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芫花条中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芫花条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芜花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芫花条中分离得到了6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双白瑞香素(2)、瑞香素(3)、edgeworthin(4)、结香素(5)、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3~6为首次从芫花条中分得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栾树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栾树花三氯甲烷部分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乙酰基伞形花内酯(Ⅱ)和6-苯甲酰基伞形花内酯(6-苯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首次从栾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栾树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瑞香狼毒中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无水乙醇回流。采用Synergi 4u Polar-RP 80R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4 nm,柱温:30℃。结果 瑞香素在0.012~0.250 μg(r=0.999 9)、伞形花内酯在0.149~2.981 μg(r=0.999 9)、东莨菪内酯在0.012~0.239 μg(r=0.999 9)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瑞香素、伞形花内酯和东莨菪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RSD=0.94%),98.7%(RSD=0.77%)和98.3%(RSD=1.16%)。结论 3种香豆素成分在3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该方法分析时间短、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对瑞香狼毒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面针中苯丙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两面针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及精制,并利用^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两面针根乙醇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苯丙索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芝麻脂素(1-sesamin,化合物1)、d-表芝麻脂素(d—episesamin,化合物2)、horsfieldin(化合物3)、5,6,7-三甲氧基香豆素(5,6,7-trimethoxycoumarin,化合物4)。结论:化合物2、3和4为首次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瑞香狼毒成分抗惊厥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不同溶剂对天然植物瑞香狼毒进行提取,并对不同提取物进行抗惊厥活性的初步实验,探索其治疗癫痫的有效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抗癫痫活性实验,确定何种溶剂提取物抗癫痫活性比较强,并对活性较强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加以分离,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抗惊厥活性物质分别存在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水层提取物中,其中丙酮提取物可使其抗惊厥的潜伏期由对照组的(8.6±1.9)min延长至(21.4±6.7)min;对丙酮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研究,证明抗惊厥活性的有效成分为伞形花内酯,其作用可使抗惊厥的潜伏期由对照组的(8.6±1.9)min延长至(18.1±4.3)min。结论:初步实验证明瑞香狼毒具有抗惊厥作用,伞形花内酯是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隋成霞 《黑龙江医药》2010,23(2):263-263
从狭叶当归根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为异欧前胡素(1),伞形花内酯(2),腺苷(3),胡萝卜串(4),β-谷甾醇(5),阿魏酸(6)。其中异欧前胡素,伞形花内酯及腺苷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刘桂芳  王劲等 《中国药学》1997,6(3):125-128
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中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8)为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etin)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晶(7)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晶(2)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晶(5)为胡萝卜甙,晶(3)为β-谷甾醇,晶2,5和8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沙田柚(Citrus grandis Osbeck.)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鲜沙田柚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3-hydroxy-2-methoxy-3-methylbutyl)-7-methoxy coumarin(1)、mexoticin(2)、环氧橙皮油素(3)、meranzin(4)、meranzin hydrate (5)、isomeranzin(6)、异前胡素(7)、橙皮油素(8)、蛇床子素(9)和伞形花内酯(10).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祖师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祖师麻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Pre-TLC、Pr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祖师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2-丙二酮(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2)、4-甲基-7-羟基香豆素(3)、伞形花内酯(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祖师麻甲素(6)和 α-D-吡喃果糖(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3、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瑞香狼毒(StelerachamaejasmeL)的根中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8)为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etin)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晶(7)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晶(2)为伞形花内酯(umbeliferone),晶(5)为胡萝卜甙,晶(3)为β谷甾醇,晶2,5和8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和狼毒色原酮的含量。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伞形花内酯为327 nm,狼毒色原酮为297 nm;流速0.3 mL·min-1;进样量2 μL,柱温25℃。结果:伞形花内酯、狼毒色原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4~19.64 μg·mL-1r=0.999 9)、14.70~352.8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99.63%,RSD分别为1.81%,1.65%。13批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范围为0~0.602 mg·g-1,狼毒色原酮的含量范围6.08~33.37 m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瑞香狼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小叶红叶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et Am.)Planeh.]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植物醇提物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柽柳素-3-O-α-L-鼠李糖苷(tamarixetin-3-O-α-L-rhamnoside,1)、1-O-[2'-甲氧基-4'-羟基苯基]-6-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酰]-β-D-吡喃葡萄糖(1-O-[2'-methoxy-4'-hydroxyphenyl]-6-O-syringyl-β-D-glucopyr-anoside,2)、东莨菪素(scopoletin,3)、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4)、瑞香素-8-O-β-D-葡萄糖(daphnetin-8-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5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李建绪  王红程  高美华  杨立伟  李华 《齐鲁药事》2013,32(4):187-189,192
目的研究枸橼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橼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香豆素(1)、5,7-二羟基香豆素(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3)、5,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二甲氧基香豆素(5)、佛手柑内酯(6)和8-(2',3'-二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7);4个黄酮类化合物:香叶木素(8)、柚皮素(9)、柚皮苷(10)和橙皮素(11)。结论化合物1,2,5~9为首次从枸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了哥王体积分数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6-妊娠双烯醇酮(16-dehydropregnenolone,2)、大黄素甲醚(physcion,3)、大黄酚(chrysophanol,4)、山柰酚(kaempferol,5)、芹菜素(apigenin,6)、槲皮素(quercetin,7)、西瑞香素(daphnoretin,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西瑞香素-7-O-β-D-葡萄糖苷(daphnoretin-7-O-β-D-glucoside,10)、triumbelletin(11)、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12)。结论化合物2是从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1是从荛花属(Wikstroemia)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祖师麻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Pre-TLC,Pre-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已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酚 ((-)-pinoresinol,1)、(+)-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2)、(+)-里立脂素B二甲醚((+)-liriorosinol-B-dimethyl ether,3)、(+)-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di-O-β-D-glucoside,4)、罗汉松脂醇(matairesinol,5)、woonenoside Ⅺ(6)。结论 化合物3、6为从瑞香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5为从祖师麻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瑞香狼毒的化学组成进行分离,分别鉴定其化学成分.方法 所选取的方法为超声提取,乙醇提取,以及硅胶柱层析进行分析,通过IDNMR,2DNMR及MS方法来确定瑞香狼毒的组成结构.结果 分别得到5种化合物,通过对其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这5种化合物分别为新瑞香素(I),-谷甾醇(II),伞形花内酯(III)、东莨菪素(IV)和胡萝卜苷(V).结论 其中为新天然产物的是化合物I,首次分离得到的为化合物3,即旋光纯的7-甲氧基狼毒素.  相似文献   

17.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天然产物新狼毒素与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及胡萝卜苷。其中新狼毒素与其它从该种植物中所分离得到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工业大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从中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30)、豆甾醇-3-O-葡萄糖苷(31)、aviprin(32)、伞形花内酯(33)、东良菪内酯(34)、滨蒿内酯(35)、2α-羟基乌苏酸(36)、槲皮素(37)、山奈酚(38)、洋芹素(39)和木樨草素(40)。其中化合物31~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自堇菜科植物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 Beg.)全草中分离到三个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2DNMR)推定,化合物Ⅲ的结构为6-羟基,7-[(6′-O-乙酰基-β-D-葡萄糖基)-O-]香豆素[6-hydroxy,7-[(6′-O-acetyl-β-D-glucopyranosyl)-oxy-]-coumarin]是新化合物,命名为早开堇菜甙(prionanthoside)。化合物Ⅰ、Ⅱ分别为已知化合物七叶内酯(esculetin)和菊苣甙(cichoriin)。  相似文献   

20.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raD.Don)的化学成分。方法从半枝莲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6-羟基香豆素(1)、香草酸(2)、异香草酸(3)、4'-羟基汉黄芩素(4)、6-甲氧基柚皮素(5)、芹菜素(6)、柚皮素(7)、木犀草素(8)、异红花素(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