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通过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4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4例,年龄65~81岁,体重48~56 kg,均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对比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最大屈曲角度、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及WOMAC评分来评估其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总时间为1年,VAS评分由术前的(5.82±1.54)分减少到术后12个月的(2.43±0.94)分,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的(90.12±9.18)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100.03±8.91)分,KSS膝评分由术前的(52.32±6.46)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87.09±2.72)分,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5.62±3.31)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71.12±5.73)分,WOMAC评分由术前的(120.42±6.31)分减少到术后12个月的(46.93±5.46)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探究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法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52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和手术后的满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54-257
目的:比较腓骨高位截骨术、胫骨高位截骨术及单髁置换术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骨一科因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即腓骨高位截骨术组(HFO组,30例),胫骨高位截骨术组(HTO组,30例),单髁置换术组(UKA组,30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失血量、住院时间、总费用、术后切口愈合情况、HSS评分及WOMAC评分。结果:UKA组和HTO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HFO组(P<0.05),而UKA组和HTO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和HTO组总失血量均多于HFO组(P<0.05),HTO组总失血量多于UKA组(P<0.05);UKA组和HTO组总费用均高于HFO组(P<0.05),UKA组总费用高于HTO组(P<0.05)。3组患者HSS评分和WOMAC评分与不同时间点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HFO组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H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WOMAC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HFO组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间HSS评分和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H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HTO组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HSS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P<0.05),HTO组术后末次随访HSS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而HTO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间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HSS评分高于术前(P<0.05);UKA组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HSS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UKA组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间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O组和UKA组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WOMAC评分均分别低于术前(P<0.05),HTO组和UKA组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WOMAC评分均分别低于术后1个月(P<0.05),HTO组和UKA组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间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HSS评分和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HTO及UKA均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与HFO比较,UKA和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更确切,但费用更高、出血更多、住院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内侧间室KOA患者112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胫骨高位截骨组(n=42)、单髁置换组(n=40)和腓骨近端截骨组(n=30),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胫股角(FT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腓骨近端截骨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和单髁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低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和单髁置换组(P<0. 05),单髁置换组的住院费用高于胫骨高位截骨组(P<0. 05)。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FTA较术前均明显降低,HSS评分、K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 05)。胫骨高位截骨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膝内翻复发,单髁置换组出现2例屈膝时髌骨弹响,腓骨近端截骨组出现1例腓浅神经感觉支牵拉伤。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KOA的临床疗效相近,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腓骨近端截骨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更少,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出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例行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法评分。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18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时段的VA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分与HSS评分有显著的变化,差异越来越明显,表明在时间的推移下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得到很好的缓解,而膝关节功能恢复越来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10.
目的 对比分析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单踝置换术(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KA组和MOWHTO组,各42例.UKA组行膝关节UKA治疗,MOWHTO组行MOWHTO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固定平台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膝关节内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与B组(n=52).A组患者行固定平台型UKA,B组患者行保留后交叉韧带型TKA.比较两组患者各围术期指标、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屈、伸膝情况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48.63±10.23)min、手术切口长度(7.63±2.42)cm、术中出血量(53.62±8.30)mL、术后引流量(80.80±10.68)mL,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静息时VA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静息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步行达1 min时间(3.63±1.51)d、屈曲90°时间(6.72±1.65)d、最大伸膝度数(1.43±0.13)°、最大屈膝度数(110.52±9.67)°,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平台型UKA和保留后交叉韧带型TKA均能有效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但固定平台型UKA患者早期术后体验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方法对180例原发性VC患者分别采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即A组(显微镜手术组)、B组(开放手术组)、C组(腹腔镜手术组)各60例。了解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睾丸动脉保留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精液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C组长,但A组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B、C组(均P<0.05)。A组动脉保留率明显高于B、C组(P<0.05)。3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复发率及睾丸萎缩发生率与B、C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半年精液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B、C组(均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均有效、简便,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及住院总费用更低、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选取同时满足高位胫骨截骨(HTO)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
者,比较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Oxford Ⅲ单髁置换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
1 月—2017 年1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0 例,根据患
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行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18 例(HTO 组),患者均采用开放楔形胫骨
高位截骨术;行膝单髁置换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22 例(膝关节单髁置换组),患者均采用Oxford Ⅲ单髁系
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VAS、KOOS、IKDC、Lysholm 膝关节评分,胫
股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KOOS、IKDC 及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
高(P <0.05),VAS 评分较术前低(P <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胫股角较术前低(P <0.05)。结论 对于同时满足HTO 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两种手术都是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均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胫骨高位截骨患者20例(共26膝)。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股胫角(FTA)等术前、术后指标对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下肢力线均明显改善。1例刀口浅表感染,其他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患者术后AKS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MPTA和FTA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TO纠正了下肢异常力线的分布,消除或缓解膝关节疼痛,延缓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展,短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跟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微创小切口技术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胫股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对22例(25膝)内侧胫股间室重度骨关节炎患者经关节镜探查后,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行sledge knee假体UKA手术,并与同期进行的19例(21膝)Gemini MKⅡ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148±26)ml比(278±36) ml],手术时间更短[(68±12) min比(86±12)min],而且患膝关节屈曲达90°的康复进程更快[(3.1±1.8)d比(9.1±2.2)d],首次下床的时间更早[(2.1±1.0)d比(3.8±1.0)d,(P< 0.05)].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 ~ 3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及WOMAC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TKA治疗膝关节内侧胫股间室骨关节炎相比,关节镜技术与小切口UKA相结合的疗法组织创伤更小,关节功能康复更快;二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