平均年龄 ( 4 2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商场空气质量现状,为制定新区公共场所空气质量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大型商场共38家,设置监测点361个,采用现场监测仪器对CO、CO2、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可吸入颗粒物(IP)、噪声、照度7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甲醛最大值为0.905mg/m^3,超出国家标准6.51倍;IP最大值0.813mg/m^3,超标2.58倍;TVOC最大值4.38mg/m^3,超标6.30倍。商场各功能区的噪声、甲醛、照度3项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噪声指标合格率以家电区最低,为14.81%,甲醛及照度指标合格率均以床上用品区最低,分别为82.14%和30.36%。结论光明新区商场空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开展口腔卫生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公明第一小学和光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在校学生2218人,进行口腔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每天刷牙、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每次刷牙3~5 min、正确的刷牙方式、选择正确的牙刷、早晚刷牙以及选择含氟牙膏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96.52%、61.03%、37.41%、35.02%、51.74%、61.92%和15.53%;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近两年使用氟化物、做过窝沟封闭、做过洁治、定期检查牙齿(至少半年1次)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2.23%、12.53%、9.42%、35.12%和44.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OR=1.26,95% CI:1.04 ~ 1.52)、年龄(OR=1.16,95%CI:1.08 ~1.25)为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次刷牙3 ~5 min(OR=0.81,95% CI:0.66 ~0.98)和做过窝沟封闭(OR=0.47,95% CI:0.35 ~0.63)为龋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广泛开展窝沟封闭等,能阻止以龋病为主的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光明新区机动车伤害监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机动车车祸急诊伤害分布情况,为伤害事件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10-2011年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机动车车祸伤害病例累计4 887例,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和16~50岁,分别占5.44%、84.59%;其主要职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73.42%)、商业/服务业人员(占9.17%)、学龄前儿童(占5.93%)等。机动车车祸伤害事件大部分发生在7-24时之间占89.67%;对比2010年,2011年12月机动车车祸伤害发生下降幅度达47.43%。绝大部分伤害事件为非故意伤害事故(99.84%),以轻度伤害事故为主(78.21%),小型载客汽车和摩托车是造成伤害的主要直接交通工具(分别占36.32%、32.11%),另外重度伤害事件中小型载客汽车占52.42%。结论机动车车祸伤害呈下降趋势,绝大部分为轻度非故意事件,但小型载客汽车和摩托车仍是造成机动车车祸伤害的主要原因,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以及加大交通安全执法力度,以及采用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手段,能有效预防与控制机动车车祸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光明新区成立于2007年,地处深圳西北,毗邻东莞,其光明办事处(下称辖区)相对深圳市其他一些街道发展比较滞后,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且有不少为传统制造行业.辖区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粉尘和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及氨气、酸等刺激性气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学生常见口腔疾病分布、口腔卫生知晓情况以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口腔常见疾病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抽样原则结合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公明第一小学和光明小学3312名在校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筛查和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调查。结果学生口腔疾病主要有乳牙龋病、恒牙龋病、牙颌畸形、牙龈炎及牙结石,其患病率分别为39.43%、20.71%、2.99%、2.42%和1.78%,其中乳牙、恒牙龋均分别为1.72、0.47;三年级以上小学生每天刷牙率96.52%,其中选择含氟牙膏以及正确的刷牙方式只有15.53%和35.02%,近两年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做过窝沟封闭和洁治分别占总人数的53.71%、12.53%、9.42%和3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三年级以上小学生中,女性(OR=1.26,95%CI=1.04-1.52)、年龄(0R=1.16,95%CI=1.08-1.25)为预防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次刷牙3-5min(OR=0.80,95%CI=0.66-0.98)、做过窝沟封闭(OR=0.47,95%CI=0.35-0.63)为预防龋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广泛开展窝沟封闭等有效预防措施;能阻止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方法在光明新区整群抽取1所中学和1所小学学生进行伤害监测,以报告卡形式收集2010年度伤害发生情况及其相关信息,采用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监测中小学生4 139人,发生伤害119例(男生82人,女生37人),伤害平均发生率为2.88%,平均年龄10岁;以跌倒/坠落居多,伤害部位以上肢31.93%(38/119)、下肢29.44%(35/119)和头部25.21%(30/119)为主;伤害后果主要是挫伤/擦伤,占56.30%(67/119);学生伤害发生在学校占61.30%(73/119);学生伤害治疗费用在101~1 000元者占30.25%(36/119);不同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对造成的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明新区中小学生发生率高于深圳市中小学伤害发生平均水平,应加强中小学生预防伤害宣传教育,提高对伤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光明新区婴儿喂养方式现状,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研究两个群体有效的营养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2011年7月1~8日在深圳市光明新区社区儿童保健门诊,对330名0~3岁散居婴幼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表由医务人员填写,主要内容包括婴幼儿基本情况、喂养现状及补充食品添加情况,以及家长关于婴儿期喂养、营养知识和行为等。结果独生子女家庭年均收入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年均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母乳喂养率为35.13%,非独生子女为76.08%(P〈0.05);断奶时间:独生子女为4.10月,非独生子女为8.08月(P〈0.05);6个月龄时独生子女补充食品添加占29.87%,非独生子女占19.19%(P〈0.01),两人群补充食品添加种类和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取决于主要抚养人的喂养行为以及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不是科学喂养的主要障碍,独生子女补充食物添加及喂养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分层次践行科学育儿中心-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2012-2013年小学生伤害特征,为政府制定学校卫生政策与预防伤害的相应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深圳市光明新区2012-2013年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信息报告卡,共监测小学生6 832名,用SPSS 13.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7.64%,男生发生率为11.48%,明显高于女生(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91,P<0.01).伤害以跌倒/坠落伤最多(65.9%),伤害主要发生于娱乐玩耍(64.8%)和体育课(17.8%)时.2012年与2013年伤害时活动、伤害类型、伤害部位、伤害程度、伤害医疗费用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49,1.221,2.054,0.449,0.140,P值均>0.05).结论 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伤害现况依然严峻,加强学校伤害健康教育及运动伤害干预对于减少小学生伤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