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医学干预措施对降低东北地区武警伞训某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作用。【方法】武警伞训某部实施医学干预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干预前1年和干预后1年擒敌术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整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医学干预措施对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与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影响:干预后的训练伤发生率(6.1人次/100人年)比干预前(9.8人次/100人年)的训练伤发生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1);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原因中所占百分比有所下降,干预后(23.6%)比干预前(4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武警部队擒敌术训练中,实施科学的医学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部汽车兵训练过程中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方法对2012年度427名汽车兵训练伤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次数、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回顾调查。结果训练伤发生率为64.64%,按伤情高发分类依次为软组织损伤(53.62%),器官损伤(28.62%),骨关节损伤(17.75%)。训练伤按部位分类,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排序为眼部、手及腕部、腰部、肩背部、足部、腿部、膝关节等。训练过程中分别有10.30%的患者发生2次损伤及有3.75%的患者发生3次损伤。发生率在老学员组与新学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疾病谱分布也有所不同。结论根据发生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海军陆战队某部海上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海军陆战队海上训练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方法:以参加海上训练的战士为研究对象,以统一的诊断标准,采用就诊登记法进行军事训练伤前瞻性调查。结果:971名战士军事训练伤累积发生率9.58%,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8.67%(56/300),老兵为5.51%(37/671),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单位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差异非常显著,受伤部位以小腿和踝关节为主;战术训练和跑步是致伤的主要课目。结论:应对新兵加强卫生防护教育,训练中加强卫生监督,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以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情况,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某部2007年度参加训练的300名新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4.0%.其中急性损伤多见,占84.7%;尤以关节扭伤和擦伤为最常见,占急性损伤的68.9%.过劳性损伤中以滑膜炎居多.膝关节以下部位的损伤最多.共发生52例,占伤者总数的72.2%.5 km跑和投弹是引发训练伤的主要科目,这类训练伤共54例,占伤者总数的75.0%;训练伤发生的时间分布呈明显的双峰型,第2-3周和第9~10周各有一个训练伤高峰期.结论:训练伤发生与训练科目有密切联系.训练伤发生的时间分布存在明显"双峰型"规律,据此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将有效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医学干预对降低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率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武警某部672名官兵实施医学干预,问卷调查干预前1年和干预后1年训练伤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学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与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变化:干预后的训练伤年发生率(7.4%)比干预前年发生率(11.9%)有所下降(P〈0.01);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干预后(26.0%)较干预前(43.8%)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武警部队训练中,实施科学的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新兵入伍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军事训练,是提高新兵综合素质、增强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有效方式。不过在新兵军事训练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容易发生训练伤,不仅让新兵无法参与正常的训练,还会损害新兵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新兵军事训练伤的产生,与医学监督、健康教育、训练方法、新兵身心素质等因素都有着一定关系,为了避免发生军事训练伤,要围绕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武警水电第一总队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护训练伤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度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门诊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调查分析。结果本组350名新兵中共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军事训练伤165例,其发生率为47.1%,其中下肢训练伤发生率为83.6%、躯干训练伤发生率为7.2%、上肢训练伤发生率为6.7%。结论军事训练伤发生的时间有军训后第4~5周和第9~10周两个高峰期,其发生率、伤情类型、部位与训练时间、科目、强度等相关,损伤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应从多方面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军军官军事训练伤的致伤特点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军官军事训练伤的防控工作.方法 选取海军某部438名军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调查对象在军事体能训练中有无发生训练伤分成2组即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基本情况、训练伤防护意识、态度及处置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海军军事训练中,25~34岁发生训练伤比例最高(56.3%),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在年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6%的军官认为训练伤与技术动作有关,82.0%的军官知晓军事训练伤发生后的紧急处置方法.在训练前未进行准备活动在训练中出现不适和运动疲劳性损伤征兆后坚持训练而不采取休息或就医的人数,损伤组均明显多于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军事训练中军官训练伤的产生与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有关,同时训练伤防护知识缺乏及行为的欠规范也是训练伤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过程对武警部队学员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武警部队院校学员军事训练过程血液中睾酮等6项内分泌指标,旨在探讨军事训练过程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机制。【方法】武警部队指挥学院学员29名,技术学院学员22名,分别按照各自训练大纲训练。在训练前、训练第4、8、12周末以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受试者血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皮质醇,雌二醇(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结果】(1)指挥院校组血清中睾酮含量随训练时程逐渐下降,与训练前比较第4、8、12周差异显著(P〈0.01);而技术院校组则升高与训练前比较第8、12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指挥院校组和技术院校组血清E2浓度在训练第12周极其显著性升高(P〈0.01)。(3)血清LH的变化指挥院校组和技术院校呈相同趋势,第8周升至最高(P〈0.01,P〈0.05)。(4)指挥院校组训练的第12周表现为皮质醇下降(P〈0.01),IGF-Ⅰ升高(P〈0.05)。(5)指挥院校组和技术院校组FSH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军事训练对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产生影响,但表现的时间不同。(2)军事训练对血清促卵泡激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成绩的影响及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效果.方法 2020-9月~12月选取武警某支队入伍的新兵316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75±1.86)岁,依据班排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名,分别进行常规军事训练与在常规军训练基础上使用功能纠正性动作训练各8周.比较两组训练方式提高军人身体功能评估(evaluation methods of military physical function,EMPF)成绩及军事体能考核成绩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下两组训练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8周纠正性动作训练,观察组的EMPF成绩除了双手持球过顶后仰触背动作外,其余6项动作和3个测试项目的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兵体能训练科目(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2 min仰卧起坐、3000m跑)测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EMPF可发现新兵身体功能弱,纠正性动作训练可以提高军事体能训练成绩,并可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47名新兵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382例)和对照组(365例)。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干预组新兵进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在内的综合心理干预。利用SCL-90、SAS和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新训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改善高交往焦虑新兵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交往焦虑得分大于49分的64名武警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两组与其他战士一样参与正常的军事训练和心理训练,并共同参加一次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交往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以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经6周团体咨询后,实验组除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无显著差异外,交往焦虑得分、积极的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等明显改善(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新兵交往焦虑水平,还能提高新兵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逆针灸足三里穴对士兵高强度军事训练疲劳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预刺激足三里穴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训练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训练对照组、穴位电疗组和穴位艾灸组,每组30名。高强度军事训练前2周各干预组士兵开始采用穴位电疗(电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20 mA,时间30 min,1/d)或穴位艾灸(艾条温和灸,时间30 min,1/d)的干预方法刺激足三里穴,连续2周。分别于干预前、训练后1d、5d采用主观体力感觉表(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对士兵主观疲劳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在训练后1d、5d各干预组5km跑成绩显著优于训练对照组及干预前(P〈0.01)。与干预前相比,训练后1d、5d各组军训士兵RPE、综合性疲劳(General Fatigue)、体力疲劳(Physical Fatigue)、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动力下降(Reduced Motivation)、活动减少(Reduced Activity)等评分值均呈上升趋势(P<0.05或0.01);与训练对照组相比,于训练1d时,不同穴位干预组的RPE(P〈0.05或P<0.01)、脑力疲劳(穴位电疗组,P〈0.05)、活动减少(不同穴位干预组,P〈0.01)、综合性疲劳(不同穴位干预组,P〈0.01)值均较低;于训练5d时,除穴位艾灸组体力疲劳的评分值外,不同穴位干预组MFI的五项评分值均较低(P<0.01),其中穴位电疗组的RPE、综合性疲劳评分值最低(P〈0.05)。[结论]军训前期予足三里穴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或艾灸的干预均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并有利于士兵高强度军事训练疲劳恢复,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武警战士在高原军事训练期间等长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为指导在高原的军事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受试者分为高原籍高原训练组(高原Ⅰ组)、平原籍高原训练组(高原Ⅱ组)、平原籍平原训练组(平原组)。用XXG—E3型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记录训练前、训练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心脏功能指标。每次在静态和50%MVC状态下3min末同步纪录桡动脉脉搏图和肱动脉血压。【结果】等长运动后,3组的脉搏速率增快,左心有效泵力、左心能量利用率、心肌耗氧指数、心肌耗氧量、心肌血流需要量增加(P〈0.001)。等长运动后,高原Ⅰ组和平原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P〈0.01,P〈0.001)。高原Ⅱ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肌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不显著。3组的每搏输出量、心搏指数和心肌供血率在运动前后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氧军事训练期间,50%等长运动后高原籍高原训练组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平原籍高原训练组心脏泵血功能、心肌血流灌注量变化不显著。提示,高原籍新兵心力贮备强于初到高原的平原籍新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对超重新兵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胰岛素、C肽的影响及机制,为科学施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部新兵29人,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将新兵分为正常体质量组(BMI<24,20人)、超重组(BMI≥24,9人)。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测试血清IL-6、IL-10、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两组新兵训练前血清IL-6、IL-10、胰岛素、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超重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训练后超重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结论超重新兵军事训练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能与IL-6介导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射击训练对武警新兵听力的影响,探讨降低听力损伤的保护措施。方法将111名新兵随机分为无防护组和防护组,调查射击训练后耳鸣、头痛、头晕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鼓膜及言语纯音测听值改变情况。结果耳鸣发生率28.38%,以高调、右耳为主,1周内消失;头痛发生率10.81%,眩晕发生率4.50%。鼓膜异常率23.87%,无防护组明显高于防护组(P〈0.01)。射击后1、3 d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高于射击前(P〈0.05),无防护组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高于防护组(P〈0.05),射击后1、2、6月言语平均纯音测听值与射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射击训练不会引起明显听力损伤,防护措施可降低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诊断为HDC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在治疗后,两组孕妇的平均动脉压和尿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1),而纤维蛋白原(FIB)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HDC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