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多数 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它是冠心病的急症和重症,病死率较高。因此,如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表现和相关知识,并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自救  相似文献   

2.
最近,西甲西班牙人俱乐部宣布,他们的新任队长达尼·哈尔克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终年26岁.一个平时身健如牛的人,却突然问发作心脏病而去世.近些年来,这样的猝死例子频频发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3.
心梗病人在八睡到起床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建议临睡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这对预防心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庚 《健康必读》2008,(9):26-26
继高秀敏、马季、侯耀文等著名演员相继因冠心病心脏猝死去世后,《凌汤圆》及《傻儿师长》的主演者、巴蜀笑星刘德一先生不久前因急性心肌梗死猝然去世。令人震惊和遗憾的是,刘德一先生的去世缘于急着去医院。  相似文献   

5.
海涛 《现代养生》2004,(12):6-6
只要一提起这一次老伴因心肌梗死住院的经过,王大妈就心有余悸、百感交集。抢救时讲究一个“早”字:我刚把老伴送进医院就让医生训了一顿,怪我这么迟才送病人人院,耽误了病情。我心里挺委屈。昨天见老头子心口痛得直哼哼,吃了几次药都没止住,我劝他赶快去医院,谁知老头子眼一瞪:“大年初一上医院,讨吉利怎么着?”这倔老头不愿这个时候上医院,我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6.
宋黎生 《健康博览》2014,(11):16-17
30岁的刘先生终于从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出院了,回想起半个多月前的深夜惊恐,他至今心有余悸。心血管内科专家认为,刘先生凶险的心肌梗死与其生活方式及平时的疏忽有关:而其笃信但未派上用场的所谓"自救法"则被认为根本不靠谱。  相似文献   

7.
胡乃宏 《药物与人》2007,20(4):48-49
王大妈今年60多岁,只要一提起上次老伴因心肌梗死住院的经过,她就心有余悸、百感交集。她说,由于自己缺乏疾病预防及护理知识,差点多次酿下大错。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来说,加强入院前的自救、助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王大妈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能让更多的人懂得当家中有心肌梗死病人时如何进行抢救及日后的康复护理,并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江苏卫生保健》2007,(5):24-24
问:两年前我曾患心肌梗死,现已恢复,最近我想外出旅游,请问在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王伟 《健康人生》2009,(2):27-27
咳嗽,是一种因咽喉和气管受到刺激而引发的症状。对此,避尤不及,何言自救术?其实这绝非天方夜谭。主动、有效、发自肺腑的咳嗽,确属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脏意外和晕厥的自救术。在美国,许多大医院的心脏病人监护病房,病人都被首先接受一种咳嗽自救训练,以便在心脏发生意外而来不及呼救医务人员时,作为一种应急的复苏自救术。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十分凶险的病症,当达到临床治愈而出院,虽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也基本恢复正常,但这并不等于最终治愈。临床统计资料证实,急性心梗复发率高达30%以上,复发期限以两年内为最高,且相当多的病例是多次复发,并危及生命。所以病人出院后,重视家庭护理,力争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预防急性心梗再复发是当务之急。首重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出院后虽然病情  相似文献   

11.
汪洋 《健康生活》2006,(3):4-5,12
在山城重庆,在江城合川,一位叫易忠义的普通民警,用8年多时间的执著,树立了一种叫人肃然起敬的精神——面对“白血病”的不断肆虐,他顽强自救,不仅度过了最危险的病情“加速期”,而且以超人毅力写出了《穿越生命的冬季》。  相似文献   

12.
湖北的周先生今年快60岁了虽然他有吸烟的习惯,但血压、血脂、血糖都算正常。可就在几个月前,他突发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幸亏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周先生对此很诧异:都说“三高”的人(即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或亲属有心脏病的人容易发生心梗。可自己和这些因素都不沾边.怎么也会“中招”呢?  相似文献   

13.
心率——心梗病人康复锻炼的尺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死亡率高达30%~50%,即使幸存下来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恢复正常工作.如今,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降至10%~15%.如果康复期能配合合理的锻炼,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而且60%以上的患者都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4.
“心梗”是心肌梗塞的简称。心肌梗塞实际上就是心肌坏死,源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医学上叫做冠状动脉)受堵,致使心肌因缺血缺氧而丧失生命活力,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心肌梗死。不过,死字太不吉祥了,故而改称为梗塞。冠状动脉为何遭此堵塞之厄运呢?多为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因某种刺激(如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等)而破裂脱落,加上血小板的粘附与聚结,形成较大的血栓,进而堵塞冠状动脉的某一分支,相应部位的心肌便被置于缺血的险境之中。此时,你会突然感到剧烈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肢放射,并能持续半小时以上,有时伴有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5.
许锦东 《药物与人》2001,14(4):53-5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住院抢救脱险,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患者及家属往往认为万事大吉。殊不知,心肌梗塞恢复期发生猝死并不鲜见。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连抢救都来不及。例如一位50多岁男性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一个多月,经治疗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良好,正准备出院回家,却因午饭吃得过多,心情兴奋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梗的家庭健康教育对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张兰群心肌梗塞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高死亡率疾病之一。病因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梗塞导致心肌缺血造成的局部心肌的轻重坏死。多数资料认为,心肌梗塞发生病例,50~70%死于住院以前、或家中或去医院之途中。而且多以猝死...  相似文献   

17.
心梗:胸痛不是唯一症状某医院院长,自己是医生,但平时不注意保健和体检。一天夜里,他因头痛而到医院就诊,医生没留意是心脏问题。当该院长出现严重症状而被诊断出心肌梗死时,为时已晚,终究不治。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对于一个急诊科的医生来说比较常见,大多数病人在心梗发生时,都有一些前驱症状,如持续的胸疼不缓解,伴全身大汗,或者既往有心绞痛病史。但今天我遇到的是一个非常的心梗患者,在一般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王琦 《家庭健康》2005,(10):14-15
炎热的夏天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同时也让心脑血管病患者经受了“考验”:特型演员古月于7月2日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去世:8月18日凌晨,曾给干家万户带来无尽欢乐的著名喜剧演员高秀敏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辞世,原因则是心肌梗死导致窒息死亡。查阅一下这几年关于猝死的报道,很多猝死者都是年富力强.事业如日中天的中青年人,其中不乏著名企业家、科学家.体坛精英,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梗病人溶栓治疗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限制梗塞范围,维持心肌功能,降低死亡率,所以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仍为AMI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其过程中及溶栓后的监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