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编制新升格师专生学习倦怠量表。方法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量表,施测534例学生,计算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量表的题目区分度均达到显著性水平;量表由行为回避、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组成,其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α系数为0.905,各因子的α系数也在0.7以上,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新升格师专生的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该类学生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叶松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6):9109-9112
背景:具体研究慢跑时足与地面相互作用力对于深入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检测68名大学生慢跑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设计,于2009-03在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完成。 对象:68名男性大学生,无足部畸形和足部创伤史,足踝关节活动正常。 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每位受试者以正常步态5 m/s的速度慢跑,测试3次。足底压力分布解析系统可获得完整步态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图,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配套软件footscan SOFTWARE7.0,分析过程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第1趾骨、第2~5趾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 主要观察指标:受试者慢跑过程中足底压力、压强、时相、冲量。 结果:受试者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型;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3跖骨、第1跖骨、足跟、第1趾骨、第4跖骨、第5跖骨、第2~5趾骨、足弓;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受试者慢跑时右足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压强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占支撑时期的90%,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脚掌处的受力时间较长;右足整足接触阶段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1跖骨、第3跖骨、第1趾骨、足跟、第4跖骨、足弓、第2~5趾骨、第5跖骨;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右足冲量值大于左足,同时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冲量值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大学生慢跑时,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前掌第1,2,3跖骨前端承担了大部分的冲量。提示慢跑时足掌中部易发生运动损伤,应注意锻炼时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特点,为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11.0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大学生学习压力感受性七个维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学习气氛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及家庭期望压力;(2)在家庭期望压力感维度上,大一、大三年级的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P〈0.05);(3)女生在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和学习气氛压力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P〈0.01,P〈0.001);(4)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5,P〈0.01,P〈0.001);(5)除“学习气氛压力”外,志存高远和悲观失望型大学生在其余六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安于现状型大学生的得分(P〈0.05,P〈0.01,P〈0.001);(6)家庭条件较富裕的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的低于家庭条件一般和较贫穷大学生(P〈0.01,P〈0.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压力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习压力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性别、志向水平、家庭条件的大学生在学习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社交焦虑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效应,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某三所大学的10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 23.0和Proc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自我控制与手机游戏沉迷现状,并检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75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简式自我控制量表(SCS)和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评定。采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分析自我控制在中学生学习压力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682名中学生完成调查。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SCS和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评分分别为(58.56±11.34)分、(38.42±6.94)分和(34.23±12.14)分;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189~0.259,P均<0.01),与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8~-0.196,P均<0.01);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6~-0.252,P均<0.01)。学习压力可以负向预测自我控制(β=-0.205,t=-9.288,P<0.01)以及正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281,t=7.084,P<0.01);自我控制可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480...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青海省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青海省等高海拔、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失眠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对青海省三所高校的12 1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中国大五人格问卷极简版(CBF-PI-15)评估大学生的失眠情况和人格特征。结果大学生ISI总评分为(6.77±4.43)分,检出4 706人(38.6%)存在失眠。回族、蒙古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及失眠检出率均高于汉族大学生(P0.0024或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BF-PI-15的神经质评分与各民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0~0.463,P均0.01),而外向性评分与各民族大学生ISI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0.183,P均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进入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回归方程(β=0.294~0.464,P均0.01),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进入汉族、藏族等部分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回归方程(β=-0.129~-0.052,P均0.01)。结论青海省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状况存在差异,回族和蒙古族大学生失眠检出率偏高。神经质为各民族大学生失眠的危险因素,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是部分民族大学生失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考察大学生压力知觉和孤独感的相互影响关系。方法 于2018 年 10 月至2019 年6 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3 所大学的高年级大学生(大三、大四学生)为研 究对象,进行3 次问卷测试,每次间隔4 个月。2018 年10 月(T1)获得有效被试912 名;2019 年2 月(T2)获 得有效被试873 名;2019 年6 月(T3)获得有效被试806 名。研究采纳的样本为参加了全部测试的742 名 学生。采用压力知觉量表(包括紧张感和失控感两个维度)、孤独感量表对742 名大学生开展为期1 年的 追踪研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Pearson 相关分析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1)重复测 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知觉与孤独感前后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5,P<0.05; F=29.65,P< 0.05),在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P> 0.05;F=0.41,P> 0.05)。(2)3 次调查相 关分析均显示,大学生压力知觉和孤独感均呈正相关(均P< 0.01)。(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表明,T1压力 知觉对T2压力知觉(β=0.45,P< 0.01)、T2孤独感(β=0.17,P<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1孤独感对T2压 力知觉(β=0.22,P<0.01)、T2孤独感(β=0.59,P<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2压力知觉对T3压力知觉(β=0.47, P<0.01)、T3孤独感(β=0.21,P<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2孤独感对T3压力知觉(β=0.20,P < 0.01)、T3 孤独感(β=0.51,P <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1 紧张感对T2 紧张感的影响作用显著(β=0.35,P < 0.01), 对T2 孤独感的影响作用不显著(β=0.04,P> 0.05);T1 孤独感对T2 紧张感(β=0.18,P< 0.01)、T2 孤独感 (β=0.67,P<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2紧张感对T3紧张感(β=0.35,P<0.01)、T3孤独感(β=0.10,P<0.01) 的影响作用显著;T2孤独感对T3紧张感(β=0.21,P<0.01)、T3孤独感(β=0.59,P<0.01)的影响作用显著。 T1失控感对T2失控感(β=0.37,P< 0.01)、T2孤独感(β=0.14,P<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1孤独感对T2 失控感(β=0.22,P< 0.01)、T2孤独感(β=0.63,P<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2失控感对T3失控感(β=0.33, P< 0.01)、T3孤独感(β=0.14,P<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T2孤独感对T3失控感(β=0.15,P< 0.01)、T3孤 独感(β=0.57,P < 0.01)的影响作用显著。结论 高年级大学生的压力知觉和孤独感关系密切,压力知 觉和孤独感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人格中的消极因素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2)进行回归分析,多数路径显著,建立了人格、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模型。结论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人格各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大学生社会支持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际信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人际信任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以及国内近十年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其人格特征、抑郁情绪、心理控制源以及自尊和上网爱好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感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60例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差异;(2)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3)在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感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07名高校教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各因素的分值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其中最高为育人威信(4.11±0.74)分,其次为教学能力(3.95±0.90)分和知识素养(3.96±0.81)分,再次为科研素养(3.59±0.72)分,最后为稳定自尊(3.33±1.00)分;2有82.05%的高校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低成就感(2.39±0.65)分、情感枯竭(2.59±0.61)分、去个性化(2.28±0.63)分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3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职业效能感之间(r=-0.369,P0.01)、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r=-0.378,P0.01)呈负相关,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31,P0.01);4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比例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3.99%。结论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比较高,但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中A型行为者与血压增高的关系。方法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401名大学生进行评估,并检测血压。结果 A、A^-型行为者149人(37.16%);除城区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与全国样本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组均值与全国样本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血压偏高者占A型性格群体的19.46%。结论紧张、焦虑和消极被动心理防御机制的A型行为类型是引起血压增高的一种“增益效应”;对高血压致病因子的干预,应包括心理卫生和行为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男女大学生志愿者人格特征与其幸福感的差异状况。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08名男女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测查研究。结果女大学生志愿者的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男女大学生志愿者的人格特征与其总体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严谨性是男大学生志愿者总体幸福感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神经质是女大学生志愿者总体幸福感水平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严谨性、外向性得分越高的女大学生志愿者,其幸福感水平则越高。  相似文献   

16.
Psychological factors have long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Most studies exploring this relationship employed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on only one occasio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social behavior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Method: 40 healthy young adult women at varying risk for hypertension were asked to record their behavior and affect following social interactions, three times a day for 32 days. Behaviors we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erpersonal circumplex: dominance, submissiveness, agreeableness, and quarrelsomeness. Results: Casual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bmissive behavior (r=.45, P<.05) and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agreeable behavior (r=−.35, P<.05). ANOVAs confirmed these findings and further revealed that offspring of hypertensives with relatively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were most quarrelsome.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concur with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tility and blood pressure but also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submissiveness in college women.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a widespread notion of the ‘college sophomore problem’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hat posits that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are samples of convenience with little generalizability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o address this concern, we conducted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in trauma research. Specifically, we reviewed how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differ from non-college samples in four key areas of trauma research: (1) exposure rates to potentially traumatic events (PTEs), (2) 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symptoms, (3) factor structure of PTSD symptoms, and (4) PTSD’s relation with common markers,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Lastly, we discussed the value and advantages of using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in trauma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ritical review indicated similar trends of trauma-related findings (Points 1–4) between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and both U.S. nationally collected and treatment-seeking samples; specifically, we identified a comparable lifetime PTE exposure rate, comparable rates of PTSD, a comparable factor structure of PTSD symptoms, and a comparable pattern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PTSD symptoms and post-trauma markers/correlates/consequences. Although trauma-exposed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are biased in some key areas, they may be no more biased than other commonly used trauma samples (e.g. epidemiological, treatment-seeking). Results of this critical review highlight the need to re-examine potentially unfounded biases on the part of the trauma research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need to consider advantages of using college student samples in trauma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