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定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SQI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隔物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  相似文献   

3.
何小杨 《新中医》2015,47(5):93-95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4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7例接受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3例接受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爱普沃斯困倦量表(m E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变化,并对2组进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m ES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观察组m ESS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具有显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马华  顾群  周冰 《中医药研究》2009,(7):779-780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亚健康状态心肾亏虚型失眠的短期疗效。方法56例亚健康状态心肾亏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应用养心汤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总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汤可改善亚健康状态心肾亏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归脾汤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25 (OH) D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 0.05);观察组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长、夜间觉醒次数及PSQI评分等各项睡眠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清25 (OH) 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联合酸甘宁心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20年3月~2021年6月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符合心脾两虚型失眠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酸甘宁心汤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药药枕进行治疗。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进行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中药药枕联合酸甘宁心汤能够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症状,较单用汤剂效果更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隔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法治疗,穴取关元、气海、心俞等;对照组口服氯硝安定治疗。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20/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13/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隔药灸对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可以推广运用的针灸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归脾汤加减基础上加针刺穴位四神聪、神门、百会,温针灸心俞穴、脾俞穴、内关、足三里。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是10 d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 d。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SQI总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归脾汤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有效,但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张建博  郑杰 《新中医》2015,47(4):257-25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米氮片治疗。并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老年抑郁量表(G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判断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GD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DS和PSQ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陈芳  金小燕  许萍萍 《新中医》2022,54(13):196-19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条目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各条目评分与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SQI各条目评分与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调节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血清BDNF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杨茜  张捷 《江苏中医药》2021,53(4):63-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一、三、五各针刺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脾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2周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14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力疲劳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心俞、脾俞穴穴位埋线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降低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湖北荆州市中医药针灸门诊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对照组给予"额三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并保持随访。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分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4.545,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额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额三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浴足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7例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加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耳穴揿针埋针联合中药浴足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方法的干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两组疗效及PSQI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联合中药浴足护理改善心脾两虚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疗对心脾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糖尿病足伴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隔药灸脐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AIS评分、SRSS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评分、AIS评分、SRSS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疗治疗心脾两虚型型糖尿病足伴失眠患者,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减轻痛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最佳。结论:(1)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2)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隔姜灸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对脑电图α波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我院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配合隔姜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治疗前后脑电图α波频率及波幅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图α波频率及波幅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及常规针刺均能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都对脑电图α波的频率和波幅具有有效调节作用,但针刺隔姜灸组比常规针刺组治疗效果和调节作用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与心理疏导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及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及精神情绪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中入睡及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6.92%)(P0.05)。结论:针刺、推拿与心理疏导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精神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更确保了治疗安全性,无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归脾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且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及睡眠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诊断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志穴"(魂门、神堂、意舍、魄户、志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积分的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综合疗效优于针刺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观察调督安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2例脱落)。在口服归脾汤基础上,治疗组予调督安神针法针刺,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2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在疗效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PSQI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疗效确切,且不同腧穴组方和下针顺序可能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