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平市部分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 据GB 4789.30-2010[1]方法,对市售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冷冻饮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外卖配送餐及学生餐进行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7类食品268份样品检出李斯特菌17株,检出率6.3%;其中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55.6%),其次为冷冻肉糜制品(20.0%)、熟肉制品(5.0%)和冷冻饮品(3.3%),熟制米面制品、学生餐和外卖配送餐均未检出.结论 南平市售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应对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营口市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 按2019年辽宁省食品风险监测计划,随机抽取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共87份样品,按《2019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结果 87份样本中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8.1%;第四季度的检出率最高(23.5%)...  相似文献   

3.
多重-巢式PCR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方法〕针对单增李斯特菌中多个稳定的特异性基因(hlyA、plcB、prfAi、ap),设计并筛选出6对引物用于多重PCR、2对引物用于巢式PCR,组成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并对珠海地区6类冷冻冷藏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带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建立的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体系特异性良好,多重PCR的灵敏度达到1×102cfu/ml,巢式PCR的灵敏度达到1×101cfu/ml。在检测的3439份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率达22.39%。〔结论〕该检测体系具有快速可靠、灵敏准确及特异性好的特点,有效缩短了检验周期,从传统的14d缩短到2d。对珠海地区6类冷冻冷藏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带菌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受污染的食品种类,为消除单增李斯特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保证居民饮食安全,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2015年采集渭南市餐饮服务和流通环节销售的10类共739份食品样品,依据GB 4789.30-20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结果 739份样品中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 22株,总检出率为2.98%;2015年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7.05%),其次为2013年(3.41%)和2011年(1.96%);不同种类食品中生畜禽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17.31%),其次为冷冻挂浆鱼糜制品(5.00%)和熟肉制品(3.33%);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零售便利店的样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9.33%),其次为超市(3.57%)和大中小型餐馆(3.08%);不同年份及不同种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度中第二季度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3.49%)。 结论 2011-2015年渭南市多种食品及食品餐饮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较为普遍,存在引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长春市食品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李斯特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 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结果 2013-2014年长春市164份食品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2.81%。两年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5);在生肉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熟肉制品、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和餐饮食品中的检出率为43.33%、16.67%、11.43%、2.5%和2.13%;在市场、超市和商店、餐饮店采集的食品中的检出率为19.36%、14.29%、7.14%;散装和定型包装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结论长春市生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和熟肉制品中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程度较高,在市场出售的和定型包装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食品中存在着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是李斯特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发现本市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鉴定用APIListe—ria生化鉴定条和VITEK2COMPACT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仪。对2005—2011年采集的971份食品进行检测。结果.本市单增李斯特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05%。2005年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4%;2011年检出率最低,为6.29%。检测的13类样品中,8类食品受到单增李斯特菌不同程度的污染。生禽肉检出率最高,为32.94%;冰淇淋、果汁、面皮、糕点及饼干、沙拉都均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结论宝鸡市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比较普遍,污染率较高,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湖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按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食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281份样品中共检出22株,污染率为7.83%。其中冷冻/藏鸡肉中污染率最高,为25.00%。结论:湖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对生肉制品等的监督管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数据库的单增李斯特氏菌iap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建立了套式PCR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约1500bp和500bp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对菌液、模拟样品的检测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食品基质、培养基成分和杂菌对PCR检验的干扰作用。套式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实验检测极限为101CFU/ml;人工污染猪肉检测极限为103CFU/ml;可在7h内完成检测,很适宜于进出口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冷冻饮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湖南省2家冷冻饮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样品,包括食物样品75份(原料类、中间产品、终产品)和非食物样品279份(环境、仪器设备、人员、工具等),参照GB 4789.30-2010中方法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分离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两家企业共监测354份样品,检出28株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7.91%,均在非食品样品中检出(检出率10.04%),其中环境样品的检出率最高(16.07%),人员、仪器设备、工具检出率分别为6.35%、6.58%、10.00%;与车间前处理区(0.96%)、整箱包装区相比(4.44%),灌装区检出率较高(12.20%);O企业非食品样品的检出率(13.94%)高于P企业(4.39%)(χ~2=6.815,P=0.009)。PFGE结果显示,O企业分离的23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4个型别,其中有82.6%的菌株为同一型别,P企业分离的5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2个型别,其中有4株为同一型别。结论两家冷冻饮品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均检出单增李斯特菌,主要存在于车间灌装区的地面与地面接触物中,两企业检出的单增李斯特菌均存在优势型别,提示应加强消毒与监督,预防单增李斯特菌对冷冻饮品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巴南区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O157:H7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对生畜肉、熟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等8类食品进行检测,检测样品256件,分离菌株21株,占总检测数的8.2%,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沙门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5株,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创伤弧菌.结论 巴南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生畜肉中污染严重,冷冻食品、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餐饮食品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市售生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农贸市场、超市售卖的生猪肉72份,按改良国标法分离鉴定。结果市售生猪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达5.56%。结论成都市生猪肉中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状况不容忽视,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预防控制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含乳冷冻饮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肠杆菌科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分析其污染的来源. 方法 对湖南省4家含乳冷冻饮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样品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肠杆菌科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研究。方法: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和反应体系对生肉、熟肉、生奶、乳制品、水产品、冷冻食品、生食蔬菜共七大类食品中分离的10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RAPD法基因分型,并按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指纹图谱。结果:10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得26种RAPD指纹图谱,以第12、18、23和10型为主要型别,分别为15、14、8和6株。结论:RAPD技术可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型26种,我省食品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基因型为第12、18、23和10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主要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可能由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在石家庄市采集市售5类食品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检测5类250份食品样品,检出13株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阳性率为5.20%。130份生肉类阳性率为6.92%(猪肉为20.00%,羊肉、牛肉均为3.33%,鸡肉为2.50%;30份熟肉制品阳性率为6.67%,30份生食蔬菜阳性率为6.67%;36份水产品、24份奶粉均为阴性。13株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溶血试验均阳性。[结论]生肉类、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是主要的危险食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杭州市江干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进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对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进行大肠菌群计数。结果 111件食品中检出致病菌污染样品25件,总污染率22.52%。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27株,总检出率为24.32%,未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中式凉拌菜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75%。蔬菜沙拉大肠菌群检出率为95%。结论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市售猪肉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的污染状况及Lm分离菌株hly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比较。方法:分离菌株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PCR产物直接测序,对780bp片段作序列分析。结果:市售猪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为1.08%(4/370);分离菌株WLD1和FCY1与国内外14个参考菌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4%~98.6%和95.0%-97.2%,而两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仅为95.9%。结论:合肥市市售猪肉中有一定程度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污染,且存在李斯特菌病的可能性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分离菌株WLD1和FCY1,尤其是FCY1分化程度较高.Lm hly基因核苷酸序列蒡异的距离与地理分布、菌株的样品来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廊坊市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300件,检出沙门菌3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6株,副溶血性弧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1株,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廊坊市居民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动物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株污染较重,生肉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镇江市市场销售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江市场销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年6~9月份采取镇江市主要集贸市场、超市、食品销售店的食品,依照《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4789—2008和《200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检验。[结果]调查采集9类食品113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1株,检出率7.96%(9/113)。检出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3类,其中有2份生猪肉样品同时检出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在本次调查的食品中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镇江市场销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有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以纯化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号54001、54002)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结果筛选出2株单抗杂交瘤细胞株F5、F9,并获得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M。通过选用柠檬酸钠法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体,测定其最适蛋白结合浓度为12 g/ml。结论成功制备了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食品中病原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吉林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省乃至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有效地预防、预测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6年度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625件,检出沙门菌97株,检出率15.5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4株,检出率13.44%;大肠杆菌0157:H79株,检出率2.5%;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检出率13.4%;副溶血弧菌3株,检出率3%;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速冻生制面米食品品种污染较重,另外熟肉制品、蔬菜色拉、非发酵豆制品等即食食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