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沙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等情况,评价该口岸的鼠形动物防制工作效果,为今后工作方向和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10-2009.11采用ELTON夹日法对鼠密度进行监测。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45只,经鉴定分为2目2科3属4种。优势种为臭鼩鼱,占66.12%,小家鼠占17.14%,褐家鼠占10.61%,黄胸鼠占6.12%。2009年密度显著增长,峰值为2009年8月出现的2.73%。对捕获的鼠形动物采集体表寄生虫,共检出螨类2只和虱26只。经鉴定,2只螨类均为纳厉螨。结论通过科学系统地监测,掌握了南沙港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等情况,为指导港区开展媒介生物防控工作、防治媒传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鼠类及其体表寄生虫本底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每个月连续监测2 d,持续12个月。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413只,经鉴定隶属于2目2科3属5种。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26.15%。鼠形动物总密度为2.24%,5月和10月为高峰期。检出蚤1只、螨15只、蜱1只。结论肖厝口岸还未达到国家无鼠害港规定的鼠密度低于1%的要求,应继续加强鼠类监测与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有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吉林口岸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口岸鼠媒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ton夹夜法,每日1次,每次3 d,连续12个月。结果本次监测共计捕获鼠形动物657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3科7属13种,黑线姬鼠占总数的56.17%;图们江区域鼠密度高峰期在7月,鸭绿江区域鼠密度高峰期在9、10月,长春机场口岸鼠密度高峰期在8月。三地区均在高峰期后逐渐下降,12月后接近平缓;实验室检测出汉坦病毒抗体阳性11只,其中图们江区域8只,长春机场口岸3只。结论吉林口岸鼠形动物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鼠密度高峰期集中在7、8、9、10月;图们江区域和长春机场口岸鼠媒传染病风险高于鸭绿江区域,应该加强鼠媒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珠海口岸鼠形动物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珠海口岸鼠形动物进行本底调查。[方法]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珠海口岸鼠形动物进行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珠海口岸鼠形动物种群有2目2科4属6种,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31.73%,全年平均鼠密度为4.53%,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曲线型。[结论]应加强高峰期鼠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适时灭鼠,可有效地降低鼠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黑龙江东部7个口岸开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了解口岸鼠疫宿主动物种群构成及是否存在鼠间鼠疫疫情.方法 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日法;鼠血清F1抗体采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772只,捕获率为11.2%,隶属于2目4科10属13种,黑线姬鼠占46.2%,为口岸优势种,大林姬鼠占22.2%,棕背鼠平占14.2%;检测鼠疫F1抗体772份,未检出阳性血清.结论 基本查清黑龙江东部7个口岸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7个口岸均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嘉兴港区内鼠形动物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和病原体携带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夹法对嘉兴港区进行鼠形动物密度及种群分布调查;采用鼠笼法对捕获的鼠形动物采血样和肺、肾样做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0只,经鉴定隶属于3目4科6属6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平均鼠密度为0.23%。送检的12份样本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嘉兴港区鼠密度已达国家无鼠害口岸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横琴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卫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3月~2001年2月对横琴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密度、生境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97只,隶属2目2科4属6种,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鼠形动物总数的35.77%,其次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年平均鼠密度为3.35%.3~4月和10月到次年1月份鼠密度较高.[结论]应根据不同生境中鼠密度的变化情况,在繁殖高峰前采取灭鼠措施,对降低鼠密度,防止传染病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宁德船厂媒介生物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媒介生物控制及其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蚤、蚊、蝇、蜚蠊、蜱、螨和蠓8种媒介生物监测方法,于2009年1~12月对宁德某船厂进行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126只,年平均鼠形动物密度3.5%,鼠类动物密度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地区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现状及评估其对人群的潜在危害.[方法]在珠海7个口岸采用鼠笼诱捕法常年进行监测.每月捕鼠1次,每次每个口岸布鼠笼100个,捕获活鼠(包括其它鼠形动物)进行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7个口岸监测点中,有5个监测点发现2目2科3属3种9只鼠形动物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阳性(均为Ⅱ型抗原),阳性率为2.69%.在7个口岸中鼠形动物EHF阳性率最高的是九洲口岸,为13.6%.3种HEF阳性的鼠形动物中,阳性率最高的是褐家鼠为2.1%.[结论]珠海口岸地区有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存在,且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鼠形动物分布广.珠海主要船(货)运海港口岸九洲口岸和陆路拱北口岸鼠形动物HEF抗原阳性率远比其他口岸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临江口岸鼠形动物的本底情况,为今后鼠媒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ton夹夜法,每日一次,每次3天,连续12个月。结果本次监测共计捕获鼠形动物14只,鼠密度为0.13%。经鉴定隶属1目1科2属2种,褐家鼠占总数的78.57%;鼠形动物密度高峰期在8月;病毒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临江口岸鼠密度为0.13%,低于无鼠害口岸标准(1%),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鼠密度高峰期在8月。实验室病原体检测(鼠疫菌核酸检测、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核酸检测、汉坦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发生鼠媒传染病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泉州肖厝口岸的蠓类本底资料,为制定有效的媒介生物防制措施和控制口岸虫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采取紫外灯诱蠓法,对泉州肖厝口岸的蠓类的种群结构、密度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蠓类54只,经种类鉴定,隶属于蠓科,库蠓属和毛蠓属,共计10种,其中5种为本地区新纪录,2种为福建省新纪录。肖厝口岸蠓类平均密度为0.45只/笼叫、时,优势种为北京库蠓,占捕获总数的24.07%。蠓类活动高峰期为10~11月,以10月份为最高,密度1只/笼·小时,不同生境的蠓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取得泉州肖厝I:2岸蠓类的本底资料,为今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和进一步开展虫媒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萝北口岸吸血蚊蠓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 采用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吸血蚊蠓,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9 -2010年在萝北口岸采获蚊虫3356只,计4属20种,其中按蚊属2种,伊蚊属13种,库蚊属3种,脉毛蚊属2种.采获吸血蠓1316只,计1属26种,其中似蕨库蠓Culicoides filicinus(♀)为中国新纪录,大和库蠓Culicoides japonicus为黑龙江省新纪录,萝北口岸首次记录5种.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Aedes vexans (92.4%);刺螫库蠓Culicoides punctatus(48.0%)和新替库蠓Culicoides newsteadi( 24.2%).不同生境、场所的优势蚊、蠓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 为黑龙江省萝北口岸吸血蚊蠓本底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口岸吸血蚊蠓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采用诱虫灯和网捕法采集吸血蚊蠓。结果 2007-2009年在逊克口岸采获蚊蠓5171只,计2科5属22种,其中蚊科4属10种;蠓科1属12种,新发现了逊克库蠓新种(另文描述)。22种蚊蠓均为逊克口岸首次记录的种类。蚊虫的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82.5%)。吸血蠓的优势种群为刺螫库蠓(44.9%)和兴安库蠓(36.7%)。不同生境、场所的蚊蠓主要种群组成有所不同。结论为黑龙江省逊克口岸吸血蚊蠓本底、虫媒病和防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的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的传入和传出,为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和改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在珲春局辖区的四个出入境口岸捕捉鼠类,并采集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鼠类326只,经鉴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褐家鼠占总数的52.45%,为优势种;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季节消长情况:10月份密度最高,为3.50%;2月份最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和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应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掌握珲春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体外寄生虫种类,防止鼠类传播传染病在珲春口岸传入、传出,加强检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夹夜法对珲春口岸辖区四个出入境口岸区域的鼠情及体外寄生虫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一年的调查,共捕获鼠类326只,经签定分类为1目2科4属4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2.45%;其次为黑线姬鼠,占41.72%;10月份密度最高,为3.50%;2月份最低,为1.50%,年平均密度为2.26%;体外寄生虫检出蚤、革螨两类,蚤分类鉴定为3科4属4种,总指数为12.88%;革螨分类鉴定为2科3属5种,总指数为109.44%。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珲春口岸的鼠类密度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要求,为下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二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和流行现状,为有效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传染病监测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2年经二连口岸出入境的41 971名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41 971受检者中,共发现各种传染病2 162例,总检出率为5.15%,其中HBsAg阳性1 788例,检出率为4.26%,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59例,检出率为0.61%,HCV抗体阳性105例,检出率为0.25%,艾滋病病毒携带10例,检出率为0.02%.结论 应加强对劳务输出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做好对劳务输出人员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咨询,提高出入境人员自身素质,增强其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有效控制循环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顺德口岸容奇港蝇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蝇类控制和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2月以容奇港(内河集装箱港口)内职工饭堂、货物堆场、职工宿舍区为调查点,采用笼诱法,对捕获的成蝇用乙醚熏杀后进行种群鉴定、计数及选择性制成标本。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366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6属9种,优势种蝇为丝光绿蝇占46.17%;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3.39只/笼·d,高峰期出现在四月,峰值为17只/笼·d。结论基本摸清容奇港蝇类的本底情况,港区内蝇类平均密度较低,符合SN/T1415-2004《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的规定(成蝇密度<10只/笼·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泉州晋江陆地港媒介生物的构成及分布情况,为该港的媒介生物及其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鼠、蚊、蝇、蜚蠊、蚤、螨、蜱、蠓8种媒介生物的监测方法,每种进行为期1年每月1次的调查。结果 (1)捕获鼠类35只,年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1.47%,褐家鼠为优势种属,占45.71%,汉坦病毒病毒携带率为6.45%。(2)检获的蚤、螨种属较为单一,鼠体染蚤率2.86%、鼠体染螨率5.72%。(3)捕获成蚊1 043只,平均蚊密度为43.46只/人工·小时,隶属1科2属2种。(4)捕获蝇1886只,平均密度为39.29只/笼·日,隶属4科15属20种。(5)捕获蜚蠊15只,年平均密度为0.03只/盒,隶属1科1属2种。(6)捕获蠓类1只,为荒川库蠓。结论泉州晋江陆地港除鼠、蚊、蝇的密度外,其余种类密度均符合国境口岸相应控制标准的要求;鼠体携带寄生虫率及汉坦病毒率较高,应加强防控,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肖厝口岸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的基本情况,防止登革热传染病在肖厝口岸传入传出。方法从2007年4月-2008年3月,采用人工小时法,对肖厝口岸的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此次监测共捕获成蚊1510只和部份幼虫,经分类隶属2亚科4属7种,其中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占61.59%,致倦库蚊占30.33%;蚊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50.33只/人工小时;成蚊密度最高峰是9月密度为87.20只/人工小时,其次是在6月密度为82.40只/人工小时;不同生境的蚊密度也各不相同。布雷图指数为10.3%,房屋指数为6.3%,容器指数为6.4%。结论此次监测结果说明肖厝口岸存在着白蚊伊蚊导致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因此,提示肖厝口岸对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白蚊伊蚊的防制应在每年成蚊活动高峰到来之前实施滞留喷洒灭蚊和彻底清除无用积水,杜绝白蚊伊蚊的孳生,这将会在防止登革热传入传出以及在口岸地区做好该病的防制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共监测体检8788人,检出各种传染病509例,总检出率为5.79%,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451例,检出率为5.13%;丙肝抗体(HCV-Ab)阳性为43例,检出率为0.49%;活动性肺结核9例,检出率为0.10%;梅毒6例,检出率为0.07%;艾滋病(HIV)抗体阳性未检出。港澳台胞HBsAg阳性、HCV-Ab阳性和梅毒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3.14%、1.17%和0.26%。劳务人员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最高,为0.17%。〔结论〕HBsAg阳性为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港澳台胞和劳务人员是常熟口岸的重点监测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