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胚胎腺垂体同划体移植治疗垂体性侏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垂体性侏儒症的治疗新途径,将人胚胎腺垂体细胞培养3-6天,在其功能及形态处于最佳时,移植给10例垂体性侏儒症患者。移植部位为正中隆起部。经过1年多的随访观察,患者的身高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生长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周围靶器宫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表明采用经培养的人胚胎腺垂体细胞移植治疗垂体性侏儒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临床垂体腺瘤生物学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恶性垂体腺瘤细胞 (mGH3) ,通过立体定向将mGH3细胞 1× 1 0 9个 /L移植至大鼠 1侧侧脑室 ,病理检查移植瘤生长情况 ,放射免疫法监测循环中大鼠生长激素 (rGH)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的mGH3细胞具有分泌rGH的能力 ,大鼠脑室内接种mGH3细胞后 3周 ,出现肢端肥大、尾巴增粗、毛发增多、结膜水肿等改变 ,荷瘤鼠平均生存 ( 4 4.2± 5.6)d ,肿瘤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性生长 ,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 ,肿瘤新生血管丰富 ;从第 3周起大鼠循环中rGH水平逐渐升高直至死亡。结论 同种移植性大鼠恶性垂体腺瘤具有浸润性、高血运性和释放生长激素的能力 ,是一种较理想的垂体腺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的睾酮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平均睾酮水平,以指导内分泌治疗。方法 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去势术后,未用任何抗雄激素药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9、12个月,观察血清总睾酮和PSA变化。结果 去势术后6个月,40例患者血清睾酮平均水平〈1.9nmol/L(95%可信区间1.2~1.9nmol/L);13例患者睾酮〉1.9nmol/L,平均Gleason评分为6.8分。术后6个月,36例患者PSA〈1ng/ml,平均Gleason评分为6.3分;4例患者PSA〉1ng/ml,平均Glcason评分为8.0分。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术后,平均血清睾酮水平〈1.9nmol/L,部分患者需继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术后PSA逐渐下降,6个月降至最低值。  相似文献   

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前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技术检测105例肾移植患者ApiE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移植前及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时的血脂水平,并设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结果:移植组术后3个月血脂水平即显著增高,6个月及1年时进一步升高,1.5年时有下降趋势。移植前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于正常者仅占2.9%、7.6%,3个月后显著增高至28.6%、46.7%,6个月时升高至40.0%、59.0%,1年时为42.9%、62.9%,显著高于移植后3个月时的水平;肾移植组与对照组在ApoE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对照组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ApoB水平依基因型ε2/2 ε2/3、ε3/3、ε3/4 ε4/4的顺序递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递减;移植组术前表现为TC、TG、LDLC水平依上述顺序递增,移植后则表现为TG、ApoE水平依此顺序递减,不同基因型间TC等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对移植前后血脂水平有不同的影响,移植前等位基因ε4携带者的TC、LDLC、TG水平显著增高,移植后等位基因ε2携带者的TG、ApoE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总结他克莫司(FK506)在胰、肾同期联合移植(SPK)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7例SPK受者,术后早期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最初3例)或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34例)诱导治疗,采用FK506、霉酚酸酯(MMF)和皮质激素维持治疗。FK506于术后第3~4天开始口服,起始剂量为0.05~0.08mg·kg^-1·d^-1,3~5d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血FK506的浓度谷值,术后1个月内维持在10~12μg/L,2~3个月为6~10μg/L,3个月后为4~8μg/L。结果37例术后均停用胰岛素,仅1例(2.7%,1/37)术后6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受者、移植胰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97%。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4±8.9)d。28例1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9.7±3.2)d,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为(23.0±11.7)d。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3.5%(5/37),其中4例为单纯移植肾排斥反应,1例同时累及移植胰腺和肾脏;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1例经激素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逆转,另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血肌酐一度下降,但2~3个月后因再次发生排斥反应,血肌酐逐渐上升,恢复血液透析,但移植胰功能良好,其后行再次肾移植。结论以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能安全、有效地预防SPK后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三联疗法预防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临床及长期随访资料。术前诊断:肝脏继发性多发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管细胞癌术后,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第2天开始1:3服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1周停用激素,1个月内逐渐撤出他克莫司由西罗奠司代替;术后第1天开始胸腺肽α-1连续皮下注射10d,1.6mg/次,1次/d,以后2次/周;槐耳颗粒:20g/次,3次/d。术后长期维持。定期监测患者术后AFP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生存时间、复发时间,记录分析诊疗经过及术后长期随访治疗。结果患者术后AFP水平较术前(112.81ng/m1)相比明显降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1.5年定期测定AFP水平为15.1ng/ml、23.2ng/ml、15.5ng/ml、13.0ng/ml、10.0ng/ml、7.8ng/ml和7.5ng/ml,长期维持在低水平状态,术后AFP平均水平:(13.144±5.472)ng/ml,t=3.798,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移植肝血流正常,胆管未见明显狭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腹部超声及肝脏、肺脏cT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结论预防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三联疗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未出现明显排斥反应,未出现肿瘤复发,AFP较术前相比长期维持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受者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转换为西罗莫司(SRL)治疗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肾移植术后以CNI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移植肾功能减退受者(在过去6个月内血肌酐浓度上升超过20%或达到176-308μmol/L)采用以SRL替换CNI的转换治疗。转换治疗时距离患者肾移植术后6~44个月,平均13.24-月。转换治疗方案采取CNI快速减量并停用,与其联合应用的其他免疫抑制剂在转换期间剂量维持不变,SRL首剂单次口服负荷剂量为4~6mg/d,维持剂量1~2mg/d。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SRL的血药浓度维持在4~8μg/L。血清肌酐在转换治疗前为(242.15±73.04)μmol/L,转换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下降至(188.32±58.96)μmol/L和(173.36±58.08)μmol/L(P〈0.05)。转换治疗后3个月时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和血清钙浓度明显下降,转换治疗后6个月时血清钾和钙浓度明显下降(P〈0.05)。在转换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人、肾存活率100%;有3例患者并发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减退或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受者,用SRL替换CN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 1997年10月~2001年4月对32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早期显徽手术治疗,术时年龄3个月~2岁,平均10个月,6个月以内19例,大于6个月13例。手术方法:臂丛神经松解12例,臂丛神经瘤切除端端缝合或神经桥接移植7例,膈神经移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7例,肋间神经移植于肌皮神经(经神经移植)6例。神经松解及神经吻合均应用显微器械操作,用7/0或9/0无损伤缝合线缝合。结果 术后30例患儿获随访1-3年5个月,平均1.9年。疗效评定标准:肱二头肌肌力达4级以上为优14例;3级者为良9例12级以下者为差或无效7例。优良率为76.7%,其中年龄小于6个月的19例为84.2%(16/19);大于6个月的11例为63.6%(7/11)。结论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出生后3~6个月无明显屈肘功能恢复者即应行显微手术治疗,神经松解和神经吻合效果优于神经移植术,根据术中探查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的探讨回肠转位手术对猪血糖代谢的调节作用、肠激素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只Yorkshire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回肠转位手术组(10只)及手术对照组(9只),分别实施回肠转位手术及对照手术。术前及术后1~4周,每周测定体质量;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静脉采血检测WBC、RBC、红细胞压积(HCT)、Hb等实验室生化指标;术前、术后第4周经十二指肠灌注行葡萄糖耐量实验(DGTT),记录各时相点血糖值,绘制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DGTT中,分别采集0min和40min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一1)。实验数据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结果回肠转位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Yorkshire猪术后1、2、3、4周体质量分别为29.5、30.3、31.6、32.1kg和26.1、28.9、30.5、34.1奴,两组Yorkshire猪术后2、3、4周体质量均分别较术后1周有明显增长(Z日肠转位手糊=2.11,2.21,2.33,Z手术枷目=2.13,2.18,2.27,P〈0.05);术后4周两组Yorkshire猪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5,P〉0.05)。回肠转位手术组Yorkshire猪术后2周和4周WBC、RBC、HCT、Hb分别为(19.9±3.2)x10’儿、(5.40±0.21)×10μg/L、(29.8±1.4)×10μg/L、(84±4)g/L和(23.3±2.5)×10μg/L、(5.30±0.22)X10μg/L、(30.1±1.6)×10μg/L、(85±4)g/L,术前分另0为(16.7±1.6)×10μg/L、(5.80±0.22)×10μg/L、(33.1±1.3)×10μg/L、(92±4)g/L,术后与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w。。=1.24,1.54,ZR=0.84,0.88,zHcT=0.95,0.83,ZHb=1.25,1.17,P〉0.05);手术对照组Yorkshire猪术后2周和4周上述指标分别为(18.7±2.3)X10μg/L、(5.50±0.21)×10μg/L、(33.3±1.1)×10μg/L、(89±4)g/L和(16.2±0.7)×10μg/L、(5.60±0.16)×10”/L、(34.5±1.6)X10μg/L、(89±4)g/L,与术前相应指标(检测值同回肠转位手术组术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ZwBc=1.04,0.36,ZRBc=0.78,0.43,ZHcT=0.22,0.42,ZHb=0.78,0.79,P〉0.05)。回肠转位手术组Yorkshire猪血糖峰值为(10.6±2.9)mmol/L,较术前的(13.5±2.6)mmol/L和手术对照组的(13.3±3.7)mmol/L显著降低(Z:2.31,2.30,P〈0.05);回肠转位手术组Yorkshire猪血糖达峰值时间为(90±11)min,较手术对照组的(50±5)min明显延迟(Z=2.29,P〈0.05);回肠转位手术组Yorkshire猪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为(1569±546)mmol/LXrain,明显低于术前基线水平(1938±873)nmlol/LXmin(z:2.26,P〈0.05)。术后第4周,葡萄糖灌注后40rain回肠转位手术组Yorkshire猪血浆GLP-1水平为(10.0±1.6)斗∥L,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的(4.3±1.7)μg/L(z=2.12,P〈0.05)。结论在Yorkshire猪大型哺乳类动物模型中,回肠转位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代谢,并伴有肠激素GLP一1水平的升高,且手术本身并不导致机体体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体内供者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NF-γ)的细胞的频数(以下简称“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与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于肾移植前及术后1、2、3、4氐8、12、16、20和24周时采集患者(48例)的外周血,分离出淋巴细胞,以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测定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结果41例术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其术前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小于150/500000,7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42.9%)术前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超过150/500000。术后第2、3周时的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与术后半年和1年时的血肌肝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术后半年和1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术后第6个月时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与血肌肝水平(术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具有相关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测定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可以为判断受者对供者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提供一定依据;术后早期监测患:苦体内供者特异性细胞频数可以预测患者发生亚临床型排斥反应所导致的移植物损伤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蛋白C缺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9岁,因“反复水肿1年半及下肢肿胀酸痛8d”于2001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去年5月出现全身水肿,外院查尿蛋白 - ,血Alb9g/L,Scr70.7μ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泼尼松50mg/d治疗,1周后水肿消失,尿蛋白转阴。患者病情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复发,4个月前查尿蛋白8.48g/24h,肾穿刺病理示IgA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臭氧浓度对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32例,两组患者均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DSA)透视监测下行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A组患者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401μg/ml的臭氧,B组患者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计算两组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B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2_4%.高于A组患者(87.1%和8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B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3%,A组患者分别为81.1%和78.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臭氧浓度在经皮椎间盘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对术后1周、1个月时的疗效有显著性影响,60μg/ml的臭氧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人胚腺垂体移植治疗垂体性侏儒症的新途径。方法选用妊娠20~28周水囊引产人胚腺垂体经腰穿方法移植于Ⅰ型垂体性侏儒症患者的椎管下段蛛网膜下腔。结果治疗23例,经1~5年随访,复查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年身高增长2—4cm14例,4~6cm9例,其中3例5年内共移植3次,身高分别增长18cm、16cm和13cm,其他相应体征明显改善。结论人胚腺垂体椎管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垂体性侏儒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采用西罗莫司(SRL)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CNI转换为SRL。所有患者停用CNI 12h后使用SRL,首次负荷剂量为3~4mg,维持剂量为0.5~1.5mg/d,以后根据SRL的血药浓度调整使用剂量。将SRL的血药浓度维持于:术后1年内6~10μg/L,1~2年4~8μg/L,2年以后3~6μg/L。药物转换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观察移植肾功能及排斥反应,统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转换前、后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 9例患者经药物转换后有8例病情稳定,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仅有1例患者肿瘤复发,于药物转换后12个月死亡。所有患者肾功能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费用也较药物转换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肾移植后发生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使用SRL是安全和有效的,同时也可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敬告作者     
患者1,女,24岁,初产妇,妊娠7个月因“全身浮肿、尿液泡沫增多”在当地医院查血压22.7/14.7kPa、尿蛋白(++++)、尿BLD(-)。妊娠8个月因“胎盘早剥、胎死宫内”行剖宫产术,术后两周双下肢浮肿未减退,查24h尿蛋白定量为2.85g、血白蛋白24g/L、胆固醇6mmol/L、甘油三脂3.54mmol/L、双肾B超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降压、输蛋白治疗效果欠佳,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为男性,52岁。1991年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行肾移植术,4年后因排斥反应、慢性移植肾肾病而切除移植肾,施行再次肾移植,术前2h静脉滴注达利珠单抗50trig,口服霉酚酸酯(MMF)1000mg;术中静脉滴注甲泼尼龙(MP)1.0g;术后静脉滴注MP0.5g,1次/d,口服MMF1.0g,2次/d。术后第1d尿量为8900ml,血肌酐(Cr)Eh术前1100μmol/L降至230μmol/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53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53例(83条下肢)下肢严重缺血。病因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44例71条患肢(44/53,83.0%);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5例6条患肢(5/53,9.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6条患肢(4/53,7.6%)。本组患者中80.7%(67/83)患肢有疼痛感,72.3%(60/83)肢体有冷感,67.5%(56/83)肢体有麻木感。移植后2个月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移植后2个月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3.6%,总的冷感缓解率为91.7%,总的麻木缓解率为75.0%。有39.8%(33/83)患肢的ABI有所增加。89.2%(74/83)患者经皮测定的氧分压(TePO2)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9.2%患者的溃疡面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44.6%(23例37条)于术后行血管造影评估,其中72.9%患肢有不同程度的侧支血管形成。15条(18.1%)患肢最终行截肢,其中5条患肢降低了截肢平面。结论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检测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腹部手术后脓毒症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腹部手术的34例术前未合并脓毒症的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HIV感染患者中男31例,女3例,年龄(45±13)岁。术后新发脓毒症19例,其术前CD4水平、术后CD4水平、术前CD4/CD8、术后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15例无脓毒症患者(均P〈0.05)。术前CD4细胞计数小于或等于200×10^6/L的患者19例,其术后脓毒症发生率84.2%(16/19):术前CD4细胞计数大于200×10^6/L的患者15例,其术后脓毒症发生率为20.0%(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3例.均死于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CD4细胞计数可作为预测HIV感染患者腹部术后脓毒症发生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7例T1b期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肾肿瘤,对侧肾功能正常。其中男/女=9/8,左/右=7/10。所有患者TNM分期肾癌符合T1bN0M0(直径4.1~7.0cm)。患者年龄36~80(55.3±21.5)岁,肿瘤直径为4.1~5.7(4.6±0.4)cm。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3~210(160.2±36.2)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4~35(23.1±7.3)min,术中估计卅血量20~360(170.5±70.4)ml,术后住院天数4~13(8.7±3.4)d,患者术前血清肌酐为55~120(89.3±20.2)μmol/L,术后3天内血清肌酐为63~126(101.2±19.8)μmol/L。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粘液小管状梭形细胞癌l例。术后随访4~60(25.3±19.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肾脏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末次随访时患者血清肌酐为58~114(93.2±20.6)μmol/L。术中2例患者行集合系统修补,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尿漏发生。1例患者出现。肾周少量血肿,严格卧床后血肿逐渐吸收。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位置合适的T1b期肾癌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肿瘤中短期控制情况良好,但远期疗效尚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