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男 62岁农民本县陈庄乡大许村人。1984年6月26日诊:患者因被汽车撞倒,头部着地而致昏迷。经县医院诊断为脑震荡,脑挫裂伤。治疗三日后神志已清,惟眩晕,头痛不愈,遂邀中医诊治。症见:头晕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痛如针刺,痛处不移,疼痛处部位以巅顶和后头部为甚。痛剧则恶心欲吐,失眠烦躁,焦虑不安,心悸气短,动则尤甚。左下肢偏瘫。不能自主屈伸。舌边尖有瘀斑点,脉沉弦而细。此外伤脑络,血瘀络中。气血阻滞所致。拟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法。方予桃红四物汤加味。  相似文献   

2.
脾肾阳虚、水湿壅滞而致腰部疼痛,甚则如坐水中,下肢疼痛挛急或稍见浮肿,有时延治或误治则致下肢痿痹,或脾肾阳虚而引起水湿为患的多种疾病,亦可用本方加减治之,疗效较为满意,兹提出以供大家参考。[方剂来源]肾着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原著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  相似文献   

3.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时甚则剧痛昏厥。吾师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最为多见,治疗上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临诊听见腰腿痛牵及下肢痛麻者,中医辨证多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瘀痹阻经络而致,西医多以腰椎间盘突出(膨出、髓核脱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水肿或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所致。笔者以中药热敷合骶管注药施治收效甚著,略举数例与同道研之。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属中医泻泄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调护失宜,外感风寒,而致脾胃虚弱,升降失调.寒湿内停,则见大便稀溏,甚则下利不止.  相似文献   

6.
坐骨神经痛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此病症见:一侧下肢疼痛且疼痛较剧,咳嗽时疼痛放射至足跟部,尤以夜间痛甚,行走艰难。体检: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的发病与受寒,潮湿,损伤以及感染  相似文献   

7.
厌食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以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多因喂养不当,脾运胃纳失健所致.可发于任何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多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季较常见或更明显.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病程迁延,可致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他病,甚则影响生长发育.笔者采用自拟益气健脾汤治疗本病,收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纳呆症,又称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日久致肌肉瘦削,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似疳而非疳,似积而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尚可,1至6岁多见,以纳呆厌食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师临证常喜用健脾助运法治疗本病,收效甚捷。今不揣浅陋,总结如下: 一、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9.
凡因外感湿热,或外感寒湿,郁久化热,引起肾热,膀胱湿热,症见小便淋沥,短涩,频数,尿道刺痛,少腹拘急疼痛,痛及腰脊,脐中.甚则尿急难排,尿道灼痛,如刀刺火燎,高热寒颤者,称之为肾与膀胱热淋.病程日久,面目浮肿,足跗肿,身酸痛,腰重滞,举步艰迟,颜面苍白或暗黑(下眼睑甚),致全身水液平衡失调,肾阴.肾阳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0.
月经不调的辨证,要从经量辨寒热,从色质辨虚实。提前多为气虚、血热;延期常属血虚、血瘀;无定期可有肝郁、肾虚。经量:过多可有血热、气虚;过少可有血虚、血寒;时多时少可有肝郁、肾虚。经色:鲜红深红可有血热、虚热;淡红可有血虚、气虚;紫暗可有血滞、血寒;紫黑多为血热。经质:粘稠可为血热、稀薄为虚寒、血块为瘀血之征。胀甚于痛多见气滞,痛甚于胀多见血瘀;按之痛甚多见实,按之痛减多见虚;得热痛剧多见热、得热痛减多见寒;腰酸如折多见肾虚,绞痛多见寒,空痛多见血虚,坠痛多见于气虚,刺痛多见热、实;隐隐作痛多见虚,持续作痛多为血瘀;时痛时止为气滞。治疗要注意: 经量过多、崩漏下血,应权衡缓急治疗。急则  相似文献   

11.
<正>痛风系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趾、指等关节红肿疼痛一或伴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诊断依据(1)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  相似文献   

12.
病案举例:张某,女,41岁,农民,家住承德县,1992年3月19日就诊。主诉:1年前因腰部外伤及着凉,致腰腿疼痛,且以窜痛为主。当地医院诊为风湿,口服消炎痛等药,暂时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尤以天气阴冷时疼痛显著。现症:右下肢凉、麻、抽痛、遇冷则加重,得暖则痛减,时伴有面目浮肿。查体:脉沉缓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脊无压痛,生理前凹后凸无异常。右下肢活动稍受限,关节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萎胃)病程较久,多由其他胃病发展而来。“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腑有病,则受纳失职,气血无以化生。胃体失养,而致萎缩;胃体愈虚,则受纳愈差,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胃虚甚则阳虚,脾气虚则可致中阳不足,而表现为脾胃虚寒;胃病母及子致肺虚、肺虚金不制木,土本已虚不胜木克,二者皆使木相对偏旺,致木旺乘土,肝胃不和。于此可见萎胃虽有脾虚寒、肝胃不和、胃阴不足等临床分型,然其本皆为中气虚弱,其病机主要是“虚”、“寒”、“瘀”,病位虽在胃,但与肺、肝、脾关系十分密切。 萎胃临床以胀、痛为主症。其胀,空腹或饭后皆有,尤以食后为甚。析其因,一则为中气虚,健运无权,食积为胀;  相似文献   

14.
骨质增生又名“骨刺”,足中老年人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患处疼痛、麻木,肢体发生功能性障碍等,重者可致畸形或致瘫,并随患者部位不同其症状有所不同。如颈椎骨质增生,常伴有颈部强硬、头痛、眩晕感,甚者可造成视力减退,脑供血不足甚至休克:上肢骨质增生常伴有外展受限;腰椎骨质增生常伴有转腰不能,腰部疼痛,还常压迫下肢疼痛或坐骨神经痛,严重者可导致下肢瘫痪、肌肉萎缩。下肢骨质增生常伴见屈伸不利,  相似文献   

15.
杨某,女,64岁,1998年5月25日初诊。自述1995年9月某日,因下肢疼痛不适而自行试服感冒通2片后,顿感身轻痛止,因此,每日服用2~3次,每次2片,停药则身痛不适。直至今年3月因心脏病前来就诊。诊见: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按之凹陷,气短稍喘促,面容晦暗,口唇紫绀,腹部膨隆,肝肋下2指,质中,脾未扪及,心律不规则。舌紫暗、苔淡黄稍厚腻,脉短、结、涩无力。患者否认有关节炎病史。辨证为肾虚水乏,水气凌心,湿滞经络。治拟温阳化气,利水除湿,通络止痛。方用肾着汤加味:黑附片6g,干姜3g,茯苓30g…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中医称作偏头风,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痛,痛势甚剧,或左或右,多为剧烈跳痛、胀痛、钝痛或钻痛,持续数小时至数日,痛止则如常人,间隔数日或数月再发,多迁延难愈。西医西药对此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用自拟定痛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患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素棘皮瘤乃罕见之体表良性肿瘤。笔者用CO_2激光治疗1例,经临床观察,未见复发,报告如下。 患者,男,38岁。主诉右下肢外踝处皮肤肿块2年。2年前右下肢内踝下患黑痣样皮肤肿物,约核桃大,隆凸于皮面,呈棕褐色。自觉热痒,微痛,以行走时为甚,触碰后易出血。经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情况良好.手术后3个月见右下肢外踝下2cm处有棕褐色绿豆大疣状痣样皮肤损害,自  相似文献   

18.
经络治疗仪治疗痛经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及腰骶、外阴、肛门,甚则剧痛晕厥.可由情志抑郁,经期受寒饮冷,或体质素弱等不同原因引起,以青年妇女为多见,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学习.我们采用低频电脉冲经络治疗仪治疗痛经59例,取得良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刀伤致右胸背部疼痛2h于0n2005年11月20日830/pm入院。查体:T36.4℃,Ppm120次/min,R24次/min,BP80/60mmHg。入院时见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右侧肩胛区有一长约1.6era裂口,边缘整齐,有活动性出血。患者自诉右肩胛区疼痛,胸闷痛,动则更甚,且胸前有紧迫感。医生检查见右侧呼吸运动较左侧减弱,  相似文献   

20.
<正> 女性阴痒,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其特征为外阴及阴道瘙痒不堪,甚则痒痛难忍。局部溃烂生疮,或伴见带下。大多由湿热蕴积所致。余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内服、外用两法结合,治疗本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