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报道了静脉应用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可预防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而QT离散度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猝死率有较高的相关性。现初步探讨了硫酸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对QT离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T间期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复极的差异。研究表明,QTd增大与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d较正常人增大;QTd增大可作为影响AMI预后的危险指标之一。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如何,本组对此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资...  相似文献   

4.
46例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Day[1]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QT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来,不少资料提示QTd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46例AMI的QTd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病例 AMI4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62±11.5岁。按心律失常严重的情况分为:A组,28人,Lown分级0~级;B组18人,Lown≥级或有室颤、室扑,猝死4人。按心功能状况分为:C组25人,Killip分级<级;D组21人,Killip分级≥级。正常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9±10.05岁。有电解质紊乱、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和…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澄  苗伟 《山东医药》1997,37(11):29-29
QT离散度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李澄苗伟张丽我们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做对照,以探讨QTd对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临床资料:80...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变化特点,QTd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QTd对预后的意义。方法测量老年AMI组和非老年AMI组各50例及老年无心脏病组54例12导联心电图QTd(JTd),即QT间期(JT)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出QTcd(JTcd)。结果老年AMI组QTd(JTd)与其他2组分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0.001)。两AMI组死亡与生存者QTd(JTd)均有显著、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老年AMI组重度泵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非老年AMI组。结论QTd(JTd)可作为判断AMI患者病情与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对老年AMI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观察4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JT离散度(JTd)的变化,结果显示,溶栓成功组QTd、JTd较溶栓前显著减少而非成功级QTd、JTd较溶栓前无显著性差异,因此,QTd、JTd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参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选择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7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组与未通组,观察了两组溶栓治疗前及溶栓后6小时的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两组溶栓治疗前QTd均为明显增大,但无明显性差异(P〉0.05);未通组治疗前后QTd的无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01),与未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心电图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颜登幼,邹济南,段红,钟泳霓QI离散度是心电图导联间QT变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试验观察分析了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显著增加及动态分布规律,探讨了它与梗塞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武晓东 《心脏杂志》2002,14(6):487-487
通过对健康人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QT离散度(QTd)特点的研究 ,探讨该项指标对预测心肌缺血所致危险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和方法  1999~ 2 0 0 1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 5 2例首次患 AMI的患者。诊断符合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 :1无明显心脏扩大 ;2无电解质紊乱 ;3无束枝传导阻滞 ;4未应用潜在影响 QT间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正常对照组选用 5 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 ,无心血管病症状与体征 ,无服用心血管药物史。入院后首次记录QT间期的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同一医师首先测出每一…  相似文献   

11.
观察2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30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范围和程度与QT离散度(QTd)变化的关系。结果:(1)AMI组早期即存在明显的RWMA,其RWMA的程度记分明显高于劳力型心绞痛患者。AMI后1周4周的QTd值较对照组显著延长,(2)QTd值随RWMA程度加重而逐渐延长,前侧壁 AMI的RWMA范围比下后壁AMI显著为大,要应QTd亦显著延长,AMI后大  相似文献   

12.
王继兰  沈学谦 《山东医药》1999,39(18):19-19
1996年6月~1998年6月,我们检测了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与32例心绞痛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AMI患者(1组)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532±103岁。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排除束支传导阻滞、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影响。梗塞位于前壁26例,前间壁10例,下壁14例,前壁合并下壁8例,广泛前壁8例,后壁2例。32例心绞痛患者(2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26±…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实,QT离散度(QT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预测价值。但多数研究限于入院1次心电图(ECG)分析,对QTd的动态变化报道甚少。本研究分析了112例AMI不同时间的心电图498份,旨在探讨QTd的动态演变规律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AMI住院患者112例,男80人,女32人,平均年龄(68.08±11.03)岁。死亡25人,生存87人。按梗死部位分:前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早期死亡原因多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新近的研究表明,室颤的发生与患者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cd)的增加有关。本文测定了50例老年AMI患者心电图QTc、QTcd的变化,旨在探讨老年人AMI后QTcd改变...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塞范围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心肌梗塞范围(MIS)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Q-Td与MIS呈直线相关(r=0.3616,P<0.05)。提示Q-Td随MIS增大而增加,是大面积心肌梗塞易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探讨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去心交感神经组(A组)与保留心交感神经组(B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QTd,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对两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置假手术组(C组)作为对照.结果C组在手术前后QT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去心交感神经前QTd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去心交感神经后QTd较前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MI后B组QTd大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AMI前后QTd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AMI后QTd大于AMI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B组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MI的新西兰兔模型中,B组QTd显著大于A组,且更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AMI后QTd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福辛普利 (fosinopril)干预前后校正 QT间期离散度 (QTcd)的变化。  方法 :46例 AMI患者分基础治疗 福辛普利 10 mg/ d治疗组 (A组 ,2 3例 )和基础治疗组 (B组 ,2 3例 ) ,并对治疗前和治疗 7天后的 QTcd进行对比分析。另设正常人组 2 0例 (C组 )作对照。  结果 :A组、B组患者 QTcd较 C组明显增加 (P<0 .0 1) ,在 46例 AMI患者中伴室性心律失常者 (n=30 )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n=16 ,P<0 .0 1) ,前壁心肌梗塞 (n=31)与下后壁心肌梗塞 (n=15 )间 QTcd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治疗 7天后 A、B两组的 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均 <0 .0 1) ,但 A组较 B组下降更为显著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AMI患者早期 QTcd增加 ,并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福辛普利可降低 AMI早期 QTcd。本结果对改善 AMI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峰  周长勇 《山东医药》1998,38(8):37-3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山峰周长勇孟军我们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JT离散度(JTd)进行了检测,以探讨二者与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能预测其是否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方法对比分析51例AMI和51例非心血管病人的QT离散度(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AMI早期无论有无并发症,其QTd、QTcd增大明显。结论测量QTd简单、价廉.是一种可靠的早期预测AMI预后的无创伤性方法,对AMI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