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ECN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也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发现Ⅳ型胶原在肾小球硬化时合成及分泌明显增加;在Alport综合征及Goodpasture综合征存在Ⅳ型胶原链基因突变或结构异常,本文就Ⅳ型胶原分子结构、编码基因、在肾组织中的分布以及Ⅳ型胶原在肾脏疾病中的改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免疫电镜技术研究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肾小球硬化机制,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对重复阿霉累注射加一侧肾切除所诱发的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中细胞外基质(ECM)成份-Ⅲ型、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连结蛋白(FN)进行了定位、定量、定性的研究,并对肾小球基底膜(GBM)和系膜区上述成份的正常分布及硬化过程中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显示:正常鼠LN、FN在系膜区和GBM中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Ⅳ型胶原则基本相同,这三种成份在GBM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肾小球硬化过程中LN、FN、Ⅳ型胶原明显积聚,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期与正常鼠相比,增加幅度为1.0~3.2倍(P<0.01);肾小球硬化后期GBM内不再显著增加,而系膜区内则持续增加.正常肾小球内不存在的Ⅲ型胶原在硬化早期无明显积聚,其后急聚增多至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期。与对照组相比,GBM与系膜区Ⅲ型胶原分别增加了13.9及32.3倍。我们用该技术证实了ECM成份积聚是肾小球硬化的基本病理特征。Ⅲ型间质胶原从无至有,增加幅度最大,似提示与肾小球硬化有更直接、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17例肾结石肾小球病变标本细胞外基质中Ⅳ型胶原、纤粘连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硬化的肾小球中Ⅳ型胶原、FN和LN均较正常增多,且以Ⅳ型胶原增多为显著,说明肾结石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细胞外基质的过量积累有关,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有HLA-DR抗原表达,提示肾结石肾小球病变是一种与局部免疫因素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病理形态上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即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加,那么作为GBM的主要构成成分的Ⅳ型胶原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它随病情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值得探讨。通过对Ⅳ型胶原的深入研究,对Goodpsture综合征和Alport综合征等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硬化组),罗格列酮治疗组。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肾小球硬化指数分别为模型组(158.27±38.46),治疗组(92.52±29.58),对照组(15.85±8.12),治疗组硬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的表达: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Ⅳ型胶原的积光度、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低于模型组,Ⅳ型胶原的积光度、染色面积、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Ⅳ型胶原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病理形态上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即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的增加,那么作为GBM的主要构成成分的Ⅳ型胶原其中起什么作用呢?它随病病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值得探讨。通过对Ⅳ型胶原的深入研究,对Goodpsture综合征和Alport综合症等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硬化是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的大量积聚为特征。Ⅳ型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检测其含量,可直接反映肾小球硬化的程度。我们对 46例 IgA肾病(IgAN)系膜区Ⅳ型胶原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 46例,其中男 26例,女 20例。平均年龄(31±10)岁。全部病例活检肾小球在7个以上。IgAN肾小球病变采用Hass病理学分级标准。以微小病变做为对照组,共11例。 2.方法: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采用LSAB法,鼠LSAB…  相似文献   

8.
肾小球硬化及老年肾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一侧肾切加重复阿霉素注射制作加速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分离的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胶原Ⅲ、胶原Ⅳ、层粘连蛋白(LN)和纤维连结蛋白(FN)]进行了硬化过程动态的定量研究,并将正常鼠(3月)和老年鼠(26月)作了比较。结果显示,胶原Ⅲ在正常鼠肾小球内用ELJSA方法未检测到;疾病所致的肾小球硬化过程胶原Ⅲ持续增加,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期,较正常肾增加11.8倍。胶原Ⅳ、LN和FN为正常肾小球内存在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硬化的早、中期明显增加;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期分别为正常肾的12.3、16.3和5.1倍。老年鼠与正常鼠相比,胶原Ⅲ无显著性变化(P>0.05),胶原Ⅳ、LN和FN分别为正常鼠的9.1、10.0和2.8倍。本研究证实,ECM的积聚是肾小球硬化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特征,胶原Ⅲ(一种间质胶原)似与疾病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发展有更密切和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的遗传学调查、各种生长因子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诱导突变技术的应用及来自人体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肾小球硬化存在遗传基础,生长激素的过度表达、细胞外基质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Ⅳ型胶原)及肾单位数不足均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怡肾汤在改善肾功能和减轻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分为模型组(n=32)及怡肾汤治疗组(n=32)。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术后,模型组大鼠予以自由饮食、生理盐水灌胃1ml·100g-1·d-1;怡肾汤治疗组大鼠予以怡肾汤灌胃(0.3ml·100g-1·d-1),1次/d。于术后第5、6、7、8周4个时间点分别分批处死大鼠,用PAS染色观察大鼠残肾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Ⅳ型胶原(Col-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1)细胞形态学观察示:模型组中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明显,基质增多,有新月体形成;系膜区增宽染色深,毛细血管开放不良甚至闭塞,肾小囊囊壁增厚。治疗组细胞增生明显轻于模型组,毛细血管开放较好,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呈不同程度硬化表现,治疗组GS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免疫组化发现:与正常组和治疗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Ⅳ型胶原表达强烈,肾小球硬化严重;怡肾汤治疗组大鼠Ⅳ型胶原表达减少而MMP-2表达强于模型组。结论:Ⅳ型胶原在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怡肾汤可减轻肾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增生,降低Ⅳ型胶原的表达、增加MMP-2的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和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生血肾灵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观察生血肾灵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 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用 4/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CRF模型。治疗组给予生血肾灵 ,连续 2个月。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 (FN) ,根据染色程度做半定量分析。在光镜下根据肾小球的病理改变程度进行分级 ,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治疗组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FN的沉积显著少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 ,肾小球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 ,血肌酐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生血肾灵能够抑制CRF大鼠肾小球内Ⅳ型胶原和FN的沉积 ,减缓肾小球的硬化和肾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其病变最终将发展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临床则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损害,终至肾衰竭。那么作为肾小球基底膜的主要成分IV型胶原及间质胶原成分I型胶原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本文就两种胶原在肾小球疾病及其纤维化中的人分布,所起的作用及实验室和临床探索的治疗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的主要病理过程,本研究探讨CKD1~2期患者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早期CKD患者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以63例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但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中草药等治疗的的CKD1~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CKD组),并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3个亚组.肾活检当日留取血及尿标本.血清及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组织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表达强度利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对免疫组化阳性目标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 早期CKD患者血清及尿液中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3个亚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尿液中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eGFR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无关.血清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无关,相反尿液Ⅳ胶原水平、层黏连蛋白与肾组织Ⅳ胶原水平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尿液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能够反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同时检测尿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水平有望成为判断早期CKD患者肾脏纤维化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网膜包肾术对单侧肾切除加两次注射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肾小球硬化大鼠大网膜包肾术组、③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组,于第12周留取尿标本。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用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mRNA表达。结果 大网膜包肾术组肾病理损伤减轻,肾皮质Ⅲ型胶原mRNA表达下调。结论 大网膜包肾术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硬化是各种疾病引起肾小球持续损伤后的共同转归 ,是肾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 ,多年来研究证明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扩张 ,是肾小球硬化的主要特点〔1〕。为了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注射液在防治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了丹参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 - 6、Ⅳ型胶原的影响 ,在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丹参注射液治疗以系膜细胞增殖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脏疾病的机理。材料与方法在文献〔2〕报道经典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 ,分离、培养、传代家兔MC。第二代…  相似文献   

16.
Alpon综合征是一种以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伴有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为临床特征的遗传性肾病.编码Ⅳ型胶原α3、α4、α5链的基因突变与这一疾病有关.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与肾和皮肤基底膜的Ⅳ型胶原链的频繁的异常表达是Alport综合征诊断关键.动物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工具来提供各种实验数据,并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案的好处.本文将上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Alpon综合征是一种以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伴有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为临床特征的遗传性肾病.编码Ⅳ型胶原α3、α4、α5链的基因突变与这一疾病有关.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与肾和皮肤基底膜的Ⅳ型胶原链的频繁的异常表达是Alport综合征诊断关键.动物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工具来提供各种实验数据,并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案的好处.本文将上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Alpon综合征是一种以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伴有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为临床特征的遗传性肾病.编码Ⅳ型胶原α3、α4、α5链的基因突变与这一疾病有关.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与肾和皮肤基底膜的Ⅳ型胶原链的频繁的异常表达是Alport综合征诊断关键.动物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工具来提供各种实验数据,并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案的好处.本文将上述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肾小球硬化的进展中,肾小球内压升高是一种主要的启动因子,小球内压升高能增加系膜细胞的伸展强度。本研究探讨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中,机械性伸展对TGF-β和细胞外基质成分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中药保肾片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机械性伸展装置刺激培养的肾系膜细胞,并在培养液中加入喂服中药保肾片大鼠的血清,用Northern blot分析TGF-β1、3及I型、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机械性伸展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刺激TGF-β1和TGF-β3的mRNA表达,同时也发现机械性伸展能诱导系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I型、Ⅳ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mRNA表达亢进,中药保肾片对系膜细胞机械性伸展诱导的细胞增殖因子TGF-β1和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I型、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机械性伸展刺激能够诱导产生TGF-β1、3及I型、Ⅳ型胶原mRNA表达。中药保肾片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理与抑制细胞增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及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探讨megsin与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关系。 方法 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培养12、24、48 h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megsin、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 结果 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TIMP-2表达上调,MMP-2表达下调,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megsin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显著。 结论 megsin可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TIMP-2、下调MMP-2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