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MMM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法 结合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伴肝腹腔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论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诊断性刮宫对其确诊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2.
子宫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刘宝宜,刘颖晖,温放(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第一临床学院妇科)关键词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病,病理学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恶性混合性苗勒氏瘤、间叶肉瘤,因此种肿瘤即有癌成分(腺癌或鳞癌)又有肉瘤成分故又有癌肉瘤...  相似文献   

3.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混合型异源性苗勒管肉瘤)由癌及肉瘤组成,但肉瘤中有子宫的异源性中胚叶组织参与,例如横纹肌、软骨及脂肪组织[1]。  相似文献   

4.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的极为少见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有同源型和异源型之分。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或流血性黄水为主,肿瘤大多呈息肉状。本文报告我院病理科1975年~1995年诊断的14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生原因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绝经后,年龄59~68岁,中位年龄63.5岁,绝经10~14年.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排液,伴下腹或盆腔疼痛.镜下肿瘤由恶性上皮及恶性间叶组织构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例上皮性肿瘤成分均表达CK,3例上皮同时表达ER、PR,5例间叶性肿瘤成分均表达Vimintin和Actin,3例同时表达CD10,4例横纹肌肉瘤成分表达Desmin,2例软骨肉瘤成分表达S-100.结论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好发于老年妇女的少见高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充分取材,将镜下形态与免疫组化相结合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在女性生殖道属极少见肿瘤,其发生部位依次为子宫、宫颈、阴道,而原发卵巢者甚为罕见,占原发卵巢癌不到1%。至1985年英文文献中已有299例报告,而国内仅见5例。本院曾收治2例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异源型)及1例腺肉瘤。后者国内尚未见报告,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9例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血性或黄水样分泌物以及子宫增大;按组织学所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分为三型:癌肉瘤(4例)、恶性中胚叶混合瘤(3例)及苗勒管腺肉瘤(2例)。免疫组化显示肿瘤有上皮性及间叶性标记物的表达,有助于本瘤的诊断及分类。  相似文献   

8.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葡萄簇状肉瘤、癌肉瘤或恶性苗勒氏混合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现报告2例。例1 女,48岁。闭经一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入院,临床诊为子宫肌瘤(?)。行全宫及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2+月妊娠大小,双侧卵巢萎缩,肠管及大网膜正常。  相似文献   

9.
子宫肉瘤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前诊断方法。方法 :对子宫肉瘤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18例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5例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例 ,癌肉瘤3例 ,横纹肌肉瘤1例。结果 :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异常出血 (58.1 % ) ,其次为下腹痛 (51.6% )、下腹压迫症状 (45.2% )、下腹包块 (22.6 % )及阴道排液 (19.4% )。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为58.1 %。结论 :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癌肉瘤及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术前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0.
袁淑红  郭培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36-2037
目的:探讨女性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发生、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6例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胚叶组织同源性3例,异源性3例,异源性肿瘤恶性程度更高。免疫表型:6例肿瘤所有癌成分CK和所有肉瘤成分VIM呈阳性表达,1/3病例肉瘤成分呈CK和VIM双表达,肉瘤成分的肌源性成分Desmi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来源于中胚层,少见、高恶、转移快、死亡率高的肿瘤,免疫组化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女性生殖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子宫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我院近12.5年共收治9例,占妇科病人0.069%。本文根据临床资料对此瘤的诊断、治疗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名恶性间叶混合细胞瘤、异质性混合瘤或萄葡状肉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来自中胚叶组织,其恶性度较高。此瘤之发生率,按国内项佩英统计占全部妇科住院病人的0.03%;国外Sternberg统计异质性混合瘤占妇科住院患者的0.08%Leibow和Tennant统计占子宫体肿瘤的1/7500。早在1854年Wager首先报告;1867  相似文献   

13.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混合型异源性苗勒管肉瘤)由癌及肉瘤组成.但肉瘤中有子宫的异源性中胚叶组织参与.例如横纹肌、软骨及脂肪组织。一般发生于绝经期老年妇女,国外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以上,国内文献一般在50岁以上.我院于2006年收治1例18岁未婚女性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是属于子宫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较为少见。由于命名和分类混乱,文献报道的发病率相差悬殊,一般报道约占妇科病人0.07%~0.1%,我院972年—1986年共收治25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临床特点:年龄26~67岁,平均52.5岁,肿瘤病理类型为癌肉瘤6例、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4例、腺肉瘤3例、胚胎性横纹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系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子宫体、宫颈和阴道上,原发于卵巢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极为罕见,国内范嫏娣首次报告三例。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姜某,27岁,教员。16岁来初潮,既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原发于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均为卵巢占位性病变,肿瘤组织由恶性的上皮和间叶成分共同构成.肿瘤细胞中,上皮成分均表达AE1/AE3和 EMA.而Vimentin Desmin S-100均为阴性.梭形细胞区域均弥漫表达Vimentin,EMA、Desmin 和S-100均为阴性.结论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生于卵巢较为少见,病程进展快,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7.
贾璇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6):302-306
子宫肉瘤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的1%~3%[1],占子宫恶性肿瘤的4%~9%[2]。恶性程度很高,多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具有多种组织学形态,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等。  相似文献   

18.
<正> 子宫肉瘤较少见,其恶性程度及死亡率很高。我院1965—1979年共收治28例,现作一分析。肉眼所见系根据原始标本记录,所有切片均经复查。临床资料一、发病率:28例子宫肉廇中子宫平滑肌肉瘤2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例,宫颈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4例(宫体及宫颈各2例)。同期住院子宫恶性肿瘤患者1312例,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9.
子宫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我院自1959~1985年间共收治恶性生殖道肿瘤1,935例,有混合瘤2例,占0.1%,而占同期恶性宫体肿瘤241例的0.83%。它由恶性的上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发内膜样腺癌非常罕见,瘤细胞小,呈巢状、索状或团状排列,易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淋巴瘤混淆,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突触素、嗜铬粒素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病人多于1年内死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