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若是左侧的后半规管耳石症可采用如下步骤:(1)从坐在床上开始,向左侧转头45°,将1个枕头放在身后,这样在躺下时使之位于肩下;(2)迅速躺下,肩部压在枕头上,颈部伸展,头部置于床上,保持患耳(左耳)在下的这一体位30s;(3)向右边转头90°(不要抬起头部),并  相似文献   

2.
微创旋切技术在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指男子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乳晕下触及盘状结节的病症,常伴乳房胀痛.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针对临床上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无效而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案上,应用麦默通(MMT)微创旋切技术切除病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17例(其中单侧16例,双侧1例),年龄20~72岁,肿物最小1.5 cm×1.5 cm,最大9 cm×6 cm.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针刀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40例)、牵引组(40例)。针刀组分别于突出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0.5 cm(黄韧带及侧隐窝治疗点)、旁开1.5 cm(关节突关节囊治疗点)、旁开3~4 cm(横突及椎间孔外口治疗点)行针刀疗法;牵引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5.0%、95.0%,优于牵引组的13.0%、78.0%(P0.01,P0.05),疼痛缓解时间针刀组短于牵引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牵引法。  相似文献   

4.
踩跷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祥 《江苏中医药》2003,24(11):44-45
近年来 ,笔者用踩跷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3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113例 ,其中男 6 7例 ,女4 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8岁 ;均为单侧腰腿痛。 113例均经CT检查确诊 ,其中L4~ 5突出 5 9例 ,L5~S1突出 5 4例 ,均为单例型突出 ;突出程度最小 0 2cm ,最大 1 1cm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4年。2 治疗方法共分 4个步骤完成。2 1 腰部颤压法 病人俯卧 ,胸部和大腿部各垫枕头数只 ,以使腹部离开床面 10cm左右为宜 ,医者双手攀住预置好的扶手 ,以调节自身体重和控制踩踏力量。医者先以脚掌前半部在两侧腰骶部膀…  相似文献   

5.
携带式腰痛牵引器治疗腰痛症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1990年,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携带式腰痛牵引器治疗腰痛症10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器械构造该牵引器采用普通钢材制作,表面镀锌,总重量2.5kg。主要由肩宽调节板(板长30cm、宽2.5cm、厚0.5cm)、升降丝杆(长25cm、直径1.0cm)、调节手柄(长10cm、直径1.0cm)、测力器(可测范围5~50kg)、横梁(长22cm、直径1.0cm)、主力柱(共2根,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女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患者心肺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老年女性肌少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肾不足及脾胃虚弱型2组,行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以评估心肺耐力,并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估,比较2组握力、步速、相对四肢骨骼肌质量(RASM)、体质指数(BMI)、6MWT、ADL评分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老年女性非肌少症组进行比较。结果筛查105例老年女性,其中肌少症患者28例(肝肾不足证16例,脾胃虚弱证12例),非肌少症患者77例。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的6MWT明显下降(P0.05),ADL分数较高(P0.05);6MWT与握力、步速、RASM、BMI存在正相关性、与ADL分数呈负相关。肝肾不足组与脾胃虚弱组比较,2组握力、步速、RASM、BMI、6MWT、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肌少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肺耐力下降,心肺耐力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老年女性肌少症患者心肺耐力下降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老年女性肌少症中医证型与心肺耐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艾段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将6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4 cm组(150例,脱落5例、中止2例)、3 cm组(150例,脱落6例、中止2例)、2 cm组(150例,脱落6例)和常规针刺组(150例,脱落6例)。4 cm组采用4 cm艾段温针灸治疗,3 cm组采用3 cm艾段温针灸治疗,2 cm组采用2 cm艾段温针灸治疗,常规针刺组仅予针刺治疗,取穴均为大椎及双侧夹脊穴(C5、C7)、风池、肩贞、曲池、中渚等,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症状评价量表(CASCS)评分、患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及患侧上肢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F波出现率和传导速度,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中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痛评分及总分,臂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脾助长汤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9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健脾助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血清IGF-1、Ghreli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观察组身高、年生长速度及骨龄分别为(129.66±7.89)cm、(9.76±2.65)cm/年、(7.85±0.72)岁,均高于对照组的(125.11±7.63)cm、(8.33±2.51)cm/年、(7.33±0.67)岁(t=2.687、2.539,3.426,P<0.05);治疗1年,观察组血清IGF-1(316.43±52.45)μg/L,高于对照组的(275.30±47.58)ng/mL(t=3.764,P<0.05),Ghrelin(3.67±0.51)ng/mL,低于对照组的(4.55±0.63)ng/mL(t=7.0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改良药物颈枕治疗颈椎病2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中医杂志》1994,35(8):484-486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睡眠所用枕头的高低、质地等,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临床医师对此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赵氏提出“切忌高枕,不宜无枕”。倪氏采用枕长46cm、宽20cm、高10cm,枕芯充填荞麦皮的长枕,使用时使枕头中部稍凹陷,以求和颈椎前凸生理曲线相符,限制颈部旋转或扭屈。有的提出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枕为佳。有人设计了“颈曲复位枕”来纠正颈椎的病变形态。亦有报道坐位及颈枕法牵引对颈椎曲度影响的X线观察,以证明垫高颈部对改善颈曲及临床症状的作用。可见探索合适的枕头以提高颈椎病人的疗效,具有临床实践意义。作者应用诸方受教授改进制作的药物颈枕,临床治疗212例颈椎病人,效果明显,反映良好,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2岁,1995年6月24日初诊。有饮酒史10余年。1年前右额上及右大腿内侧出现小块红斑,在各医院就诊曾服中西药,病情一直加重。症见右大腿内侧5cm×3cm 扁圆形红斑,右半边脸及左侧鼻子,右踝内侧及脚背大片红斑,夹背20cm×3cm 较轻长条红斑,右拇指红肿脱皮。并诉患部搔痒难忍,口渴、便干。辨证为血虚风燥。治疗取血海_(双)~ 、曲池_(双)~-、三阴交_(右)~ 、足  相似文献   

11.
李文红  孙永福  杨建宏 《陕西中医》2010,31(11):1554-1555
目的:盆腔消症灌肠液对模型动物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胶浆制作致炎模型,分别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相当于生药0.405g/kg体重)、盆腔消症灌肠液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1.171g/kg体重)、盆腔消症灌肠液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0.585g/kg体重),造模2周后,连续灌肠给药14d,心脏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6-keto-PGF1α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盆腔消症灌肠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6-keto-PGF1α比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6-keto-PGF1α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盆腔消症灌肠液可以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提高模型大鼠6-keto-PGF1α含量,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血瘀状态,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笔者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 37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中 ,未婚 2例 ,已婚 35例 ;年龄2 1~ 30岁者 5例 ,31~ 40岁 2 6例 ,41~ 45岁 6例 ;病程最短者 8个月 ,最长 3年 ;包块最大者为 7.5× 5 .6× 4.0 cm,最小为 3.6× 3.3× 2 .8cm ;附件包块 13例 ,盆腔积液性包块 2 4例(其中液性 15例 ,混合性 9例 )。1.2 诊断标准  (1)子宫旁小腹内发现大小不等的有形包块 (妇科及 B超等检查 ) ;(2 )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胀、疼痛、腰酸、带下增多等症 ;(3)排除…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6,(11)
目的考察白芷70%乙醇提取物对绿原酸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和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提取物、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抗生素(诺氟沙星)对绿原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十二指肠中,绿原酸组和绿原酸-白芷提取物组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为(6.792±1.28)×10~(-6)cm/s和(11.605±2.03)×10~(-6)cm/s,而空肠中分别为(1.700±0.53)×10~(-6)cm/s和(7.194±1.93)×10~(-6)cm/s。绿原酸组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Papp分别是(1.984±0.99)×10~(-4)/s和(15.62±4.42)×10~(-6)cm/s,绿原酸-白芷提取物组分别是(4.784±0.36)×10~(-4)/s和(37.33±2.18)×10~(-6)cm/s,绿原酸-盐酸维拉帕米组分别是(5.847±0.75)×10~(-4)/s和(44.64±5.64)×10~(-6)cm/s,绿原酸-诺氟沙星组分别是(9.673±0.81)×10~(-4)/s和(88.86±7.92)×10~(-6)cm/s。结论绿原酸最佳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白芷对其肠道吸收显著促进作用,可能与抑制P-gp活性及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氯氮平、氟哌酊醇是精神科常用药,但临床所致的流涎过多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影响了他们的卫生面貌和形象。近年来本人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该症,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28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女27例,男1例;年龄16~56岁;其中氯氮平致流涎过多症25例,氯氮平日量最小者100mg,日量最大者400mg。氟哌酊醇致流涎症3例,日药量28~40mg。流涎程度以患者早晨醒后枕头上的口水痕迹为观察指标。本组病例口水痕迹均达枕头的1/2左右。治疗方法取穴 地仓、颊车、廉泉、合谷。操作方法 采用0.38mm×40mm(28号)不锈钢针,依次针刺上穴,刺…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6岁,于2012年8月13日就诊.主诉:左侧乳腺癌术后6年半,左上肢肿胀逐渐加重,近半年皮肤色紫发亮.病史:2006年2月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化疗6次,出院后每半年复查1次,无复发、无转移.刻下症:左上肢活动轻微受限,肿胀感明显;患肢B超检查未见血管血栓,患肢腕部及腕上10 cm、肘部及肘上10 cm处较健侧周径分别粗3.1 cm、3.7 cm、1.8 cm、2.9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采取不同进针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于距离腰部压痛点外侧水平位置6 c m处进针,B组于距离腰部压痛点外侧水平位置10 cm处进针,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治愈率(27.50%)高于A组(7.50%)(P 0.05),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但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但治疗后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浮针在距离腰部压痛点外侧水平位置6 cm或10 cm处进针疗效均显著,在两者任一点进针的镇痛效应相同,且均能有效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提示浮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 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用 Rigiflex气囊进行扩张 ,每次时间为 1分钟 ,注气压力至少达 6 psi,放气间隔 3分钟 ,共 2~ 3次。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食管 X线的最大宽度治疗前为 (4.2± 0 .3) cm,治疗后 4周降为 (3.1± 0 .2 ) cm(P<0 .0 5 ) ;食管测压扩张前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为 (2 1.1± 5 .7) m m Hg,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 (LESRR)为 (45 .1± 13.8) % ,扩张后 LESP降低为 (12 .1± 5 .7) mm Hg(P<0 .0 5 ) ,L ESRR增加到 (78.1± 11.6 ) % (P<0 .0 1) ,有效率 10 0 %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 0。结论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简便、安全、有效 ,且疗效持久 ,费用低 ,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针刀疗法松解椎管外小关节外侧囊区及椎间孔外口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4/L5)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水针刀松解小关节外侧囊区(棘突间旁开1.5~2cm)以解除脊神经后内支压迫,观察组则松解椎间孔外口区(棘突间旁开约3.5cm)以解除脊神经前支的压迫,均治疗1次,采用JOA、ODI评分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JOA、ODI、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JOA、ODI、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椎管外水针刀松解腰脊神经调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小关节外侧囊区、椎间孔外口区行针刺、松解治疗,均能在早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重新调整脊柱平衡,改善腰腿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远期疗效方面,椎间孔外口区优于小关节外侧囊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TED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结果:本组106例患者,手术时间(67.54±9.45)h,出血量(33.09±6.06)mL,切口长度(0.81±0.17)cm,术后下床时间(1.86±0.81)d,住院时间(4.74±1.90)d。术后硬膜撕裂4例,感染2例,血肿3例,总发生率8.49%(9/106)。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8.32±0.91)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0.55±0.19)分;JOA评分由术前的(12.31±1.75)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23.98±4.3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20个月,中位数14.3个月,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2.83%。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自拟“通脑逐瘀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遗症八例。全部病例皆经西医明确诊断、用西药治疗效差而就诊者。就诊时,患者皆以头脑跳痛或刺痛、痛处不移为主症;三例伴轻度眩晕恶心;五例伴头昏健忘。七例头部有2×3~5×6 cm大肿块,按之软如棉絮(头皮下血肿)。通脑逐瘀汤组成及加减:葛根15克水蛭15克(庶虫)虫10克川芎2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全蝎6克(研、冲)白芷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水煎两次,分早、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