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运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了解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运动干预研究,对313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问题多、程度轻的状态;重点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44.30 %,但程度重;普通中学初中生情绪焦虑的发生率为58.33 %,但程度较轻.运动对于减轻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运动前后所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焦虑问题不容忽视.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485名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背景及 基本情况下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结果:焦虑情绪发生率是 40.7%,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 36.2%、4.3%和 0.2%;抑郁情绪发生率是 46.0%,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是 33.3%、10.1%、 2.0%和0.6%。专业因素、盼望开学程度及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相关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抑郁情绪具 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激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专业因素及盼望开学程度 (社交倾 向) 与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均有一定关联性,学校应该对学生 进行心理干预或相关的教育疏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汕头市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汕头市城市普通、农村普通、城市重点三所中学高三年级学生各110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298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与常模比较:重点中学男女生S-AI和T-AI均高于常模;城市普通中学男女学生S-AI均高于常模;农村普通中学男生S-AI和T-AI均低于常模,女生S-AI与常模无差异,T-AI低于常模.组间比较:城市中学S-AI高于农村中学;重点中学S-AI和T-AI均高于普通中学.结论 重点中学高三学生焦虑程度严重;城市普通中学学生高考前出现明显的焦虑;农村普通中学学生焦虑程度相对较轻.必须加强对高三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高芳  张巍  钱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同市随机抽取一所普通中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SHS问卷调查该校初中部所有学生。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646份。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过去一年内,26.7%的学生有过抑郁,16.1%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自杀意愿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学生高于低年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不足与性别、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有益有关,孤独感与是否参加运动队有关,自杀意愿与运动频率有关。结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芜湖市57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35.7%的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自我强迫,情绪不稳;(2)在抑郁、焦虑、自我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焦虑因子上,留守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在另外9个因子上,两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女生和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绍兴市某初中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问卷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306名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30.39%,其中轻度29.08%,中度及以上1.31%。男女生间总均分及各因子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但人际关系、情绪不平衡(P<0.05),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及总均分异常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且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结论绍兴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可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度及以上心理异常者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某乡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河南农村2所中学的7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的初中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4.86%;男生、留守及学习成绩差的初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组学生在总MHT和8个内容量表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和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P<0.05)。结论 网络成瘾的农村初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农村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合肥市长丰县某农村初级中学433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农村初中生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除自责倾向外,其他几个分量表得分男女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②不同年级的儿童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刚升初中的儿童发生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明显高于初中二年级,经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1);③父、母亲文化程度可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父、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心理问题发生率就越高,以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为显著;④精神质、内外向得分越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越大.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父母亲不同的文化程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均可产生影响;个性特征亦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重点高中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省属重点中学住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方法用周步成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方法,对来自全省的512名住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21.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男生问题率是17.6%,女生问题率是27.7%,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性别差异显;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少数民族学生略高;昆明市市区与昆明市周边县、昆明市周边县与地州县市的学生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差异;昆明市市区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均显好于地州县市学生;父母化程度高低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较大,母亲化差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高于父亲。结论重点中学高一住校生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性别、生源及父母的化程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 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天玉  黄鑫  杨艳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26-927
目的了解长沙市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03名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属于正常范围、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5.77%,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5.03%,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仅占0.20%。各因子检出率为:学习压力占16.90%,情绪不平衡占13.92%,人际敏感占10.14%,焦虑占9.74%。结论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比其他年级学生严重,但应防微杜渐,由于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重庆库区162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比例为55.5%,中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67.4%.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5%,排在前四的是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感和自我强迫.女生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各项因子上均高于初中生.结论: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485名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背景及基本情况下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结果:焦虑情绪发生率是40.7%,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36....  相似文献   

14.
杨卉  马娟  倪娜  姬菁  张颖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554-555,559
目的了解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抽取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商洛市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市的普通高级中学抽取高三学生共570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528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52.7%,存在轻度问题者占44.1%,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3.2%,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者无。各因子检出率(因子分≥3)前三位为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检出率分别为13.4%、13.8%和10.6%。男女生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理科生在强迫、偏执、焦虑、适应不良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文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届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7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复读生(P〈0.05)。结论陕西省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届生、理科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1 03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MHT)对上海市区4所普通中学的1 03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4.9%,其中以预备班和高一年级发生率最高,达30%以上;中学生自杀意念存在率为20%~40%,高中女生最高;不同人格类型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不同,N型、P型和不稳定型人格心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急待加强.应建立心理障碍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聊城市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和冠县抽取部分城乡4-6年级小学生,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调查。[结果]检测小学生687人,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13人,占1.89%。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者所占比例,农村360名学生,为0.83%;城区327名学生,为3.06%(P〈0.05);男生358名,为1.40%;女生329名,为2.43%(P〉0.05)。8个内容量表中,有1项或多项出现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比例,农村学生为8.51%,城区学生为9.63%(P〉0.05);男生为8.31%,女生为9.84%(P〈0.05)。农村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是恐怖、冲动、自责、焦虑,城区学生是焦虑、恐怖、过敏;男生是焦虑、恐怖、冲动,女生是恐怖、过敏、焦虑、自责。[结论]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总的较好,部分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吉安市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城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1295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3%,其中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学校差异(P<0.01)。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当地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问卷调查.结果:全量表得分显示,受调查的285名学生中有1.8%的存在心理障碍,其中有学习焦虑的占53.7%,自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迅猛发展时期,在社会竞争加剧、学习负担加重、青春期困惑、心理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应激和心理冲突日渐增加。有的学生可能导致心理——情绪困扰,出现种种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曾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心理健康偏离正常水平的检出率,初中生为7.5%~14.5%,高中生为12.6%~16.5%;国内同类调查显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