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白塞病临床上并不多见 ,但病变范围广 ,皮肤、粘膜常被累及 ,现将 1例有多种脏器损害及心理障碍的白塞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 ,44岁 ,干部。因发现皮肤结节性红斑 2年 ,头痛 2 0天 ,入院于 2 0 0 0年1 2月 2 7日。入院前 2年 ,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 ,呈结节性 ,约 2 0mm× 2 0mm大小 ,初为红色 ,继之中央破溃 ,流出少量淡黄色液中央结痂。入院前 1年 ,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外阴溃疡 ;入院前半年 ,出现闭经、失眠 ;入院前 2 0天出现无诱因头痛 ,呈牵扯样 ,从枕后沿耳根牵至太阳穴 ,呈搏动性 ,无恶心呕吐及意… 相似文献
2.
林嘉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4)
白塞病(BD)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并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病理改变的特征是血管炎。本病临床不多见[1],中医学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多数医家都将其归于中医学之“狐惑”病。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于2008年6月收治1例白塞病患者,经过辨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因“口腔溃疡、发热6月余、皮疹1月余于2008年6月7日由门诊拟以“贝赫切特综合征”收住入院。患者6月余前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明显,发热,有针刺反应,近1月来患者又出现头面部、胸背部红色皮疹,触痛,化脓破溃,近5d患者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出汗较多,咽痛,无畏寒、寒战,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自服阿司匹林、罗红霉素可退热,但旋即复起。头面部、胸背部红色皮疹,触痛,发热,咽痛,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薄,脉弦数。辨病辩证依据:盖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日久化热,瘀结经络,发为狐惑病。西医诊断:白塞病即贝赫切特综合征(诊断依据:①口腔溃疡。②针刺反应。③皮疹)。中医诊断:狐惑病(湿热瘀结... 相似文献
3.
林嘉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6)
白塞病(BD)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并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病理改变的特征是血管炎。本病临床不多见,中医学没有相应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多数医家都将其归于中医学之“狐惑”病。无锡市中医医院风湿科于2008年6月收治1例白塞病患者,经过辨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6岁,未婚,职业为飞行员。因“间断口腔、外生殖器溃疡2年半”于2008年5月4日收入院。患者于2005年12月起无明显诱因发现下舌尖、舌缘、上下唇内侧及外生殖器出现溃疡、糜烂,溃疡创面约有黄豆大小,有痛疼及烧灼感,张口及进食受影响。患者自行使用“溃疡散”、“西瓜霜喷剂”等药物治疗,溃疡创面约15d左右可愈合,愈合后部分留有瘢痕,缓症状反复出现。曾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查体:溃疡呈多样性、成群出现在口腔周围,外生殖器出现溃疡、糜烂,溃疡创面约有黄豆大小。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细小血管炎为病变基础,以口、外生殖器、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大多发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数年至数十年。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为20-45岁。有报道,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1:14。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和环境有关。肠型白塞病占白塞病的26.7%,从食管至直肠均可发生,以回盲部最常见。2008年2月12日,本院消化科收治1例肠型白塞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091-1091
患者男,43岁,5年内反复口腔溃疡,每年3~4次,可自愈,2008年4月无诱因出现左眼发红,见光流泪,有磨砂感,诊断为左眼角膜溃疡。2008年7月25日入院查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ANCA均为(-),考虑白塞病,予泼尼松50mg口服, 相似文献
7.
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消化道损害占8.2%一26.6%,严重者可至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9.
白塞病是原因不明、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损害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和反复发作地系统损害疾病,口腔、皮肤、外生殖器及眼为常受累部位,病情一般较轻,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等为少发部位,预后与受累脏器有关.本例白塞病合并妊娠足月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2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通过改善心衰、纠正心律失常、监测和降低肺动脉高压以及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注意右心功能的维护,观察和处理排斥反应、口腔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3.5—7.5年,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回顾性总结21例白塞病的临床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皮肤粘膜护理、饮食护理、激素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多系统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及有效的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康复。 相似文献
14.
白塞病又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多系统损害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和皮肤损害等为主要特征,可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系统。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14%,多发于20岁~40岁,男女之比为0.77:1。我科于2006年9月15日收治了1例儿童白塞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白塞病的护理进展,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外阴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消化道护理、关节损害的护理、潜在感染、其他系统病变的护理。认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护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白塞病(Behcefs disease,BD)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以口、眼、生殖器、皮肤受累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器宫、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病理学特点为系统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可累及各级动脉或静脉[1].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为20~45岁;发病的性别报道不一致,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国内报道女性稍多于男性[2].BD并发多发动脉瘤及血栓形成的病例极为少见,咯血是其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1例白塞病并发肺动脉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