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及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0%.但是出现40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心血管不良反应12例(30.0%).临床表现是白细胞下降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且药物品种使用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可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且与使用药物种类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周柳凤 《柳州医学》2002,15(2):83-8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小剂量强的松、萘普生治疗的同时或症状改善后予甲氨蝶呤10mg/m^2静脉滴注,每周一次;在体温正常,全身症状和关节肿痛消失后,激素开始减量,在3~6个月减完停药;对激素依赖型用至一年,同时停用萘普生,续用甲氨蝶呤1~3年。结果:9例中8例在用药期间病情稳定,无反复,1例因出院后未坚持治疗而复发。现有5例已停药1~2年,无复发,2例激素在减量,2例在单用甲氨蝶呤治疗。随访9例,治疗期间每月复查1次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本治疗方法用药剂量小,间隙时间长,安全有效,同时小儿对甲氨蝶呤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为常用药,但有着用药风险,包括严重上胃肠道出血.老年人、用抗凝剂者、尤其有上胃肠道出血史者使用NSAIDs存在高风险.尽管阿司匹林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但其他NSAIDs会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升高血压并与心血管负性事件相关,如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已证明,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不过,美国仅有塞来考昔(celecoxib)COX-2抑制剂可用,就这种担心而言其显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5.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医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药品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临床医师所需要了解的新药物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全科医学的发展作为社会医学进步的一部分,已经孕育出了一代新的临床医师。在全科发达的国家,全科医生经常依靠医药手册为群众服务。北京和睦家医院方玉婷博士等本着"你知道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能多快找出答案才是关键"的原则,编纂了《方医生全科药册》。这本小药册为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包括了具有循证基础并紧跟时代的用药指南;另一方面还加入了一些针对中国医生的有用药物信息。我刊连载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向全科医生集中提供方便、有组织并且简明的处方信息,但临床具体问题的处理还应根据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和医疗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陈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69-3370
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50例患者中全身型关节炎患者15例(30.0%),少关节型患者11例(22.0%),多关节型患者24例(48%)。检查结果显示,少关节和多关节型患者其白细胞(WBC)<1.0×1010/L,且红细胞沉降率>50 mm/1h;多关节型患者中类风湿因子(RF)阳性者6例(12.0%),脑电图异常者2 例(4.0%),血浆白蛋白减少 5例(10.0%);全身型患者白细胞数目范围为1~2×1010/L,红细胞沉降率>50 mm/1h,但未显示显著特异性;所有患者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其病情获得缓解。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在早期检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患者具体病情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3种常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情处于活动期的RA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60例。A组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B组选用双氯芬酸缓释胶囊;C组选用美洛昔康片。基础用药与检查各组均相同。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各组进行评价。结果3组方案治疗RA的成本平均每例分别为:A组(209.71±80.13)元,B组(291.36±100.89)元,C组(262.44±47.58)元;有效率依次为:66.7%、81.7%、76.7%;每获得一个单位效果,依次需花费成本3.14元、3.57元、3.42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20.0%、33.3%、15.0%。在A方案的基础上,每获1个单位效果,方案B、C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5.44元、5.27元。结论A方案成本最低,但有效率较低;B方案有效率最高,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最常见。RA患者选用C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8.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埃及起,阿斯匹林的应用已有3500多年,迄今阿斯匹林仍是治疗各种关节痛及抗炎的主要药物。其后研究和开发的该类型的药物被统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被广泛用于解热、镇痛、抗炎。自1980年Pallord等报道吲哚美辛具有治疗由二甲肼(DMH)等诱导的实验性肠道肿瘤以来,有关环加氧酶(COX)与肿瘤的关系以及NSAIDs对肿瘤防治作用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9.
<正>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故也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由于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所具有的甾环,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对于一些风湿性疾病,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及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临床常用的抗炎镇痛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它有抗肿瘤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发现它能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动物研究显示它对肿瘤有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涉及抑制环氧合酶(COX)-2活性,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增加活性氧量,增加半胱天冬酶(caspase)-3活性,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还抑制核因子κB(NF-κB)而增加化疗药的药效.因此,NSAID是一类有前景的化疗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非甾体类抗炎药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作为药物利用动态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作为分析判别指标,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12月门诊29 241张处方进行用药情况分析统计。结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处方有3 134张,占总处方总数的10.7%,大多数药物的DUI≤1。结论我院的非甾体类抗炎药,DUI值≤1的药物超过83%,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解热、抗炎作用。在所有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中,NSAIDs的处方量最大。有研究显示,在NSAIDs使用人群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5%,其中发生严重胃肠道并发症(胃穿孔、胃出血、胃溃疡)的几率为2%~4%[1]。虽然在NSAIDs上市后,众多临床研究对其毒性、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环氧合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和抗炎的功效,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以阿斯匹林为代表的NSAIDs主要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缓解较小的创伤或头痛发热引起的不适以及减轻各种炎症性和退行性关节病引起的剧烈疼痛。但使用过程中可出现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肾脏毒性。为了减少NSAIDs对胃肠道和肾的副作用并  相似文献   

14.
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广泛使用造成较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及胃肠道出血,成为病人无法继续用药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讨论了使用NSAID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及病人患病的风险,有否合适的替代药物或疗法。  相似文献   

15.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高民 《广西医学》2003,25(12):2556-2557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具有解热、消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但它的副作用也较多 ,尤以胃粘膜损害为常见。现将我院 1 998年元月~ 2 0 0 3年 4月收治的 96例因服用 NSAID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9例 ,女 2 7例 ;年龄 1 7~ 6 4岁 ,平均 5 2岁 ,4 5岁以上 72例 ,占 75 % ,均为服药后 1~ 3天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服药品种和方法 :解热镇痛散 34例 ,安乃近 1 5例 ,去痛片 1 4例 ,扑热息痛 1 4例 ,消炎痛 1 1例 ,布洛芬 8例。一次顿服 2~ 4片 (包 ) 5 3例 ,…  相似文献   

16.
止痛药肾病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肾损害是由于长期滥用上述药物(通常累积剂量超过1~2kg)而引起的肾损害,临床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爱峰  李玛琳 《医学综述》2006,12(16):1000-1002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应用于临床已有一个多世纪。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有研究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抗肿瘤方面也具有活性,现就其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项新近研究表明 ,长期应用诸如布洛芬 (ibuprofen)、萘普生 (naproxen)一类抗炎药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的危险性。先前的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动物试验已表明 ,抗炎药可预防Alzheimer病或推迟发病。研究者推断抗炎药可能通过减轻脑内炎症而发挥作用。迄今 ,这是首次人体研究得到的阳性结果。鹿特丹Erasmus医学中心BrunoStricker领导的研究者发现 ,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两年以上的成人患Alzheimer病的可能性 ,较短期应用或从未用过该类药物的成人减少 80 %。随着患者…  相似文献   

19.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蓓  唐福林 《北京医学》1998,20(3):167-168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陈蓓唐福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基本对症药物,能抗炎止痛,较快缓解症状,所以临床医生常把此类药物作为治疗骨关节和软组织疼痛的一线药物,应用非常普遍。NSAIDs种类很多,经典的分类方法是按照...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 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 atory drugs,NSAIDs)对症治疗 ,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 ,分析和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 -效果 ,以期为 RA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9年 3~ 10月在上海市仁济医院、长海医院、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病例 10 6例。年龄 19~70岁。排除 [1 ] 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及在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