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与运动康复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10月选取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恐惧与运动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 = - 0.315,P<0.01),与运动康复依从性呈负相关(r = - 0.197,P<0.01),运动自我效能与运动康复依从性呈正相关(r = 0.375;P<0.01)。中介模型显示,运动恐惧对运动康复依从性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 = - 0.087,P>0.05),运动自我效能在运动恐惧与运动康复依从性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β = 0.347,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6.25%。结论 运动恐惧主要通过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提示医护人员可以从运动自我效能出发,引导患者改善心理品质,增强其运动自我效能,以减轻运动恐惧,提高运动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李冀  陆清 《药物与人》2008,(6):70-71
奥运到,全国掀起运动热。运动能带给你健康,但是运动不慎也会危害到你的健康!因运动所造成的伤害小则三五天不能动,大到损害身体功能,如此利害关系你不能不小心啦。 运动伤害,听起来好像是只有运动员才会遭遇的状况,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运动伤害。不论怎样,运动都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但要达到运动的效果,还要把运动伤害减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家庭医生》2008,(18):4-9
聚焦奥运全球沸腾,快乐运动健身健心! 本刊下半月版自2007年10月起,在《运动科学》栏目隆重推出了“健身之星”系列,从《磕磕碰碰,打造个性健身路》,到《快乐跳操,快乐运动》,12位业余运动爱好者对运动的由衷热爱,对运动过程的尽情享受,令我们深深体会到,运动是一件快乐有益、健身健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合理使用运动营养补充剂能有效缓解运动疲劳,增强运动能力,这一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类型的运动营养补充剂其作用效果也不相同,本文综述报道当前常用运动营养补充剂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动不盲目     
运动能强身健体,却不是不管不顾.跟风似地锻炼。特别对于某些已是疾病缠身的中老年人来讲,盲目运动往往会成为健康问题的根源。因此,不能盲目过量运动,也不要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更不能在不该运动时运动。  相似文献   

6.
对于糖友,除了药物外,坚持运动也很重要。糖友的年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在医生具体指导下,制订运动治疗方案,对运动实行分级,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永葆青春,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进行适量合理的运动。耐力和力量训练医学发现:懒于运动者的寿命要比积极运动的人短,运动爱好者都较少得心脏,循环系统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症,心肌梗死、中风或糖尿病。这是因为他们经常运动,体重会控制得很好,几乎不会超重。  相似文献   

8.
吴敏 《大众健康》2009,(1):84-85
户外锻炼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舒缓一些的运动,防止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巨大冲击。有的老人觉得太舒缓的运动(如散步)不够劲儿,其实运动节奏太快或加量加得太快都容易让身体不能适应,出现相反的效果。跑步和爬山对老人而言应该属于大量的运动,游泳属于中大量的运动,耗氧量都非常大。冬季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不要上来就给自己加码,免得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健康与科学的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并非任何运动都有益于健康.也不是运动最越大、越剧烈,出汗越多.越疲劳运动.就越有效。运动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快走是一项十分安全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更是老年入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疗效。方法运动康复前进行6min步行试验,依测试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适度的有氧康复运动计划,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运动康复计划,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运动耐量大大改善。运动前后6min步行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的有氧康复运动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对于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运动能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但对于科学的运动方式却如之甚少,受从众心理驱使为多,特别是惠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疾病和各美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不清楚运动前后应该注意些什幺,盲目运动是非常危险的。在2004年10月17目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中一老一少两位参赛选手中途粹死,令世人震惊。震惊之余是对选手运动无知的遗憾和感叹。对此,运动医学专家周琴璐指出:每个人在运动时,一定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做到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12.
永葆青春,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进行适量合理的运动。耐力和力量训练医学发现:懒于运动者的寿命要比积极运动的人短,运动爱好者都较少得心脏,循环系统疾病,肿瘤,骨质疏松症,心肌梗死、中风或糖尿病。这是因为他们经常运动,体重会控制得很好,几乎不会超重。  相似文献   

13.
健身资讯     
王志磊 《健康》2014,(5):63-63
适量运动掌握“1357”原则 适量运动是相对运动过度和运动不足而言,掌握“1357”原则可做到循序渐进,有助于防治很多慢性病。“1357”具体是指:每天至少运动“1”次,每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运动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减去自身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运动治疗妊娠糖尿病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运动治疗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运动治疗妊娠糖尿病一直因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受到怀疑而在临床上未能得到重视。本文通过观察运动治疗对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运动治疗对妊娠糖尿痛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16例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且无运动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运动治疗组和非运动治疗组,运动方法:以上肢运动为主的全身运动,双手各握1kg面粉袋做上下运动,频率10~20次/min,时间为15~30min。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C-肽及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血糖达标时每日胰岛素使用总量,同时观察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运动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比非运动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运动治疗组在血糖达标时每日胰岛素使用总量较非运动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运动治疗妊娠糖尿病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及实用性.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秦东颖 《健康文摘》2007,(10):38-38
说到双人运动,很多人脑袋里会进出“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这类两个人才能进行的运动。其实,今天所说的“双人运动”是一种新型的运动组合。职场中各自为阵,运动时仍孤家寡人,这种生活未免无趣。朋友、情侣,可以相互鼓励着去健身房,或者相互配合练双人瑜伽,让我们一起开始新“双人运动”时代吧。  相似文献   

16.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健体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运动和营养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姐妹,运动消耗能量需要补充营养,我们经常在竞技比赛的运动场外,是白水,那就是专业的运动饮料,看见运动员喝着或红或绿的东西,而营养过多了就需要适当的运动。看着既不是平常见到的饮料,又不它逐步也会走进我们寻常百姓的运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与运动行为及运动相关自我效能等因素的关系,探索家庭成员应如何为患者提供支持,为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两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607份,问卷内容包括运动行为、家庭支持、运动知识、技能、自我效能等。结果 家庭支持高分组的患者其运动知识、技能、运动相关自我效能均高于低分组(均有P<0.05)。家人鼓励患者去运动的频率越高,患者坚持运动的比例越高(χ趋势2=6.326,P=0.042),且运动相关知识、技能、自我效能均更高(均有P<0.05)。家人陪患者一起运动的频率越高,患者坚持运动的比例越高(χ趋势2=8.103,P=0.017),且运动相关知识、技能、自我效能均更高(均有P<0.05)。在不规律运动时批评患者的频率与是否坚持运动无关(χ趋势2=3.904,P=0.1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行为影响因素为知识及自我效能(均有P<0.05)。结论 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知识、技能、自我效能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运动是针对快性、激烈运动而言的一种运动方式。它节奏舒缓,动作轻柔,畅度有限。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运动量大的激烈运动恐难做到,而慢性运动正是适宜老年人锻炼的一种运动。  相似文献   

20.
现在很多准妈妈认为,怀孕了就不能运动了,运动容易造成流产,影响胎儿的发育。其实不然,适当的运动不但有益于孕妇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自然分娩。下面就向准妈妈介绍一些孕期运动的相关问题:1.运动有助于治疗和缓解不适运动对妊娠期的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能缓解孕期的一些不适症状。如: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只需通过运动加饮食控制就能使大多数患者把血糖控制得很好,完全不需要药物治疗。另外,适当的运动能增加全身韧带关节的柔韧度。减缓怀孕期间易出现的腰背部疼痛、腿脚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