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对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行改良根治术的2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0例患者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引流,对照组14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腋下单管引流,观察2种不同引流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10例(6.7%)发生皮下积液,6例(4.0%)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中29例(20.4%)发生皮下积液,18例(12.7%)发生皮瓣坏死。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腋下、胸骨旁双管负压引流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吸引与一次性负压吸引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引流联合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试验组皮瓣下积液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负压吸引能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术后采用单纯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负压瓶引流+绷带加压包扎法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引流量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引流时间短,引流量少,不良反应少,效果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更符合患者的期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一次性胃肠负压装置与普通乳胶侧孔引流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对2011年以前的40例患者用普通乳胶侧孔引流(对照组)与2011年以后40例一次性胃肠负压装置引流(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积液,患肢肿胀,皮瓣再植的情况,患者的舒适性.结果实验组发生皮下积液4例,对照组13例,皮瓣再植:实验组1例,对照组8例.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胃肠负压装置能很好地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引流,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李敏 《铁道医学》2013,(11):874-876
目的:观察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负压引流患者80例,传统组40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进组40例应用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比较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结果:改进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提前,术后72 h平均引流量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能够减少患者带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缩短拆线时间,患者使用更安全、放心,护士操作省时、简便。  相似文献   

6.
覃鸿生 《当代医学》2014,(25):71-72
目的比较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固定与一般加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预防皮瓣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组使用潘氏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固定,对照组一般引流管加压负压引流。结果 试验组皮瓣下积液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潘氏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胸带固定,能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fm Redon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于乳腺癌术后皮下引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选取300例采用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球为低负压引流组,另外300例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为高负压引流组。将两组间的拔管时间,引流量,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率,术后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皮瓣坏死率,住院时间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负压引流组拔管时间较低负压引流组延长,高负压引流组引流量较低负压引流组增多,高负压引流组皮下积液率减少,高负压引流组术后再出血率增加,有统计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高负压引流系统可减少皮下积液发生率,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术后恢复期的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医生工作量,不过在减少皮瓣坏死、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较低负压引流组无明显优势。高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壁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3组(n=50).实验A组患者手术后立即外接双管持续壁负压吸引,持续24 h后改为间断壁负压吸引,1次/2 h;实验B组患者手术后外接双管间断壁负压吸引,1次/2h;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外接双管普通负压吸引.比较3组吸引引流方式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皮下积液发生率降低,置管天数缩短,切口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与实验B组比较,皮下积液发生率降低,切口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持续壁负压吸引能更好地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法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引流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引流Ⅰ组54例采用中心负压持续引流,引流Ⅱ组46例采用常规负压引流。结果:引流Ⅰ组术后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日、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引流Ⅱ组,引流Ⅰ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引流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Ⅰ组和引流Ⅱ组在皮瓣坏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可以提高创面愈合效率,减少术后部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红妮  陈振雨  史长涛  蔡强 《医学综述》2011,17(18):2851-2853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负压吸引及加压包扎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疗的作用。方法即墨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积液患者4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行泛影葡胺+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对照组行单纯负压引流并加压包扎,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愈率、治愈天数、感染、上肢淋巴水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两组患者均未引起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P>0.05);实验组无患者感染,对照组感染2例。结论联合应用泛影葡胺与单纯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术后积液较单纯负压引流加压包扎有利于减轻术后积液,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杨  罗光辉  余启文 《河北医学》2010,16(3):328-330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低负压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实验组)与2007年前采用创面放置两条引流管接驳Y型管后连接电动负压吸引机进行间隙引流的5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对照组)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9例(18%),皮瓣坏死8例(16%),病人术后3d内活动受限,护理工作强度大,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2例(4%),皮瓣坏死2例(4%),病人术后12~24h可下床活动,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病人舒适度、护理工作强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少每次护理时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64-166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积液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采取中心负压吸引,对照组采取单纯引流管引流,对比分析,总结皮瓣积液原因和体会。结果:实验组出现1例皮瓣积液,发生率为2.9%;对照组发生皮瓣积液8例,发生率为2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皮瓣积液患者经注射器抽吸后治愈,对照组出现皮瓣坏死1例,早期处理并多次换药后逐渐愈合。结论:通过术中有效的彻底止血、无张力缝合,术后加压包扎,负压引流可显著降低皮瓣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乳腺癌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自制负压系统辅助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抽液的方式处理皮下积液,实验组则采取静脉留置针自制负压系统处理皮下积液,观察并统计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换药次数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积液完全清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 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 00%(P <0. 05);实验组患者对皮下积液处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 67%(P <0. 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者实施静脉留置针自制负压系统的处理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并发症低及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勇  窦竹梅  李强 《当代医学》2010,16(13):41-41
目的评价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9年7月间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行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25例,行单管引流+适当加压包扎。结果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拔管时间短(P〈0.05),切口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双管持续负压引流效果优于单管引流+适当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加包扎是否优于单纯的负压引流,及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负压引流组(实验组)及负压引流加包扎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作保留胸大小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ohineloss术式)。记录病人年龄、BMI、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切口、引流情况及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及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积液的情况。引流管为腹腔硅胶引流管分别为腋窝26号,胸壁22号。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生积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84,P=0.7662〉0.05)。但积液患者与无积液患者的BMI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9〈0.01)。结论两种引流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切口有张力患者可适当加压。  相似文献   

16.
杨梅 《吉林医学》2014,(13):2891-2892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持续引流在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选持行腹部手术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切口缝合处理,实验组术后采用切口处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采用切口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陈雁平  王海新  潘炳坤 《广东医学》2014,(16):2543-2544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法效果的优劣。方法将20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148)和对照组(n=59),观察组术后采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方法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留胸骨旁和腋窝双管引流。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P<0.05),而两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优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  相似文献   

18.
罗晓林 《中外医疗》2012,31(14):92-92
目的研究与探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包扎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28例,术后以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后包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皮下积液发生情况和I期愈合率。结果对照组26例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9.2%;观察组28例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7.9%,两组间皮下积液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同包扎方式创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26例中I期愈合12例,延期愈合14例,I期愈合率为46.15%;观察组28例中I期愈合25例,延期愈合3例,I期愈合率为89.29%,两组I期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术后使用负压吸引包扎法可以促进创口I期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有助于放化疗等后续治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负压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2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高负压组5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低负压组5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常规低负压引流球引流,两组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术后住院日、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平均置管日数等相关指标对比性研究。结果:高负压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负压组,术后两日平均引流量多于低负压组,两管平均置管日数短于低负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可以使早期引流充分,减少置管日期,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兰方琛  陈淑兰  刘鸿瑜 《海南医学》2014,(15):2309-2310
目的:比较两种负压吸引装置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实验组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SB排液包装置进行负压吸引,对照组60例采用创面放置两条乳胶引流管接Y型玻璃接头后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负压吸引。结果实验组患者脱管、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天数缩短,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SB排液包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脱管、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提早下床活动,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