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QT间期离散度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的动态变化及对HIM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对63例HIM患儿发病48h内和治疗7d后QTcd和CK—MB进行检测,并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M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发病48h内QTcd及CK—MB均显著升高(P〈0.01)。经7d治疗后,HIM患儿QTcd及CK—MB均显著下降,产后缺氧组较胎儿期缺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胎儿期缺氧组并发症多,预后差(P〈0.05)。结论QTcd及CK—MB相结合可作为HIM的特异性敏感指示,对判断HIM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患儿血糖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HIE患儿的血糖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HIE患儿血糖水平的平均值以及血糖异常构成比。结果HIE患儿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组患儿平均血糖与轻度、中度HIE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IE患儿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HIE组患儿(P〈0.05)。结论临床对HIE患儿进行抢救时,须重视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患儿的血糖值采取不同措施.可有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病因及预后,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放弃治疗2例,存活77例,其中产时产后缺氧引起的双器官损害与三器官损害率分别为8077%和19.23%,而胎儿期缺氧引起的双器官损害与三器官损害率分别为46.43%和5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期缺氧预后较差,因此要及早给予"三维持、三控制",保证患儿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利于抢救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俏  向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58-5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围生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6月本院住院分娩的116例ICP孕妇,同期住院分娩的非ICP孕妇65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116例ICP孕妇胎儿窘迫39例,发生率33.62%,对照组胎儿窘迫3381例,发生率5.20%,ICP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新生儿窒息1例,发生率0.86%,对照组新生儿窒息69例,发生率1.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剖宫产97例,剖宫产率83.62%,对照组剖宫产3123例,剖宫产率48.02%,两组差异有统计等生意义(P〈0.01)。结论ICP孕妇因胆汁酸水平升高可引起胎儿缺氧,增加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对8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研究发现:窒息组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36.5%),颅内出血7例(8,5%)、ARF12例(14.6%),窒息组血Cr浓度和尿NAC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7例(8.5%)。窒息新生儿预后与出生时复苏时间>10min、血pH值<7.0、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及持续少尿和无尿有关。结果提示窒息新生儿常合并器官功能损害,应密切观察,早期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心电子监护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分娩产妇300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用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50例采用多普勒测胎心,分析两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分别为14.67%与8.66%、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0.67%与8.67%、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分别为15.33%与7.33%和11.33%与5.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程中连续胎心监护虽然增加了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但能指导临床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胎儿宫内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和临床意义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及同期健康足月儿各50例测定血小板数(Plt),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的均态变化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出生后第1天重度窒息儿PDW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PV也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窒息患儿PDW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MPV,Plt在正常范围,综合治疗第5天,MPV和Plt恢复正常,但重度窒息患儿PDW恢复较慢,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后第1天的PDW水平与HIE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634),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窒息的程度及指导治疗。PDW可作为判断预后,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防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181例窒息新生儿于生后48小时内抽取的股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其中有66例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异常。将此66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Ⅰ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Ⅱ组(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患儿均进行吸氧、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维持正常血压,并予以维生素C、ATP、辅酶A静滴等基础治疗。结果生后48小时内三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均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7天复查,三组心肌酶谱各项均较生后48小时内数值明显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治疗Ⅰ组心肌酶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Ⅱ组心肌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心肌酶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有效预防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且副作用小,用药安全、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9.
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87例为研究组,其中29例单纯轻度窒息患儿为Ⅰ组、21例单纯重度窒息患儿为Ⅱ组、37例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为Ⅲ组。随机选择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均在出生第1、3、7天进行血清钙、镁测定。结果低钙、低镁血症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分别为56.32%、45.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10.00%(P〈0.01);Ⅰ、Ⅱ、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高于Ⅰ组、Ⅲ组高于Ⅱ组(P〈0.05)。Ⅰ、Ⅱ、Ⅲ组患儿血清钙、镁水平持续降低并在第3天最明显,与第1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Ⅱ组低于Ⅰ组、Ⅲ组低于Ⅱ组(P〈0.05)。低镁血症患儿有87.63%(35/40)伴有低钙血症。结论应动态检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钙、镁,并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指标。低镁血症患儿补镁的同时注意适量补钙。  相似文献   

10.
刘爱玲  何文红 《中原医刊》2007,34(13):32-33
目的分析宫内缺氧所致的出生无窒息的新生儿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收治的有缺氧史的足月新生儿133例,其中有宫内缺氧但生后无窒息的新生儿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所致的脑、心脏、肺脏、肾脏、消化道损伤进行比较。结果①脑损伤:观察组有55.2%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尽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3%(P〈0.05),但中度脑病发生率占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他脏器损伤:观察组心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脏损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损伤、消化道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缺氧也可造成多脏器损伤,特别是脑损伤,可引起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有1例发生脑瘫。一旦出现包括胃肠在内的3个或3个以上器官损伤,则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出生24h内的血糖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5年12月鹤煤集团总医院儿科收住的HIE患儿48例,入院后立即检测血糖,每2h监测1次直到纠正到正常为止。结果重度组生后2h内高血糖发生率为33.3%(4/12),重度组生后2h内血糖明显高于4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生后2h内重度组血糖非常显著高于中度组(t=2.89,P〈0.01),也非常显著高于轻度组(t=7.01,P〈0.01)。结论新生儿HIE病情越重,出生后血糖水平越高,重度HIE生后易发生高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糖测定,分别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轻度窒息组、单器官损害组比较,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血糖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糖测定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及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酶谱的变化的对比,分析其引起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收治的围产期缺氧40例,及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对其心肌酶谱的变化予以对比。结果: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缺氧对心肌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对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间9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不同缺氧程度新生儿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联合辅酶Q10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3纽患者在AST.CK,CK—MB、LDH.HBDH和cTnl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窒息组心肌酶各实验室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纽(K0.05或P〈0.01),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其损害越严重,重度窒息组各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K0.05或K0.01);心肌损害与新生儿缺氧明显正相关(Jp〈o.01)。联合辅酶Q10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缺氧可致新生儿心肌损害,给予辅酶Q1O辅助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5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血浆VWF水平,同时测定血小板(BPC),并与3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其血浆VW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变化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BPc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vwF水平异常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测定血浆VWF水平对反映血液高凝状态,估计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对临床选用抗凝药物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高征(PIH)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1月妊高征合并FGR58例患者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妊高征合并FGR围产儿死亡4例(6、9%),新生儿窒息12例(20、7%)。其中阴道分娩组,围产儿死亡4例(18、l%),新生儿窒息6例(27、2%),而剖宫产组无l例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6例(16.6%),两组间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道分娩组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胎儿宫内缺氧。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控制妊高征,减轻胎儿宫内缺氧,降低FGR发生率。剖宫产是抢救妊高征合并FGR患者的有效手段,它可使胎儿迅速脱离不良环境,避免了宫缩时缺氧对胎儿的危害,有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曹慧芳  舒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04-505
目的探讨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分娩者共发生胎儿窘迫384例,其中以羊水Ⅲ度污染180例为观察组,其余204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影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6.6%)、新生儿肺炎发病率(13.3%)、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2.8%)均高于对照组(8.4%,6.9%,1.0%)(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发生率与其分娩方式无关。结论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有严重不良影响,须高度重视并尽快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以64例重度窒息患儿为观察组,在出生10h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维持量用3-5d,对照组为同一病区未使用苯巴比妥的重度窒息新生儿56例。结果;观察组HIE的发生率(46.88%)较对照组(80.36%)显著下降(P<0.05),在中重度HIE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巴比妥对HIE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并可降低HIE的严重程度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10例过期妊娠胎盘绒毛病理计量与临床表现的分析,临床表现为胎儿缺氧时,胎盘绒毛合体结节阳性率为54.79%,高于非缺O2组的39.1%(P<0.001);绒毛纤维蛋白坏死率9.7%高于非缺氧组的4.29%(P<0.001);合体血管膜阳性率为23.29%,低于非缺O2组的46.89%(P<0.001)。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时,合作结节阳性率为52.54%,高于非窒息组的47.35%(P<0.05);纤维蛋白样坏死率为7.75%,高于非窒息组的4.55%(P<0.05);合体血管膜阳性率29.06%,低于非窒息组的50.96(P<0.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是否有效控制血糖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生产次数及妊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院时妊娠周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成功控制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低血钙、先天畸形及死亡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