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有效术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在分析窦损伤的形式和范围后采取了以下相应手术处理:窦壁损伤用明胶海绵压迫两侧硬脑膜悬吊止血;边缘整齐的裂口可以用细丝线缝合;较大而不规则的裂口可以翻转硬脑膜,颞肌筋膜或者骨膜片修补,有时少许颅骨的存留可行骨桥悬吊。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39例,偏瘫5例,失语3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6%。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根据静脉窦损伤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13例(7.2%)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7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11例,占14.47%;手术治疗68例(包括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患者3例),占89.47%。结果非手术治疗患者治愈8例,占72.73%,3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患者治愈66例,占97.06%,死亡2例,占2.94%。结论超声检查能提高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准确率。损伤轻和全身情况好的脾破裂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要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程度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阳  郭继龙 《黑龙江医药》2013,26(4):731-73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本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余69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4例死亡病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继发脑干损伤,导致手术后中枢性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4.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脑疝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及时积极正确的急救处理和外科手术治疗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郭太明  张海 《贵州医药》2006,30(4):351-351
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并发症,以矢状窦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横窦损伤。损伤程度可为小裂伤、局限性挫伤。我院自2000年9月至 2005年4月手术治疗30例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脾损伤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进行急救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肝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实施的术前和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同时总结手术护理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本组78外伤性肝脾损伤患者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护理配合,其中治愈47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高达91.03%。结论加强术前和术中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地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明胶海绵直接压迫、直接或筋膜缝合修补、医用耳脑胶粘合、硬膜悬吊加固、静脉窦结扎等方法止血.结果 术中发现上矢状窦损伤12例,横窦损伤6例,窦汇损伤2例,岩上窦损伤1例,乙状窦损伤1例.术中紧急修补静脉窦损伤19例,止血明确;行静脉窦结扎3例,其中2例为前1/3矢状窦,1例为右侧横窦.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良好(GOS 4~5分)17例,预后差(GOS 2 ~3分)4例,死亡(GOS 1分)1例.结论 对于靠近静脉窦处的颅脑损伤,术前做好应对静脉窦损伤的准备,术中尽早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根据静脉窦具体的损伤特点采用相应的修补方法,可提高创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孝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4例,死亡2例,死亡率6.25%。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血肿多出现于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内血肿后72 h内,高峰期为24 h内,所以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和生命体征不稳定是迟发性血肿临床特征,需高度警惕,动态或定时头颅CT复查,早期诊断并掌握保守和手术治疗指证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急诊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30例,手术方式包括各种缝合、修补、悬吊、压迫、电凝、以及结扎等方法。结果上矢状窦损伤病例15例,横窦损伤病例10例,窦汇损伤病例5例,单处破口20例,多处破口10例。治愈18例(60.00%),其中静脉窦结扎术患者2例,硬脑膜瓣修补术患者6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患者3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患者4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加湿棉片压迫处理3例;好转6例(20.00%),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3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2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4例(13.33%),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2例,静脉窦裂口间断缝合术2例,转归为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6.67%),其中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1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术后并发脑肿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损伤是一种危急重症,手术难度较大,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止血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致脑膨出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35例经CT确诊的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均发生在原发脑损伤手术减压中,迟发硬膜外血肿均行手术清除,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8例,轻残4例,恢复良好18例.CT发现迟发血肿部位伴有颅骨骨折者32例,手术中发现伴有颅骨骨折者3例,伴有矢状窦或横窦损伤者7例,28例发现明显硬脑膜动脉破裂出血,迟发血肿发生前甘露醇用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30例。结论:颅骨骨折伴硬膜中动脉破裂和(或)颅内静脉窦损伤是术中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致脑膨出的临床病理基础,原发脑损伤减压手术和甘露醇强力脱水治疗是其发生的促进因素。术中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致脑膨出的预后与患者入院时GES评分和血肿量,处理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曾连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74-174,177
目的:研究与分析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4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给予治疗后,基本痊愈78例,占92.86%;死亡6例,占7.14%;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占38.46%。结论:对外伤性肠破裂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现我院选择了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61例行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体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术后临床治愈35例,占57.4%;残疾14例,占22.9%。植物状态4例,占6.7%;病死8例,占13.1%。结论临床中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经验,包括诊断、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04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11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91例(77.1%)患者采用手术治疗:8例患者行全脾脏切除术,24例患者行脾脏部分切除术,59例患者行单纯脾脏修补术;27例(22.9%)患者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有7例患者转手术治疗。共有3例患者死亡。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普外科的危、急症,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治疗,要迅速、准确评估脾破裂损伤的程度和分级,以便及时采取手术,提高疗效,提高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周鑫 《家庭医药》2016,(7):205-20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8%;最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1.4%;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1.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的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其中行单纯修补29例,肠部分切除41例,修补加肠减压5例,73例治愈,2例死亡(1例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致内脏器官衰竭,1例小肠多处损伤术后出现腹腔脓肿继发弥散性腹膜炎致感染性休克引起内脏器官衰竭)。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对可疑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例必须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就应在有效的术前准备下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78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脾破裂为目前腹腔脏器损伤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20%~40%,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多脏器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本院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78例,经抢救治疗78例患者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总结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疗确诊的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40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在处理外伤性小肠破裂损伤时,应详细全面了解评估伤情,严密临床观察,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一旦确诊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6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在分析窦损伤的形式和范围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手术处理:窦壁损伤用明胶海绵压迫两侧硬脑膜悬吊止血;边缘整齐的裂口可以用细丝线缝合;较大而不规则的裂口可以翻转硬脑膜,颞肌筋膜或者骨膜片修补,有时少许颅骨的存留可行骨桥悬吊。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36例,偏瘫6例,失语2例,死亡2例。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针对颅内不同类型的静脉窦损伤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 ,可有效解除静脉窦压迫,防止静脉窦阻塞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及颅内压升高,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6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梁贵平  罗吉祥  彭岗 《贵州医药》2002,26(3):252-252
开放性颅脑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 ,文献报道[1]约占颅脑损伤的 16 8% ,本文对 94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进行总结和讨论。1 临床资料男性 6 8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3~ 78岁 ,平均2 7 6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短 15分钟 ,最长 3天 ;2 4小时内 87例 ,2 4小时后 7例。颅脑损伤部位为额部5 2例 ,颞部 34例 ,顶部 5例 ,枕部 3例。受伤早期脑脊液漏 4 5例 ,脑膨出 13例 ,颅内血肿 31例 ,静脉窦破裂 3例。2 治疗方法和结果对颅内无异物无继发性颅内血肿和严重脑水肿者 ,行全身抗感染、脱水、利尿、激素、止血、局部清创等治疗 ,对颅内异物、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