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中医》1983年第一期刊载了戴振德氏应用生姜泻心汤加减治愈一例胃扭转的报道,笔者试用于临床,对一例胃扭转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张××,男,45岁,邢台市冷冻厂干部。1985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有胃溃疡病史三年,近三天来感胃脘部胀满不适,呃逆频作。自觉气上冲胸。疑溃疡病复发,遂于1985年11月31日在本院放射科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造 相似文献
2.
3.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 ,是李东垣为治疗内伤脾胃病而设。余宗异病同治之旨 ,运用是方于临床各科 ,见效甚广。现择数案于后。1 盗汗李某 ,男 ,6 8岁 ,于 1997年 10月 8日初诊。自述盗汗半载 ,曾服中西药物调治 ,虽可获效一时 ,停药后盗汗依然。观其面黄少华 ,精神疲惫 ,肢体乏力 ,舌淡苔白。自诉头晕、心悸 ,动则气短 ,胃纳不佳 ,其脉濡弱无力。脉证合参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加减 :炙黄芪 30 g ,浮小麦 30 g ,党参 2 0g ,白术 15 g ,陈皮 10g ,当归 10 g ,柴胡 6 g ,升麻 6g ,桂枝 6 g ,白芍 6 g ,五味子 5 g ,炙甘草 5 g… 相似文献
4.
三才封髓丹出自《卫生宝鉴》,由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炙甘草组成,具有补肾泻火、健脾开胃之效,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遗精、牙痛、口疮、失眠等,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脾胃病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主治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以及“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张仲景对此明确指出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是心下痞满而不痛,而在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能否辨治心下满痛,能否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试将学用半夏泻心汤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浅述于次. 相似文献
6.
《卫生宝鉴》由元代罗天益撰著。该书是一部理宗《内经》、《难经》,学承东垣,旁参诸说,结合个人经验编辑而成的临床治疗著作。“卫生”,即保护生命,防护邪侵;“宝鉴”,原指珍贵的镜子,此处尚有借鉴、明察之义。书中由4部分组成:一日药误永鉴,“知前车之覆,恐后人蹈之也”;二日名方类集,“古今之方,择之已精,详而录之,使后人有所据依也”;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动态观出发,立足于《伤寒论》少阴病篇,归纳其治。肾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兼顾法与超前法;提出肾病非虚、肾病非肾之糖尿病肾病辨治观点,并例举六经辨治、经方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心得。 相似文献
8.
9.
加味四物汤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调血之功,为治疗冲任虚损所致月经不调之主方,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所治9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43例,女55例;发病年龄最大68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0d。其中属典型偏头痛者21例,普通型偏头痛者68例,丛集性偏头痛9例。按中医辨证属风寒型10例,风热型者11例,痰湿型者16型,肝阳上亢型22例,血瘀型39例。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用以治疗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其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芩、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的作用.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用以治疗寒热夹杂之呕吐痞证.笔者近年临床用于多种病证,每每取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尊奉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想成才,必须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本文兹举临床验案3则,以抓主症、找病机为突破口,结合《伤寒论》条文,运用原方治疗疾病,取得一剂知、两剂愈的显著疗效,验证了《伤寒论》方药的神奇.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段条文其义有二,前者定其义,示何为坏病,并明其因,指其殊;后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则教以治则。下此以降,历代诸家以至于今,皆引申之、发挥之、广大之,皆认为此"十二字则"不独专为坏病而设,乃伤 相似文献
16.
所谓"神"即"神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示。它包括精神、意识、心理活动等。《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治神"首见于《内经》,均是涉及针灸,是对医者在针刺治疗时掌握自身和病人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19.
总结《内经》对痹证的认识,分析各类痹症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征,以《内经》有关五痹经文为基础,并参考后世论述,结合个人体会,对各种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方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供作参考的意见,便于临床辨治时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